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與理趣齊飛,豪放共婉約一色——<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羣文閱讀教學設計

議題來源:

宋代都城繁華,宋人過着豐富多彩的市井生活。而詞這種可以歌唱、可長可短的文學形式,正好適合宋人表達心中豐富的世俗情感,因此至宋,詞的創作達到頂峯。詞中有綿綿的離愁別緒,也有脈脈的兒女情長,有生活中的閒情逸致,也有激情豪邁的愛國情懷。宋詞基本上分爲以柳永、李清照爲代表的“婉約派”詞人和以蘇軾、辛棄疾爲代表的“豪放派”詞人。正是這種對於世俗情感的自我表達賦予了宋詞千年不衰的生命力,使得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仍能從宋詞中感受到詞人填詞時的心境。

教者選取新教材高一上冊第三單元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聲聲慢》三篇課文,確定“情感與理趣齊飛,豪放共婉約一色”這一議題,所選文本,聚焦“失意人生”這一話題,通過誦讀詞作,掌握鑑賞詞的方法,把握詞的意境、情感。結合時代背景,感知詞人的抒情形象。品味三首詞作不同的風格,感受詞人的精神世界,體會詞人面對失意人生時的落寞心境和自我開解,指導我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通過誦讀詞作,掌握鑑賞詞的方法,把握詞的意境、情感。

思維發展與提升:結合時代背景,通過學習品析,感知詞人的抒情形象。

審美鑑賞與創造:引導學生品味三首詞作不同的風格:豪放雄壯、蒼涼悲壯、沉鬱悽婉。

文化傳承與理解:感受詞人的精神世界,體會詞人面對失意人生時的落寞心境和自我開解,指導我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

教學重點:

1.結合時代背景,通過學習品析,感知詞人的抒情形象。

2.通過誦讀詞作,掌握鑑賞詞的方法,把握詞的意境、情感。

教學難點:

品味三首詞作不同的風格。體會詞人面對失意人生時的落寞心境和自我開解,指導我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

教學方法:通過反覆誦讀詞作,在品味涵詠中國,掌握鑑賞詞作的方法,把握詞的意境、情感。體會詞人面對失意人生時的落寞心境和自我開解,指導我們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

教學課時: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問引思,導入新課

1.大山大河往往給人一種蒼涼之感。立於江水之邊,看着滾滾東逝的長江之水,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思考。今天,翻開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讓我們一起追隨蘇軾的腳步,去遊黃州赤壁,重溫三國的古戰場,追慕千古風流人物。

2.生平簡介,寫作背景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畫家,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與其父蘇詢、其弟蘇轍並稱“三蘇”。政治上蘇軾或偶有失意,但就個人創作成就而言,許多人認爲蘇軾堪稱“中國古代第一全才。”詞發展至北宋中期,在人們心目中仍爲“小道”,不能登大雅之堂。蘇軾一出,扭轉百餘年的詞壇頹風,開拓了詞的意境和表現手法。

北宋元豐五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爲黃州團練副使,遊赤鼻磯,作詞抒懷。本首詞就是蘇軾貶官黃州後的作品。43歲時因作詩諷刺新法,被捕下獄,出獄後貶官爲黃州團練副使。這是個閒職,他在舊城營地闢畦耕種,遊歷訪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長了他逃避現實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情緒,但由於他豁達的胸懷,在祖國雄偉的江山和歷史風雲人物的激發下,借景抒情,寫下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名篇,此詞爲其代表作。

互問明思,初步感知

1.《念奴嬌·赤壁懷古》“念奴嬌”是詞牌名,“念奴”爲唐天寶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調高亢,遂取爲調名。“赤壁懷古”是標題。赤壁,即黃州,今湖北黃岡。懷古:追懷古昔,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2.典型字梳理:

故          還            櫓          巾   

3.誦讀詞作

播放朗讀錄音,學生聽讀

指導朗讀,疏通詞意。

追問深思,把握基調

1.教師提問:整首詞給大家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豪放、有氣勢、雄壯。

2.層次結構

全文可分爲兩個部分:

上闕:作者先以波瀾壯闊的長江爲背景,點出赤壁戰場地勢險要,緬懷英雄人物。下闕:描寫周瑜形緣,詠史與抒情自然結合。

切問成思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三句在全詞中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三句泛寫作者憑高遠眺的所見所感,是全詞起興之筆。詞一開頭就濃縮了浩瀚的時空,把大江、千古風流人物融成一片,佈置了一個極爲廣闊而悠久的空間時間背景。

作業佈置

熟讀背誦本詞,完成相關作業。

第二課時

一、互問明思

1.上闋中寫了哪些景觀?你認爲哪幾句寫得好?好在何處?

