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30】“唯俗不可醫”

我就是一個“俗人”,故而對“俗”有着刻骨的感受。

不能不說,許多民俗是純美的,生活其中,讓人有無盡的享受。這個客觀,是無以否定的。

然而,清代詩人張潮的一語,也讓我最爲刻骨銘心,時時“反芻”,這就是:“凡病皆可醫,唯俗不可醫。”也正是“俗不可耐”

看來,“俗”也是一種辯證哲學的存在,所以,我們也得辯證而觀之思之了。

常言有“雅俗共賞”。其實,別具隻眼,不難發現:雅,是絕對不賞“俗”的,俗倒可以賞“雅”,此“俗”也就絕對“不俗”了。換句話說,則是雅人中也有“俗人”,俗人中不乏“雅人”,這也是一種客觀。

“雅”也好,“俗”也好,最怕的就是“落俗”,亦即落入“俗不可耐”。“落俗”可以說是“一日千里”,“向雅”則爲“難上加難”,即使“愚公移山”怕也不能夠的。

一如“雅”不是天生的,“俗”也不是先天的,二者有一個共同點:取決於環境生態——最重要的是教育環境,尤其“審美教育”。

都接受過“讀書教育”,爲什麼還有“雅俗之別”呢?恐怕沒有站在“審美”立場上“傳道授業”並“求知進步”是一個很重要的緣故,概念之則是沒有因“求知”而走向“教養”。

最重要的“教養觀”是什麼?該是黑格爾那句名言:“人應該尊敬他自己,並自視能夠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遵循此道,怕是要少了許多“俗人”吧?

當今社會,在互聯網的支持下,傳播是極其發達了,但要問一問:是在傳播“俗不可耐”,還是在傳播“審美教養”“審美趣味”?

“俗”的存在不可怕,可怕的是“俗人”的大量傳播“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