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

你知道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故事嗎?這個阿丙是一個道士,他原名叫華彥君,出生在無錫,是一個私生子。

阿炳的母親是無錫一個有錢人家的少奶奶,她也是一個寡婦,和一個道士相好,生下了阿炳。

阿炳就這樣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在阿炳三歲的時候,他母親就去世了。

阿炳的父親道號華清,是一個大才子,會演奏很多的樂器。

精通道家音樂,而且還是無錫城裏一個道觀的觀主。華清道長在阿炳八歲的時候,因爲想兒子了,就把阿炳接到道觀裏,當了一個小道童。

華清道長與阿炳,兩人名爲師徒,實際上是父子。這些事情,小時候的阿炳都不知道。

平時他就稱呼華清道長爲師傅。阿炳從小的時候,特別聰明,各種樂器一學就會。

笛子、二胡、琵笆、三絃、笙簫等等,各種樂器,師傅教授完了,他練習練習,很快就會演奏。

阿炳在音樂上特別有天賦,從12歲開始,他就經常跟着師傅,外出參加誦經、奏樂這樣的活動。

一直到阿炳21歲的時候,華清道長因病去世,在臨終前,纔將阿炳的身世真相,告訴了阿炳。

這個時候,阿炳才知道,培養他、照顧他、疼愛他的師傅,原來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父親去世了,把道觀傳給了阿炳。當時是民國初期,那個時候的道觀,香火特別旺盛,每年都能收到很多的錢。

有了道觀,有了錢,阿炳生活的很富裕。他交接了一幫壞小子,整天在一起喫喝玩樂,又嫖又賭,還學會了吸大煙。

阿炳從此沉湎於酒色,一年之後,他患上了花柳病,最後導致雙目失明,成了瞎子。

又過了一段時間,外來了幾個道士,欺負阿炳是瞎子,把阿炳趕出了道觀。

從此,阿炳開始流落街頭,在街邊以賣藝爲生。後來別人看他可憐,無依無靠,就介紹他認識了一個農村寡婦。

這個寡婦名叫董彩娣,結成了一對患難夫妻。每天,董彩娣就用一根小竹竿,拉着他出門賣唱。

從此無錫城裏邊,人們就開始稱呼他瞎子阿炳。阿炳平時拉的二胡曲有好多,這些曲子都是他即興創作的。

有的拉過了就忘了,有的呢就固定下來了,也沒有名字。這些被固定下來的曲子,在走村串巷的時候,進行賣藝表演。

時間久了,就保留了很多好聽的二胡曲子。一直到1950年,阿炳有一個鄰居,是一個喜歡音樂的年輕人,叫黎松壽。

黎松壽平時經常向阿炳請教,後來,他考上了南京藝術學院。

有一天,黎松壽在學校的琴房裏,隨手拉了一支阿炳教他的二胡曲子,這首曲子,恰好就被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教授聽到了。

楊教授聽了這首曲子非常震驚,覺得這首二胡曲太好了。瞭解情況之後,楊教授就帶着幾個人,專程從北京趕到無錫。

找到阿炳,用那個時代最好的錄音機,錄下了阿炳經常拉的曲子。

這就是世界名曲《二泉映月》的由來。其實在當時錄音的時候,這首曲子沒有名字,只不過阿炳走村串巷時,經常拉它。

楊教授就讓阿炳給這首曲子起個名字,阿炳想了想說,就叫《二泉映月》吧。

從這天開始,就有了《二泉映月》了。阿炳錄音的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無錫整個城市,就有個當地的牙醫協會,邀請阿炳出演。

這也是阿炳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舞臺上,坐着拉這首曲子。那天阿炳上臺演奏的就是二泉映月。

無錫城裏的父老鄉親,也是在禮堂裏,以一種敬佩的心情,傾聽阿炳的演奏。阿炳的名氣越來越大。

但他的生活依然貧困,非常的艱難。他每次外出演出,其實掙不到多少錢。

到了1950年12月4號這一天,阿炳想彈彈三絃,就從櫃子上取下來很長時間沒用的三絃。

他用手一摸,三絃上蒙的蛇皮居然被老鼠給啃爛了。阿炳就對他媳婦說,這寒冬臘月的,怎麼會有老鼠?

一定是老天爺跟我過不去,不讓我活了。因爲這件事,導致他的心情非常不好。

中午的時候,他打發媳婦出去找點喫的。董彩娣剛一出門,阿炳就用道袍上的腰帶,懸樑自盡了。

一個偉大的民間藝術家,就這樣結束了苦難深重的一生,他活了57歲。

一個多月以後,陪同他多年的媳婦董彩娣,也離開了人世。這就是瞎子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的故事。

1985年,美國評出了10首最受西方人歡迎的流行樂曲,《二泉映月》名列榜首。

1991年,一位英國音樂家,在美國的一場音樂會上,聽了《二泉映月》的錄音後,激動地對一位貝多芬的故鄉人說:“中國的貝多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