明確:①大江、濁浪、亂石、驚濤、千堆雪;②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詩人採用比喻、擬人、誇張等手法,用驚天地之筆,泣鬼神之墨,極盡描摹之能事。“穿”寫出山崖高聳入雲的動勢;“拍”寫出了江濤的力度,拍擊江岸,澎湃有聲;”卷”寫出了波濤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闊大的雪浪圖。

2.這樣的景物在什麼樣的大背景下?

明確:大江東去  浪淘盡  (壯闊的景色)——空間

                      千古風流人物——時間

3.赤壁是不是古戰場“赤壁之戰”的赤壁?

明確:不是,註釋解釋。同時還有“人道是”三個字特意說明“是人們說”,不是“我以爲”。

4.“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這一句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一句承上啓下。“江山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結論,也是對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時俊傑。這長江、這赤壁,豈不是引起人們懷古之情?於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二、追問深思

1.可懷人物那麼多,爲什麼單單懷念周瑜?找出有關描寫周瑜的語句,分析周瑜形象。

風流人物:小喬初嫁——英雄  雄姿英發——有氣魄     

羽扇綸巾——儒將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大智大勇

2.爲什麼把周瑜放到這樣一個景色中去?

襯托英雄氣概、英雄風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3.爲什麼單單懷周瑜?

①建功年齡:蘇軾四十多歲,團練副使,虛職,周瑜二十多歲就被重用。②機遇:蘇軾遺憾沒有碰到這樣的機會,周瑜碰到了孫權這樣的明君。③赤壁之戰中主要角色是周瑜。④惺惺惜惺惺,蘇軾:“知音如周瑜。” 懷古的目的是爲了抒發感情。

4.抒發什麼感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笑什麼——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麼——被排擠 不得志  仕途不平  大志難以實現

感——惆悵失意

5.如何理解“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明確:本詞表現了蘇軾複雜矛盾的思想。蘇軾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響,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諸葛亮亮、陸贄等經世濟世的人物,希望尊主憂國,渴望建功立業,一方面又酷愛陶潛,追慕老莊,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能夠保持超然物外的曠達態度。又跟和尚往來,精通禪學。儒道佛三家思想,本來是矛盾的,但蘇軾習慣於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區別對待,採用“外儒內道”的形式,把她們統一起來,從而構成了蘇軾世界觀中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交織着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態度。這首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產生“人生如夢”的感慨。這首詞具有感奮和感傷的雙重色彩。蘇軾的感傷是由於建功立業的激切熱望不能實現而萌發的,我們應當更多地體會他對事業對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傷感。“人生如夢”反過來也可以激發我們對人生的追求,這也正是這首詞的理趣所在。從語言上體會這首詞,也會“奮”壓倒了“傷”。意境壯闊,風格豪放,反映了蘇軾的寬闊胸襟。

三、切問成思

1.中心主題:《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上片寫赤壁雄偉壯闊的景象,下片聯想三國周瑜在赤壁大破曹軍這一史實,把雄奇的江山勝景與雄姿英發的英雄結合起來,虛實相生,表達了詞人對古代英雄的讚美和對自己壯志未酬的感慨。

2.寫作特點:

①整首詩環環相扣,一氣呵成。上闕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濤,引出“千古”,由“故壘”引出“三國周郎,由“江山如畫”引出一時的“豪傑”,爲下闕着重寫周郎伏下一條線。

②寫景、詠史、議論、抒情融爲一體。全詞氣勢奔放,一瀉千里。語言精練、形象,如“亂石”三句,寫盡大江奔流的氣魄和赤壁的雄奇;“遙想”六句,寫盡周瑜的風采才華。

③使用襯托手法,以“早生華髮”的詞人,反襯“雄姿英發”的周郎。

四、板書設計

念奴嬌·赤壁懷古

繪景        亂石穿空          寫景          羽扇綸巾

        驚濤拍岸                          談笑間

捲起千堆雪                      檣櫓灰飛煙滅

           

