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筆記 | 無論何時,都應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闊別了許久的日更。

原因,大抵是秋季到了,中老年人進入了秋困的季節,一到八點左右的時間就睡意滿滿,白天的話,還得奔波於不擅長的動畫製作中,每每臨近deadline的時候,內心就各種狂躁,想辭職。

但,目前我還不擁有這樣的資本,一方面,我沒實現財務自由,無法完全依靠資本滾動的雪球來支撐餘生的生活,另一方面,我的寫作事業時不時都要中道崩卒,前途堪憂,每每思及此,都不免對我的前路表示擔憂,究竟,5年後,我能不能實現在家養老,寫寫文,養養花,陪陪小寶寶呢?

最近的閱讀進度也是受阻,上次說在讀一本美國人寫的《娛樂至死》,感覺收穫頗豐。

這本書一方面刷新我對信息的認知和理解,作者在文中有這樣一段話,重構我對印刷製品的態度:

伽利略說過,大自然的語言是數學。他這樣說只是打個比方。大自然自己不會說話,我們的身體和大腦也不會說話。我們關於大自然以及自身的對話,是用任何一種我們便利的“語言”進行的。我們認識到的自然、智力、人類動機或思想,並不是它們本來的面目,而是它們在語言中的表現形式。我們的語言即媒介,我們的媒介即隱喻,我們的隱喻創造了我們的文化的內容。

所有書本上的認知,都未必是真理本身,它們只是不同歷史階段的不同人類窺見的歷史的一角,所以說,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大概是這個意思,所有的閱讀,若是沒有我們自己的思與想,它都是不完整的。

另一方面,當印刷體這種語言的媒介遇見電視這種媒介時,將給這個社會帶來那些生活方式、表達思想的變化呢?

這是一個被人們低估了的話題,我們不曾想,我們對信息及時性、娛樂性的追求,讓我們失去了什麼?而且當電視語言這種媒介的倡導者們,爲了吸引人們有限的注意力,而將信息不斷分割、不斷加工、誇大,這不僅失去了失去原有的邏輯與真實性,也讓我們在這種時間不斷被各種短信息衝擊的過程中,失去閱讀、深度思考的能力。

而當電視語言的主導者們認識到他們的電視語言能以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電視節目滲透到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的人羣中來——所謂的少兒教育電視節目不斷出陳革新,政論新聞,科普教育——那些經過加工、私藏不同價值取向的內容,正以不同形式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已潤物細無聲的姿態,影響着我們的價值走向,剝奪我們的思考能力,左右我們的生活形式。

遠的不說,說點近的時間,前陣子科普大V回形針不就以熱帶雨林的森林覆蓋率的環保問題,道德綁架國人,呼籲國人改變飲食結構的事件嗎?

是非曲直,很多大V都討論過的,我們也不做過多討論,其實,說這件事的主要想法還是希望大家在面對視頻、電視這種語言媒介時,不,確切的說,任何信息傳達出來的觀點時,都應保持獨立思考的態度,不要着急站隊,也不着急輸出觀點,——多方求證,深度思考,輸出自己獨立思考後的觀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