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到中秋分外甜

早上去學校的路上,小姑娘問我:“哪天是中秋節?”

“今天啊。”

“哦,我以爲是星期三。”

“是今天,晚上我們喫月餅。”

“我搞混了,星期三是first day of autum(秋季的第一天)。”她說。

中秋節的日子我們已經談過好幾次了,之所以會混淆是因爲前幾天剛好在收音機裏聽到first day of autum這個概念。按中國的節氣來說,這就是秋分,加拿大的日曆上也會標註這個日子,用平實的英文寫成“秋季的第一天”——這當然是指太陽到赤道的時間而言。

聽了這消息,小姑娘大惑不解:“可是爲什麼星期二是中秋節,星期三才是秋天的開始?中秋節不應該是秋天的中間嗎?”

“沒錯,”我跟她解釋道:“中國的農曆把一、二、三月當作春天,四、五、六月是夏天,七、八、九是秋天,中秋節是八月十五,就剛好是秋天過了一半。”

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中秋節對於生長在加拿大的小姑娘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一個。農曆新年固然重要,但既不放假也不走家串戶,雖說華人社區常有慶祝活動,但也就是週末的一個娛樂項目而已。加上農曆新年的時間是在聖誕新年假期之後,剛剛開學不久,慶祝也就有限。

再要說喫,雖然家裏會有年夜飯,但並沒有什麼食物是平時喫不到的。不但新年沒有,其他幾個只有的傳統節日幾乎也都沒有。元宵節的湯圓隨時都能買到,什麼時候想喫都有得喫。糉子也是小姑娘愛喫的一道傳統食品,但不必等到端午,皮蛋鹹蛋更是家常便飯。

只有中秋節不同。如今各種糕點花樣翻新層出不窮,但月餅卻只有中秋節前才能買到,就算有巧手的朋友可以自己製作,但不到中秋節也沒有會有興致去做這玩意。

說到月餅,我家小姑娘非常專一,只愛蛋黃餡的。要不是蛋黃包在蓮蓉裏面,她也絕不會碰蓮蓉餡的東西。出於對鹹蛋黃的熱愛,小姑娘對廣式早茶中的流沙包也情有獨鍾,我用番茄加鹹蛋黃做出的蟹黃豆腐也頗受她的歡迎。我曾經試過,平常日子裏從麪包房買來港式的蛋黃蓮蓉酥,從皮到餡幾乎跟月餅一樣,但小姑娘嚐了一口就不要吃了。我試了試,的確沒有月餅好喫,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不到節日賣不出月餅的價格也就只能省工減料了。

其實蛋黃蓮蓉並不是小姑娘最初接觸到的月餅。我曾寫過一篇《花生記》,記錄小姑娘對花生過敏的歷史。那兩年我們買任何東西都要仔細閱讀包裝上的成分表,偏偏幾乎所有月餅都會使用花生油,也就不敢讓她喫。我記得我有一年翻遍了超市裏所有月餅的標籤,找到一種水果口味的明確標識不含花生成分,那種水果月餅就成了小姑娘兩三年中的最愛,直到她不再過敏可以喫含有花生油的蛋黃月餅。

蛋黃蓮蓉的月餅我也喜歡,不過我喜歡的卻不只這一樣。五仁月餅這幾年每每在網上引發口水戰,我是其擁躉之一。昆明出產一種雲腿月餅,全用火腿做餡,皮跟現今最爲流行的廣式蘇式都完全不同。這種月餅據我所知只在西南幾省銷售——當然網購除外,這是我的至愛。前幾年多倫多地區開過一家雲南飯店,他家自制的雲腿月餅聊備其形,我買過一次,略勝於無。可惜這家店只是曇花一現,已經不見蹤影了。

小時候的記憶當中,成都人在中秋節不但喫月餅還喫麻餅,區別在於麻餅的表面佈滿了芝麻。當然也有跟今天常見的月餅差不多大小的,但一家人聚在一起一定要分食一隻跟裝菜的盤子一樣大的月餅。現在多倫多市場上不太能看到大號月餅,不過就算正常尺寸的一個人也喫不完一個,得要分着吃了——也許這就是節日的傳承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