感慨:人生如夢  (壯志難酬)

五、作業佈置:背誦默寫本詞,完成課後習題。

第三課時

自問引思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赤壁的驚濤駭浪引起了蘇軾的無限遐想,他懷念古人,但是與雄姿英發、年輕有爲的周瑜相比,華髮早生、壯志難酬的東坡自然會生髮無限的感慨。同是豪放派詞人,一生致力於抗金,收復中原,但不被統治者重用的辛棄疾登上京口北固亭,又會借古人抒發何種感想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賞析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補充:

1.作家作品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作品有《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爲志,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

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爲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

2.寫作背景

宋高宗紹興31年(1161 )參加狄京抗金隊伍,爲掌書記。次年南下。曾多次上書,陳抗金恢復大略,均未被採納。孝宗淳熙8年罷官(1181年)。寧宗嘉泰3年(1203年)又被起用,次年任鎮江知府。鎮江瀕臨抗敵前線,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棄疾到任後爲北伐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但不同意執政的韓侂(tuō)胄(zhòu)意欲以北伐鞏固自己地位而立即北伐的主張,韓不聽勸告,後來就把他調離了鎮江。一次他來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懷古憶昔,寫下了這首詞。這首詞從某種意義上說,等於是給韓的一封諫書。

互問明思

  1. 解題:

“永遇樂” ,詞牌,“京口北固亭懷古”,題目。京口是三國時吳大帝孫權設置的重鎮,並一度爲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生長的地方。面對錦繡江山,今昔對比,以古諷今,抒發自己的情懷。

2.懷古詩詞

(1)定義:

懷古詩詞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爲題材,借登高望遠、詠歎史實、懷念古蹟來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託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於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2)解讀技巧:

懷古詩的作者是在懷念古代史實的基礎上抒發個人情懷的,詩中必然涉及到歷史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當時的思想感情。

    解讀這類詩首先要根據詩中的物象確定史實,理解典故內容和它所包含的意義,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

3、誦讀詞作體會豪放詞風。

  注意生字詞的讀音,注意朗讀的節奏和語氣語調。

(1)請大家自由朗讀詩詞,讀完後有什麼樣的感受?用自己的話概括。

這首詞給人一種豪放之感,引用了很多典故,又能感受到詞人的悲憤之情。

(2)用自己的話描述詩詞大意。學生自由表達。

三、追問深思

1.詞中使用了哪些典故?找出來,和同學討論,詞人這樣寫的目的和作用是什麼呢?

典故:孫權、劉裕、劉義隆、佛狸祠、廉頗。

全班同學結合課前積累的資料信息,分析整理詩詞中典故的作用。

2.孫權知多少?

說一說你瞭解的孫權。詩詞中說的是那件事?

(學生結合註解和資料,整理信息。)

孫權——敗曹

    曾經在京口建都的孫權。孫權是三國時吳國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吳都,並且能夠打垮來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軍隊,保衛了家園。

用意:“英雄無覓”,對英雄人物的景仰及對當前局勢的擔憂。

3.小組學習查找資料:劉裕和劉義隆是什麼關係?詞人寫他這兩個人的目的是否相同?

劉裕——建立政權

    宋武帝,出身貧寒,曾經生活在荒僻小街巷,卻討伐桓直,平定叛亂。 劉裕先滅山東的後燕,後滅陝西的後秦,光復洛陽、長安、煊赫一時。 “ 想當年 ” 三句頌揚劉裕率領兵強馬壯的北伐軍馳騁中原,氣吞胡虜。

  用意:  讚頌功業,如果遇到這樣的國君自己的正確策略就會被採納。

劉義隆——北伐慘敗

    宋文帝,劉裕的兒子。他不能繼承父業,好大喜功,聽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沒有準備的仗,結果一敗塗地,北魏軍隊一直追到長江邊,聲稱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肯是用漢朝霍去病戰勝匈奴,封狼居前山,舉行祭天大禮的故事。劉義隆聽了王玄漠的大話,對臣下說:“ 聞王玄漠陳說,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劉義隆戰敗時有 " 北顧涕交流 " 的詩句。

用意:不能草率從事,必須做好準備。

4.“佛狸祠”——拓跋燾擊敗宋文帝

      佛狸祠是魏太武帝拓跋燾追擊王玄漠的軍隊時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宮。當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詞下迎神賽會,很是熱鬧。

  用意: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達了自己的隱憂沉重,對南宋政權不可恢復中原的不滿。

5.小組質疑:老將廉頗,和本詞的主旨有什麼關係?

