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化的情緒

最近,新接觸到一個心理學中的概念“未分化的情緒”。

當一個人的內在世界的某種情緒強度到達一定程度,就需要被表達出來。而情緒表達的能力,是從的養育者,主要是媽媽那裏獲得的。當媽媽越是能夠以純粹的、純度高的情緒名詞給孩子的情緒予以命名,孩子的情緒就會分化地更好,更能清晰地表達自己。

而如果一個人的行爲背後承載的情緒越多,便意味着這個人的情緒未分化。未分化的情緒也意味着還沒有被一個人精準地識別到,也不會通過語言表達出來。一個情緒未分化的人,在表達自己時,是會讓對方感覺到疑惑和混亂的。

情緒未分化的創傷,也會在養育中一代又一代地傳遞下去。那麼,怎樣才能避免創傷,如何促進情緒分化呢?學習練習識別情緒、表達感受,這個過程會促進情緒分化。

識別情緒,就是標定出基本情緒,識別出情緒的輪廓,清晰表達出情緒的層次和情緒的衝突矛盾,闡明情緒的含義,爲每個情緒找到恰當的名字,就好比中藥房裏的一個個抽屜,外面都標識着每一味中藥的名字。恰當的情緒也是我們感知周圍物體或情境的一部分,如果我們的情緒特質讓我們與周遭的世界相協調,我們便可以更迅速、更可靠地看到事物本來的面目,並就此作出恰當的反應。

識別情緒是表達情緒的先決條件。當一種最爲主要的情緒能夠被不斷識別、調節、表達,便促進了這一種情緒的分化。隨着分化的情緒越來越多,我們便越能清晰地表達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