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排解心中的烦闷?

当一个人感觉无聊、没有什么追求、也没有什么目标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我最近好像就是这样的,所以,我心里明白我目前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心态。

首先,就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除非是逼迫的事,比如,上班、工作、出钱参加的一些活动等,除此之外,连过去感兴趣的看书、写文等,都懒得动笔或动手。

这篇文章是没有办法被逼出来的,因为是掏钱参加的这个写文活动,如果没有文章,则费用会被扣除,被其他人所均分。

实在无聊,就在手机上刷视频,我不喜欢抖音,而是在《今日头条》上看“天网”、“第一线”、“传奇故事”、“围观”等电视栏目,往往看到眼睛酸痛才肯罢手。

读《鲁迅全集》的兴趣也荡然无存了,不像前一段时间,一旦捧起书,就会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对先生的小杂文很是感兴趣。

其次,是懒得动,会坐在那里发呆或躺在床上看天花板,可是,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没有思想,没有思绪,也没有思维。

最后,就是总感觉全身没劲,想睡觉,可是又总不能很快入睡,或者直接失眠。昨天晚上就是看手机视频到凌晨四点左右。

不知道其他朋友都是怎么从这种无聊中走出来?目前,我还没有走出来。

就连今天的中秋节,也感觉没有什么意思,原本放假看孙女,结果她跟着她妈妈去她舅家了,不能和孙女在一起玩,那就继续赖床吧。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是有周期性的,有情绪高峰期,就会有情绪低谷期,这个周期的长短,是与一个人的性格、工作、家庭环境、生活情趣等等诸多因素相关。

我自己感觉出现这样的状况,应该和老伴去北京送外孙走了这一个多月有关系。

儿子每天上班,忙的团团转,从早上七点多出门,到晚上七八点回家,回到家就累的不想说话,所以,和儿子的交流少,甚至没有说话的机会。

儿媳妇和保姆在家里看孙女,我回到家里,感觉很不方便,只有孙女还能排解一点寂寞和烦恼。可是,一岁七八个月的孩子,有时还不很听话,不高兴就哭闹,有时也让人心烦。

我想,这其实就是,父母不在世了,生我养我的家没有了;老伴不在身边,生活安睡的家也暂时失去了;儿子的家,必定是儿子和儿媳妇他们的家,不是我心安放的地方,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烦恼和无奈。

这就是我目前的心理状况,和我感觉出现这样的状态的原因,但却找不到很好的排解的办法,每天就是得过且过、混日子,这种感觉有时又感到很无聊。

也许你会说,等老伴回来了,就有了自己的“家”了,一切的烦恼和无聊都会随之而去,但愿是这样的吧。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你,有没有好的建议?甘愿领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