晨讀收穫~知識的遷移

這幾天又把脫不花在得到發的“如何高效學習”的課程又聽了一遍。

說實話,人家總結的方法真是精彩啊,而且通過邊聽邊思考,發現有些方法我們日常就在使用,只是我們不善於發現和總結,而且最關鍵的是,我們可能只是偶爾用用,沒有堅持長期主義。

比如說讀書,經常看到網絡流行一句話:讀了那麼多書,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或許有點偏激,但也揭示了一定的道理。

我發現,大多數讀書的朋友都可能會有這樣一個共性的問題~讀了不少書籍,回過頭來沒記住啥。

前幾天有個羣裏提到《遠見》這本書,誒?我記得看過啊,但書裏寫的啥都不記得了。

其實,讀書學習獲得知識需要一個完整的過程,也就是要有輸入,加工和輸出的過程,我們的“閱讀”是輸入,這是基礎,否則就是無米之炊。關於加工,我理解這個過程是對新知識,或思考,或聯想,又或是記憶。而輸出更爲重要,因爲這個輸出,不再是知識輸入的樣子,它一定是帶有你的理解,你的認知,你的感受,而且在什麼時候什麼場景什麼對象面前輸出,這都是由你做主。

自問一下,我們有多少時候是主動輸出呢?人的本性就是懶惰的。

脫不花在課程中提到輸出的一個好方法就是問自己“學了這個知識你能用到哪裏?”或者“不能用到哪裏?”第一問還好,我們看到一些奇思妙想,哦?我們可能會聯想我們要使用的場景。

比如我聽到一些科技上的新知就會考慮到怎麼能結合到我的志願填報專業講解當中,但後面一問可難啦,有幾個人能去這樣反向思維呢?

所以成功的人必定有他與衆不同的地方,我們普通人如果能學習幾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相信,對於我們的成長也會起到巨大的推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