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的人,都懂得這樣說話,特別是第四點 1、不要說話的最後,總加個“但是” 2、不要動不動就說“你應該” 3、任何時候都不要說“我不會” 4、講完一個東西,不會總問別人“你理解嗎”

步入社會的時間越長,越來越覺得:說話是一門藝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少不了溝通。

但是,似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說話讓人感到舒適。

有人一開口就輸了,因爲他的言語早已暴露了自己的修養。

許是這個社會過於強調利益,纔有更多的人會口無遮攔,以“權勢”背書,而絲毫不顧及自己的言語。

正所謂“財大氣粗”也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隨着社會規範對衆人的約束,“好好說話”的重要性也逐漸顯現出來。

有一句話說:“做事果感有溫度,爲人柔軟有原則。”

便一語道破了爲人處世中的“硬”與“軟”的平衡:果敢做事是結果,說話“柔軟”纔是本質。

生活不易,願你我都能做一個高情商的人,懂得這樣說話。

1、不要說話的最後,總加個“但是”

小時候,老師教我們寫作文時,總會告訴我們運用“先抑後揚”的手法,能增加文章的可讀性。

實際上,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門溝通的藝術。

但是,卻總有人習慣於自以爲是,對別人“假意”誇獎之後,再加一句“但是”來澆滅他人心中所有的歡喜。

習慣於把“但是”放在說話的背後,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這個人想表現自己的優越感。

畢竟,熟人相見,都想讓自己成爲那個“主角”。

記得之前有個朋友聚會,大家在餐桌上聊得甚歡。而後朋友小芳笑着對曉麗說:“曉麗,你今天穿得這件裙子可真漂亮,很襯你的身材和膚色。”

曉麗只覺得小芳在誇自己, “呵呵”笑得很甜,不曾想小芳在興頭上又補了一句:“但是,你這件裙子應該是仿真款吧。”

說話的聲音雖說不大,但也足夠讓在座的所有人聽見。頓時,曉麗的臉上也沒有笑容,只剩下尷尬。

這種場面,也許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

即便有人會因爲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用各種方式給自己撐場面,但是,既然是社交,我們理應包容他人,而不是用言語讓局面陷入尷尬。

因此,說話的時候把“但是”改爲“同時”,也許你會發現一片新大陸。

2、不要動不動就說“你應該”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局面:

小時候,父母訓斥我們會說:“你應該聽我們的話,我們這都是爲你好”;

上班後,領導會對我們說:“我是你們的領導,比你們有經驗,你應該按我指示的去做”;

成家後,面對另一半,依然會感受到對方對我們的強勢:“我爲這個家付出了這麼多,你應該上交工資卡。”

這些建立在他人利益至上的“你應該”,不知道什麼時候成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一道坎,也讓彼此的關係越來越遠。

“你應該”三個字,美其名曰是“爲對方好”,實際上,卻是剝奪了對方自主決定的權利。

這種強勢,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說這句話的人,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聽到這句話的人。

明明彼此都是關係甚近的兩人,卻因其中一人的“無理取鬧”而關係越來越僵。

這是我們並不想看到的結果。

也許,正如一句話所言:“做每一個選擇之前都要好好掂量,你是不是真的可以承擔後果。”

如此,便能規避很多麻煩。

3、任何時候都不要說“我不會”

做人,就不要把自己的懶惰歸結於外界,畢竟,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動物。

常聽到有人把“我不會”掛在嘴邊,以此來逃避他人的“求助”,或者是害怕付出而放棄讓自己變好的機會。

可是,這樣做有意義嗎?

“我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拒絕,而這種拒絕是以一種學習的機會爲代價的。

難道,不會的事情我們就不能學嗎?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了很多的不幸,只是我們沒有遇到,纔會對生活漠然,甚至對努力不以爲然。

有多少人因爲身體缺陷而喪失行走或者是拿筆寫字的能力。但是,當生活壓力席捲而來,他們說了“我不會”嗎?

並沒有,他們用腳寫字喫飯,用手支撐着自己得身體行走。這些艱難的動作是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才得以熟練。

而我們呢?爲什麼就不能把“我不會”改成“我可以學”呢?

有一句話說:“人總是把最好的東西都糟蹋以後,纔開始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見。”

深以爲然,我們對未知的事情望而卻步,不過是因爲自己還擁有某些“最好”的東西。

但是,你有想過這些東西也有失去的一天嗎?但凡你能未雨綢繆,就會學習更多的東西,來彌補即將失去的事物。

如此,甚好。

4、講完一個東西,不會總問別人“你理解嗎”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於表現自己的優越感,以此來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

其實,這不過只是虛榮心在作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良好的感覺能夠永存。

只有自己懂得欣賞自己,纔是最珍貴的優秀。

不過,總有人對比不屑,常對別人指手畫腳,對自己卻不加反省。

最常見的行爲就是:

當別人因爲困境向你請教一個問題時,你會有板有眼地給對方講解。以此突出你的專業性。

而後,也會很自豪地問一句“你理解嗎?”

這個問題一拋出,對方不論怎麼回答,都能體現你的優越,而讓對方陷入尷尬。

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的強項可能剛好是別人的弱項,這都是相對的。難道,你就沒有短板嗎?

一般,高情商的人都會把“你理解嗎?”換成“我講明白了嗎?”

如此一來,既能體現出自己的謙虛,又能幫助到別人,這樣和樂而不爲呢?

有人說:“把人生變成清晰問題,或者只是清晰。就沒有所謂的問題,而只有如何清晰與行動。沒有糾結,沒有懷疑,沒有隱隱的怨恨,與心有不甘的禮貌與道德。”

誠然,人生的問題很多都是溝通的問題。在社交中,最重要的不是表現自我,而是給對方一種舒適感。

畢竟,沒有誰不喜歡有禮貌和有道德的人,而你站在對方角度說的話也將會爲你樹立一個正面形象。不是嗎?

小媛寄語: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好好說話。

而我們,也終將會把溝通作爲一門功課去對待。因此,從現在開始,倒不如反省自己的語言,是否給別人造成了傷害。

每當我們在和他人溝通想要脫口而出時,不妨想想這麼說會有什麼影響,而不是把自己的“心直口快”當成“直爽”。

總之,往後的社交中,希望你我都能說話讓人舒適。共勉!

話題:你覺得高情商的人都是怎樣說話的呢?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和轉發。關注我,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精彩內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