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讀書筆記(5)

            學生早戀與性別認同

        發展心理學認爲青春期後孩子會過度評判自己,並渴望得到認可,這樣會使他們形成焦慮情緒。

        性別認同是指生物學特性上屬於男性或女性的認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別,包括正確地使用性別標籤、理解性別的穩定性、理解性別的堅定性、理解性別的發生學基礎。這個過程必須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完成。

        美國心理學家赫洛克將青春期的性發育分爲4個階段,即疏遠期、認同期、狂熱期、成熟期。

        “自我同一性”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裏克森提出的,是指個體在特定環境中的自我整合與適應之感,是個體尋求內在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能力、是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

        塞利格曼等人提出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三大支柱分別是:積極情感體驗,攸人格特質和積極社會組織系統。積極心理學的三大支柱之間是相互聯繫,積極人格的形成是建立在積極情感體驗獲得基礎上,反之積極人格又增加了個體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可能性,而積極社會組織系統則爲前兩者的獲得和形成提供了社會支持。因此這三者是真實而複雜的互動關係,缺一不可。

        青少年是人格發展和形成的重要時期,教育不僅僅是教授學生具體的知識,更主要的是尋我和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包括外顯的和潛在的積極品質;而積極品質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對個體的各種現實能力和潛在能力的激發和強化來實現的。當激發和強化使某種現實能力或潛在能力變成一種習慣性的工作方式時,積極人格特質也就形成了。

      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如何看待早戀現象?

        第一,自我決定理論是積極心理學中積極的人格特質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自我決定理論認爲人有先天的三種需要: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關係需要。當這三種需要得到滿足時,內在動機最有可能發生,人們會得到幸福感併發揮人的潛能。從某種程度上說,人在戀愛的過程中能體驗到更多的積極的情緒體驗。雖然青少年之間的感情是不穩定、不成熟的,但是這種親密關係能激發他們更多的積極情緒體驗。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使學生對生活的及更具開放性,激發出更多的學習熱情與動力。

      第二,“鏡像自我”理論認爲“我”是與“他人”面對面的產物、他人好像一面鏡子,我的自我意識來源於他人怎麼看的我。可見,鏡像自我就是他人對自己作評價與判斷時形成的自我概念。青少年時期也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尤爲重視自己在異性心中的形象,在男女相處過程中,他們不僅看到自己心中的我,也能看到別人眼中的我,男孩唯有從女孩的眼裏才能讀出社會對男性的期望,女孩也只有同男孩交流才能知道社會對自己的要求。戀愛中的少男少女能夠相互欣賞,這種欣賞更能強化青少年自我概念中積極的品質。

        第三,學生青春期的異性交往和性別認同是人生的一項階段性發展任務。很多家長和教師認爲只要學生的成績好,其他事都可以不管不問。忽視發展階段的重要任務會人爲地造成心理障礙,等到青年期想要進行異性交往時大發現有問題就晚了。

應對策略:

        第一,早戀不以結婚爲目標,早戀不是戀愛,只是對異性表達愛慕的正常情感反應。所以發現早戀,不必如臨大敵,過度緊張,應給學生以適當關心、理解和支持,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引導學生合理適度地與異性交往。

        第二,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學業是主要任務,身心發展同樣也是重要任務。老師要利用好青少年這一時期情感發展的特點,提高異性學生的交往品質。

        第三,青少年心理發展還不成熟,容易被自己的情緒左右,陷入混亂,因此遵守和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尤其重要。雖然“早戀”不是真正的戀愛,但是他們投人了很多真實的感情,也可能建立起親密的依戀關係。一旦關係遭到破壞,教師要教會他們妥善地處理矛盾、衝突和分手。這個時期的青少年很容易因爲這些問題處理不當而受到傷害。所以教師和家長要引導學生處理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歸因,把握好行爲分寸,養成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爲準則,用積極的心態面對,以免學生因感情受挫從此一蹶不振。

      第四,從青春期異性交往中獲得的愉快的情感體驗,以及從父母那裏得到積極反饋和支持,有利於學生成長爲一個自信、自尊、獨立、自強的男性和女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