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的中秋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也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喫團圓飯、喫月餅的日子。中國人祭拜月神、分食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

自改革開放以來,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繁榮富強,成爲中華民族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象徵!日新月異,成爲日子越過越紅火華夏兒女引以爲豪的真實的感受!

晉北地區沐浴在秋意濃濃的氛圍中,暖暖的秋陽,把莊稼曬得金黃;瑟瑟的秋風,給人們帶來舒適涼爽的享受;在這個大好時節裏,人們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最近幾天,我家的陽臺上,擺了一大堆爲中秋節準備的食物,一箱一箱來自南方甚至是國外的稀罕水果,一箱箱八寶粥、水果罐頭、罐裝飲料和啤酒擺放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八個樣式不同,口味迥異的月餅禮盒,這些精美的食品,除了少數幾件是單位發的和自己買的外,多數都是親戚送來的中秋節禮品。

看着這一大堆好喫的,老母親滿臉愁容的說:“這麼多好東西,喫不動了。現在就把它們打開,把放不住的水果和月餅趕緊喫,千萬不要像往年那樣,過了中秋節也喫不完,好端端的東西,讓它們發黴變質,扔掉了怪可惜的。”我分明從母親的愁容中,看到了一絲幸福的滿足感,它讓我想起兒時過中秋節的情景。

在那個物質匱乏、生活拮据的年代,我們姊妹三個,歡蹦亂跳地期盼着中秋節的到來,我們知道,雖然我們家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卻難不倒持家節儉會過光景的母親。

她一趟一趟的往商場裏跑,爲的是給我們買到既便宜又好喫的東西。她總是神神祕祕的從布袋子裏掏出一些東西,放在小房裏的一個大罈子裏,然後,把小房的門鎖好,鑰匙藏在她的口袋裏。

我們就是這樣,眼巴巴的看着母親倒騰來倒騰去的,口水在我們的嘴裏直打轉,那一刻,一絲不易察覺的愁容,從母親的臉上閃過,她不忍心看着我們這個樣子。

心靈手巧的母親,用紅線繩爲我們每人編了一個很漂亮的小果籃。她把我們領到低矮的涼涼的小房裏,揭開那個大罈子,一股濃濃的香味從裏面飄了出來,除了果香味,還有濃濃香甜的月餅味。母親取出三個泛青的果子,囑咐我們:“把果子放在小果籃裏,誰也不準喫?到了八月十五,果子養紅了的時候再喫。”

我們高興地把果子放在小果籃裏,然後掛在胸前。分別去找小夥伴們炫耀一番,並偷偷的告訴小夥伴,我家小房的罈子裏,放滿了好喫的。到了晚上,我們把這個的小果籃,放在枕頭邊,聞着清香的果味,進入夢鄉。

我們小夥伴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中秋節。從早晨開始,家家戶戶都在忙碌着,裊裊炊煙,從人們家房頂上的煙囪中飄出,濃郁的香氣,從各家敞開的門飄出來。小夥伴們歡天喜地的,爲自己又能喫上好喫的了,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性情粗曠的晉北人,過中秋節,在喫的方面有一套,不同的食物,做的精細,喫的講究。中午喫油炸糕,晚上煮餃子喫。然後,把擺滿瓜果月餅的盤子,放到空曠的院子裏月亮能照到的地方,祭拜月神,祈求來年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夜幕降臨,中秋節的重頭戲拉開了序幕,我的母親,忙着炒菜煮餃子;我的父親,從家裏邊拿了一個大盤子,一個人在小房裏忙着什麼?當母親把一桌子好喫的飯菜端上桌子來時,父親那邊也忙着差不多了,他將盛滿瓜果月餅的盤子,放到小房頂上,離月亮最近的地方。

我們嘴裏喫着母親做的可口的飯菜,眼睛卻不時地望着放在小房頂上的那一盤子好喫的,身爲山東漢子的父親,是一個非常認真、儀式感特別強的人。他嚴肅地說:“看什麼?都好好喫飯,那是祭拜月神的,等月亮喫完了,才能輪到你們喫。”

我們等啊等,一輪圓月終於爬上了天空,皎潔的月光灑在了小房頂上的盤子裏,我彷彿看到月亮公公正在盤子裏悄悄的喫着,父親要的就是這效果。父親臉色凝重的走到院子裏,小心翼翼的把小房頂上的盤子端回了家。

在我兒時的認知裏,中秋節是圓的。祭拜月神擺放祭品的盤子是圓的,在盤子中央擺放着的那顆熟透了的、切了一半的西瓜是圓的,大月餅是圓的,小月餅也是圓的,大紅蘋果是圓的,香梨是圓的,果子是圓的,那一粒粒誘人飽滿的紫色的葡萄是圓的。

一直板着臉的父親,終於露出了笑容:“好啦,大家先喫水果,然後再分食月餅。”不知道是不是被月亮喫過的緣故,喫的甜甜的水果,有一種涼涼的感覺。父親用刀把一個大月餅切成了五塊,他鄭重其事的說:“別的東西可以少喫一點,這一塊祭拜月神的月餅,一定要全吃了。”儘管,我們的小肚子喫的有點飽,但還是把那塊月餅喫的乾乾淨淨。我們感覺,香甜美味的月餅,有一股月亮的味道。

現如今,我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過得好。喫穿住行已經不是個事,人們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中秋節的月餅,已經成爲一種美食。琳琅滿目的月餅,樣式不同,品種繁多,口味各異,餡心出奇,用來滿足人們不同的選擇,爲我們的中秋節畫上一個大大的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