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爲什麼寫着寫着就停了?

說實話,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久到不知道從何說起。

也許是從我第一天註冊自媒體賬號並取得資質開始,“一個人走得快,一羣人走得遠”,我能走多快、走多遠?我自己都不知道;也許是社羣裏那些從未見過面而僅憑一句話就願意爲對方兩肋插刀的寫友再也不更文了......

兩年前在濟南和北京參加不出局的線下游學活動,我問qin傑:“爲何遊學不到我大河北?”他不曾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只是笑着說:“河北現在有你了,以後寫的人就多了!”原來如此。如今,兩年多過去了,真正被我影響開始寫作的人卻是微乎其微,不要說qin傑,連我自己都對自己失望了!

息影是我在jian書上結識的第一位寫友,就那樣機緣巧合地讀到她的文字,喜歡、喜歡、喜歡,後來我們互加了微信,每次她有更文,我都會第一個跑到她的文章下面評論、點贊,直到後來她離開jian書,開始做公衆號。剛開始,我還能定期讀到她的文章,只是,慢慢地、慢慢地,她更文的時間間隔越來越長、越來越長,長到我已經不記得上次讀她的文章是什麼時候......

還有沐沐,後來改名小紫——一個堅持日更寫作的、或許比我小不了幾歲的85後小妹妹。在堅持日更了600+天之後,我斷更了,她還在堅持,而且她的粉絲和文章閱讀量都遠遠勝過我。每次我有更文,她都會及時閱讀、點贊、評論,尤其當她親切地叫着小寶的名字時,好像我們彼此之間已經相識、相知。後來我邀請她參加wu戒老師的寫作訓練營,她很厲害,也拿到了頭條的黃V,記得她那時候說了一句:“是你帶着我走上這條路的。”慚愧至極,我其實並沒幫到她什麼。只是,後來,再後來,她也停下了鍵盤上的手......

寫作路上,感恩相遇!

兩年多以前,我曾爲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寫上它百萬字可好?

細追究,那時候還只是日更寫作的第131天,寫作這條路,既已踏上,便再也停不下來。不是因爲不出局喊着“寫完七年去南極”,也不是因爲勝平大哥曾經的“七倍速成長”,更不是“寫作變現,讓我實現財務自由”,而是在寫過67萬+字之後,感恩自己的不忘初心,或許也是對自己唯一的要求。

如果你問我“爲什麼要寫作”?我會一如兩年前的回答:因爲喜歡呀!

對於寫作,大概很多人會想起上學期間每到寫作文時便成了老大難,好不容易離開學校,何苦爲難自己?於是,他們中的很多人覺得自己寫不了、不會寫,而葉聖陶先生在《落花水面皆文章》裏提到:寫作是件極平常的事,它並沒有那麼難。

寫作如說話,只要把想說的話變成文字,就可成爲一篇文章,哪怕它不足以令人賞心悅目。正如“十年磨一劍”,先完成再完美,比如木心先生的“冷處理”——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寫完了放一邊,修改另一篇。

只要你有這個決心,還能很好地堅持,寫作這件小事,從來都不是什麼難事。

說到此,大道理誰都懂,自己還不是斷更了!說什麼“沒時間”“沒素材”,此刻都成了藉口!有所遺憾,不過,也很感謝那段日子的堅持,試想:當你可以從幾千個漢字中選出那麼一部分組建成一篇文,而且毫無雷同,是多麼令人興奮的一件事。

時至今日,每每讀到以前的文字,就好像看到了那段時期的自己,熟悉而又陌生、親切而似乎又有距離,忍不住問:這是我寫的嗎?原來我還能寫出這樣的文字?有些矛盾,不敢再讀下去,卻又耐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我想,對於我來說,寫作是記錄自己成長的最好方式。

對於寫作,最大的滿足莫過於對小寶的影響。

某天,他在語文課本某一課的課後練習裏這樣寫到:媽媽在學習寫作,因爲愛好。我發現自己認真學習時,媽媽也在學習。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大語文時代,得閱讀、寫作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爲了孩子,我也應該寫下去。如果你剛好也是一位媽媽,看到這裏,是否會有所觸動?

從事編輯工作這些年,很多人不理解“編輯”是做什麼的,大概是因爲它不像“老師”“醫生”那般直白,索性,我更願意將它解釋爲“文字工作者”。在爲他人做嫁衣的同時,希望遇到越來越好的自己。

過去已去,未來已來,生命不息,寫作不止。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