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林:書寫生活的“史記”

書寫生活的“史記”

一一讀《我們的家史》後感

無錫市洛社初級中學 初一(9)班 劉俊林


這個暑假,我的書架上又多了一本書——《我們的家史》。這本書就是讓全國的中學生來當小作者,寫下他們自己家裏的那些事,最後匯聚在一起,成爲了普通老百姓的《史記》。歷史能夠創造英雄,但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同樣也能拼出完整的歷史圖譜。大人物的歷史雖震撼人心,但那畢竟距離我們太遙遠了,而這本書中的故事,卻是以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在革命浪潮中闖出自己一片天地的袁爺爺,有在唐山大地震中捨己爲人的陳姥爺,還有好心的農民因贈米給別人而被確定成地主,最後被批鬥的故事……這本書,記錄更多的則是因自身弱小而受到舊社會摧殘的人們。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二章中《我家住房的那些事》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作者的父母在1988年到2013年這25年中的搬家經歷,從原來的18平米到現在的兩百多平米。我的父母也有着這樣一段的經歷。(概括所讀書的特色和主要內容。並且抓住感點,過渡到自己的生活。)

2001年,那時我爸才16歲。他放棄了學業,開始到外地打工。在蘇州工作了的兩年後,那憑一己之力買了一輛麪包車並娶了我媽。當時我爸媽和我爺爺鬧矛盾,我的奶奶也受牽連,於是他們便在蘇州給我奶奶租了一間14平米的屋子(這也是我一開始和我哥住了四年的地方),就開始了他們倆長達11年的車上旅行。我爸的麪包車只有大概3平米,這也是他的第一個“房子”。他在車上焊了一張牀,買了些鍋,碗之類的東西放在牀下,此後,11年的生活起居就在這車上與公共衛生間之中度過了。在這些年中,我爸媽幾乎跑遍了半個中國,從四川到廣州,從廣州到山西……每到一個城市,他們一邊工作一邊遊玩,接着轉移到下一個城市。後來他們再次回到蘇州,租了個18平米的屋子,想繼續發展,但後來失敗了,最後來到了無錫。在這裏,我爸媽先是租了一個幾十平米的屋子,後來工作越來越好,終於有了自己的小公司,買下了我們現在所居住的一百多平米的房子。(聯繫自己的生活,介紹父親艱苦創業的過程。)

在我爸媽外出打工的這些年,他們喫過許多苦,終於在暴風雨中站了起來,全憑一己之力。原來,我家幸福生活的背後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坎坷的經歷。(議論,點出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這本書記錄的都是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是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從中讀出了生活的啓示。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用自己的努力去書寫更加美好的“史記”。

(總結全文,獲得啓示,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的努力書寫歷史。

點評:小作者從所讀的書中引出一個觀點,“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同樣也能拼出完整的歷史圖譜”,並且由此聯想到來父母的艱苦創業的過程,從中獲得了啓示和力量。這是一篇規範和完整的讀書感。原來的題目是“中學生的史記”,改成“書寫生活的史記”,強調平常百姓書寫生活故事,同時也暗示了結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