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挣不到认知之外的钱

有一次我去装修公司面试业务员,聊到九零后一个现象。我说:“其实九零后真正能靠自己买车买房的太少了”。面试官反驳说:“也没有啊,我身边大把九零后都是靠自己买房买车。”我笑了笑回:“很可能那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层次不同吧”。

作为一个九零后,我代表不了所有九零后。但作为我这种出生底层工薪阶级家庭的人,我父母没做海鲜之前,我爸是厂里的平车机修,我妈是厂里踩平车的普工。90年代的平车是用来缝衣服裤子拉链,或者缝衣领裤脚的。我暑假不是在老家帮爷爷奶奶收玉米就是割禾插秧,来了广东就在爸妈的租房洗碗洗衣做饭,等父母下班,有时间他们才会带我去逛超市。上了初中就在厂里暑假工、寒假工。

那时候觉得人要有好多钱才会有车开吧,开车的人真了不起;根本看不懂地产这个行业,做地产是在做销售吧;那买房呢?谁会在外地买房啊,自建房踏实有面子,这是打工人一辈子的追求;炒股的人电视上才有吧,买地下六合彩的人倒经常见。

出社会前三年,那时候我所接触最挣钱的行业“地产”,我自己做过地产销售。九零后里面有从底层做了几年买车买房的,他们一开始也是家境普通甚至贫寒。车是分期,房是分期。买车的时候爸妈给了部分钱;买房的时候爸妈给了钱,自己也出了钱;爸妈死活不给的,就找亲戚朋友借钱或者套信用卡,后来房势好了,给父母看到了,父母也就拿钱支持了。

底层里极少一部分才能真正靠白手起家。这个还得在从事这个行业,身边的人都在这样做的情况下,他们刚好懂,又赶上了时候,才能做到这么义无反顾,又敢搏一搏赌一把。

“十五岁的时候喜欢她,觉得能牵她的手,每天跟她聊天这就是谈恋爱;十八岁的时候意识到有‘性‘这种事,才明白谈恋爱原来还可以接吻,才去敢亲;二十岁才勇敢突破‘性‘。”这就是一个人认知决定他的思想,思想到位才有可能去行动,认知之外见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明白?以前没见到过,突然见到的又怎么会懂?懂的时候都没这方面经验,又怎么敢做?都是时间刚刚好,又懂了,那时候机会一来,轻松努力一下就能有才试了。

可偏偏更多的九零后底层,起点就低,没见过,根本看不到,看见了也不懂,还会觉得害怕,机会来了也不敢,最后懂了,敢了别人不给机会,也没有机会。就开始想办法去争取,于是进入另一个层次世界,又重复一开始的循环。

“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这是一句残酷却又现实的话。包括说什么很多九零后靠自己不靠父母就能买车买房,这句话很网络。大多数底层九零后创业都失败,还在做老板的都欠债。这是为什么?因为起点低见识少,认知之外的东西太多,认知之后家庭教育让孩子成长不自信,很多事情孩子要做父母都不会支持。

所以“靠自己买车买房的九零后很多”,这句话不成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