廉頗——不得重用

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國去。後來秦國攻打趙國,趙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還能不能替趙國出力。廉頗本來也很想被趙王召見,效命疆場,擊破強秦,使趙國能強盛起來。他在趙國使者面前," 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 " 但結果趙使還報趙王說: " 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趙玉以爲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用意:自比,悲憤,壯志難酬的苦悶。

6.詞人藉助這些典故想表達怎樣的情感?

孫權、劉裕,懷古傷今:建功立業,令人仰慕,諷刺南宋統治者的無能,抒發自己的抗金熱情。

劉義隆、佛狸祠、廉頗,託古諷今:有報效祖國的忠心,卻不被重用的激憤。

懷古——傷今(諷今)

後人評價:

  “發端便欲涕落,後段一氣奔注,筆不遏:廉頗自擬,慷慨壯懷,如聞其聲;謂此詞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詞味。”

                                                                ------《詞綜》

四、切問成思                                                               

閱讀詩詞,回答問題。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此詞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是即興抒懷,借古諷今,通過歷史上的什麼人物暗諷什麼?傾吐了作者什麼情懷?

明確:通過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孫權,暗諷南宋朝廷無能屈辱求和,傾吐了作者仰慕英雄和主張收復中原的情懷。

五、課堂總結

齊讀:

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注意:“黍”讀shǔ)

辛詞無論從內容和藝術表現來說,都豐富而多采。在不同的題材下,表現了不同的風格與情調。特別是他的愛國詞章,憂思悲壯,都是發之於內心深處的情感,不止是真摯動人,而且熱情澎湃,給人們精神上以強烈的感染力,引起人們奮發有爲的心情,是我國抒情詩中最可珍貴的遺產之一。

板書:詞風豪放 愛國情懷

六、作業佈置

辛棄疾作爲文化名人,請爲他寫一段頒獎詞。(不少於80字)

第四課時

自問引思

她是憂時傷世的赤子精魂;她是登峯造極的滄海愁人;她是曠古絕今的詞壇奇女。她是誰?她正是“千古才女李易安,萬古愁心李清照。”靖康之變後,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傷於人事。這時期她的作品再沒有當年那種清新可人,淺斟低唱,而轉爲沉鬱悽婉,內容上,主要抒寫她對亡夫趙明誠的懷念和自己孤單淒涼的景況。此詞便是這時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互問明思

朗讀全詞,整體感知

品讀研習

音讀。聽詩是一種高雅的活動,它能讓我們陶醉。下面請同學們聽課文朗讀,並在心中默讀,要讀準字音,把握節奏,感受詞作的音樂美。(課件播放女聲配樂朗誦)

(2)意讀。通過剛剛的聽,我們感受了詞作的音樂美。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對課文內容進行初步感知,並體會女詞人的思想感情。(哀傷,低落,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瀰漫開來,久久不散,餘味無窮。)

(3)情讀。請全班女同學齊讀課文,把你對女詞人感情的體會融入到你的朗讀中去。

(學生品讀,教師引導。課件顯示提示:1.抓住意象來品讀。2.抓住抒情句來品讀。)

追問深思

品鑑詩歌的思想內容及情感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詞,結合課下注釋,揣摩詞意。

1.這首詞的詞眼是哪個字?

