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正的意义

由于受不了家里昏暗的小灯光,所以今天刻意在下班之后留在办公室里面看了两个小时的书。

有一点点小小的感受,在此记录一下。

第1个,是阅读过程中的分神问题,我发现了累计阅读时长到达某个阈值时就会出现分神——眼睛虽然还盯着书本,但思路已经飘向了远方。

以前我很怕这种情况出现,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但今天我发现这也是一种好的“现象”。因为每当出现分神的情况,多半是因为书里面讲到的内容触发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比如说你目前碰到了管理上的难题,而书里面讲到的一个技巧,可能会对你的管理有帮助,你会不由自主的去分神思考你当下应该处理的问题。

这种是积极正向的,所以碰到这种情况,不妨把你当时的思路随笔记录一下,但不要因此中断你的阅读过程。

因为如果不是重读的话,你不知道接下来会看到什么内容,有可能你会发现你刚刚记录的那个小灵感,对你而言并没什么用处,而接下来,书本里面提到了更为直接有效的解决方式。

等阅读完成结束以后,再对你记录下来的小灵感做系统性的分析。这样才真正能帮到你自己。

第2个是很多人都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阅读的时候,我要不要把看到的东西给记下来。

因为很多人读书应该跟我一样——前面看后面忘。读到第5章的时候,第1章写的什么内容已经不记得了。时常就会反问一句,一本书看完了什么都没记得,那看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只是为了消遣吗?

我觉得不是的。

看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把书本里面的知识记下来,(除非是能论证观点的数据和对你有启发性的句子)而是在看当别人碰到了跟你同样的问题时,他们的处理思路。

说白了,看书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引发思考,而非其他。

因为你很难再记起来,一年之前看到的一本书里面的内容(小说除外),所以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给你带来很深入的思考,这个才是真正能帮到你。

人与人的差距除了执行力以外就是眼界、格局。

而你从来没有了解过其他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你又怎么能开阔你的眼界跟格局呢?

读书是最低成本学习前人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的阅历的一种方式。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你走过的地方,看过的书,遇见的人,解决过的事,最终会塑造你自己。

这才是我认为读书真正的意义所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