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幸福的角度,在於正視自己的真相

今天讀到的一本書,《我所理解的幸福》是伯特蘭·羅素在歷經了喪親、坐牢、成名、婚變之後寫出的一本透徹實用的人生哲學讀物,自面世以來已經暢銷90年,銷量超過百萬。影響了世界各地千千萬萬的人。

今天爲什麼會選擇讀這本書,是因爲今早的一件小事,恰好也讓我碰到了這本書,打開來好好地聽了一遍。

羅素先生說,不幸福的原因裏有煩悶,煩悶是眼前擺着一個“現狀”,又跟別的情狀做比較,然後兩者之間形成一個對照。就產生了不幸福感。

喫過早飯,剛七點半左右。我說出去走走,曬曬太陽半個小時,回來再工作。他說不去。我又邀請,他就跟我吼上了,說現在的太陽這麼毒。

我一個人出了門,外面行人很多,此時正是上學、上班的時間。我看到外面這種情況,我拿他與外界的情狀做比較,想想他說的話和他的生活狀態讓我很不開心,因此我感覺不幸福。

他坐在家裏“享受”着,難道他就是個幸福的人了嗎?我也不認爲。

羅素認爲使人不幸福的第七個原因是:被虐狂。一些常見的比較溫和的一些情況,比如覺得自己總是遇到忘恩負義的人、自己待過的公司領導都很刻薄無情等等。

他平日聊起的話題多是老闆都是喫人不吐骨頭的。他這麼說話的含義也多表現了他就是一個真正的被虐狂。因此,他怎能得到幸福。

而且,他常常談論着有錢人都怎樣地使着壞心眼。他這是一種明顯的心懷嫉妒。

羅素認爲心懷嫉妒的人不但隨時希望所嫉妒的人陷於不幸之中,而且他自己也因爲嫉妒而時時處於憂鬱不歡之中。照理一個人應該爲自己所擁有的而快樂幸福,但心懷嫉妒的人往往卻因爲別人所擁有的而感到痛苦和不幸。這話真真是在他身上得到了應驗的。

一個人不能做到專注,也會煩悶。他在家裏的情況,從早上醒來,就躺在牀上先刷會兒手機,再起牀。喫過飯後還是看新聞,刷手機。一旦停下來,感到時間一晃而過,自己又是一無所得,於是抱怨、牢騷又出來了。

羅素說,這種煩悶追求的是興奮、是刺激,而一個追求興奮、追求刺激的人是不會幸福的。

羅素指出,適度的興奮沒有問題,但問題在於,一個追求興奮、追求刺激的人是不會止步於適度的,他會不斷地加大刺激,到最後刺激本身反而成了他追求的主體。刺激在本質上是一種麻醉品,使人的癮越來越深。

確實,自從有疫情以來坐在家中,已經越來越趨於追逐娛樂、追逐新聞的話題上,真的是越來越讓他成癮了。

羅素指出,人類天性之中,除了嫉妒,還有另外一種情感叫欽佩。當一個人能用欽佩去代替嫉妒,那麼他離幸福就不遠了。

如果,他能改換一種角度,變嫉妒爲欽佩,那麼,他才能離幸福感接近。

羅素給我們列出了四條格言,他認爲,只要我們明白了這四句格言,我們就能擺脫被虐狂這種不健康的心理疾病。這四條格言分別是:第一:記住你的動機並不常常像你想象中的那麼純潔。第二:切勿把你自己的價值看得太高。第三:切勿苛求於人。第四:要明白別人想到你的時間,並沒有你想得那麼多。

是啊,看到這些,真的與他的情況太相像了。他在講別人都是黑心資本家時,他的動機又是什麼呢?第二,他總是把自己的價值看得過高,他認爲自己有些發明專利在手,好像就高於別人的能力了,就可以詆譭別人的成功了,這樣其實都是在增加自己的煩惱,增多自己的不幸福感。第三,他也過於苛求於人,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一旦一個有着過人之處人,他看到了人的某項他認爲的缺點,就把人整個的好形象在他心中毀掉了,這不是在給自己增添不幸福感嗎。

我們對自己總抱着最溫柔的愛和最深切的敬意,我們期望人家對我們也是如此。但這是不切實際的。我們要記住:他人看待事物時所用的,是他們的角度和與他們有關的立場,而非你的角度和與你有關的立場。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也會產生被虐狂的心態。

羅素指出,每個人身上都多多少少有着被虐狂的心態,而只要一個人覺得自己受着別人的虐待,那是決計沒有幸福可言的。但只要理解了這四條格言,並加以實踐,被虐狂這種病態心理是可以被治癒的。

我們要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我們要過上幸福生活的一些最基本的物質保障,都需要我們付出努力。向外的努力對獲取幸福很重要,但相比向外努力,實現慾望,向內努力、捨棄一些慾望往往更難,因爲不知足是人的天性。而恰恰是這種天性,阻擋了我們的幸福之路。

此外還有一種捨棄,它與人的不知足無關,這種捨棄在於一個人是否願意正視自己的真相。

如果他能正視自己的真相,我相信,他應該會變成一個充滿幸福感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