(明確:愁。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首詞通篇寫愁,徘徊低迷,婉轉悽楚,詞人是如何來渲染這種愁緒的?請學生找出意象,分析特點,全班交流。

(明確:詞人藉助外物觸發內心波瀾。“淡酒”——借酒澆愁——酒無味反襯愁濃、重。“晚風”——秋風蕭瑟——晚年悽苦。“過雁”——北雁南飛、鴻雁傳書——思鄉、思人 。“黃花”——年華易逝。“梧桐”——喪偶意象——離情別恨“細雨”——愁絲——相思愁絲的綿長、無盡。)

聯繫詞人的生活經歷、時代背景,分析李清照悲愁的原因。

(明確:國愁,家愁,情愁。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孤苦無告。“愁”是全詞抒情的中心,詞人篇末點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既是感嘆,也是反詰。)

4.這首詞的手法獨到,起句十四個疊字包含了複雜的情感,結合詩句分析疊詞的妙處。

(明確:①這十四個字運用疊字手法,把孤獨寂寞的迷離彷徨之感,大筆渲染,繪上了濃重的色彩。“尋尋覓覓”從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尋找什麼失掉的東西,其實詞人要尋覓的,是國破家亡之前烹茶論文的生活。這四個字是一種動作,是作者孤苦無依,若有所失的心境寫照。“冷冷清清”則是尋覓的結果,是經過“尋覓”發現確實不見之後的離羣索居、無可寄託的寂寞。“悽悽慘慘慼戚”,這是由於發現確有所失,有“冷冷清清”的感受之後,心情更趨悲涼和寂寞。十四個字,字字含情,由動作到感受,再到內心的悲痛,由外到內,層層深入,哀婉淒涼。②作用:疊詞的運用──迴環往復,一唱三嘆。富有韻律,增加音樂美。增強情感,起強調作用。)

四、切問成思

5.小結:詞人通過描寫在殘秋的所見所聞所感營造出冷清悲涼的意境,抒發其飽經國破家亡夫死後的內心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

五、作業:

背誦默寫該詞。閱讀《醉花陰》,進一步瞭解李清照的詞風以及婉約派的創作風格和手法。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

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

人比黃花瘦。

第五課時

自問引思

情景交融是古詩文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作者往往把豐富的情感巧妙地融入所描繪的景物中。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緣情繪景,緣景明情,因人設物,情景交融,使筆下的詞意味幽遠。一般情況下,持歌中寫景抒情,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王夫之(籤齋詩話》說:“以樂景寫衰,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可見,反襯手法用得好,效果更爲強烈。請從讀過的詩句中舉出實例。

例句:“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雨霖鈴》“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

互問明思

本課三首詞都是如何借景物來抒情的?

明確:《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集中寫景,濃墨重彩。先出亂石,峭拔險富有情峻,勢若穿空--從形狀角度繪其雄奇;次寫驚濤,撞擊江岸,聲若裂堤--從音響角度狀其洶湧;再喻浪花如雪,且以“千堆”誇飾之,水大浪高,濺玉噴珠--從色彩角度描其磅礴。繪出了一幅雄渾壯麗的江山圖。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沒有純粹的景物描寫,而是有機地穿插在史實的敘述中次第出現,都是淡筆勾勒。開篇景物大至“江山”,小則“舞榭是有歌臺”“斜陽草樹”,淺墨淡抹,不着點綴。純客觀的輕描淡寫,意在暗示事過的是境遷,物是人非。

《聲聲慢》從感覺、知覺、視覺、聽覺上,共寫了六層可傷可愁之情境,忽寒忽暖的天氣,浸透涼意的秋風,空中飛掠的大雁,滿地怒放的黃花,窗外飄飛的細雨,黃昏時分的梧桐,這些景物都帶有濃重的感情色彩,營造了冷落、悽清、寂寞的意境。

追問深思

閱讀本課三首詞,請從題材、感情、表達方法、意象等方面比較豪放派與婉約派作品有何不同。


四、切問成思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明確了蘇軾、辛棄疾是豪放派詞人的代表,李清照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結合讀過的詩歌思考:蘇軾、辛棄疾的每一首詞是不是都是豪放詞?李清照的詞是不是都是婉約詞?

明確:蘇、辛是豪放詞派代表人物,但也不乏婉約之作。如,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把哀思與自嘆融合,情真意切,哀婉欲絕,讀之催人淚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也寫得如此深婉。李清照是婉約之詞宗,但是其《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中“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意境闊大,想象豐富,風格豪放。《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字裏行間,浩然正氣,讓人肅然起敬。

五、作業佈置

1.背誦默寫三首詞。

2.歸納總結古詩詞鑑賞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