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善若水

啥是善?簡而言之就是好的意思。

上善若水,有上就有下,下善又是啥?我們知道了啥叫下善,估計就會更瞭解上善。

下善,估計就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雖然也是做“善”但別人很難接受,即使是“善”,但別人內心肯定感受到的是“不善”,被輕視,不尊重。

上善若水呢?就像水一樣,無固定的形態,但卻適合任何的容器。春風化雨般的潤物細無聲。

比如想要教孩子讀書,那麼自己成爲一個愛讀書的人即可。與孩子分享讀書的快樂。而不是呵斥孩子,你需要去讀什麼什麼書,其實自己都做不到。

若水,就是一件事情做了,卻如同沒有做一樣,不着痕跡的改變。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叫社會學習的理論,大意是我們在這個社會中,無時無刻不被影響和影響着別人的,積極的行爲自有積極的力量,消極的行爲,也會造成消極的影響。彼此之間相互作用,造就了人們的各種行爲。

近期身邊發生了一些矛盾的事件,矛盾雙方都想對方去改變,並本着“爲你好”的“善意”卻讓身邊的人“更苦惱”了。

究竟怎麼做纔是善呢?站在對方爲對方着想但並不爲對方做決定嗎?還是僅僅通過做好自己即可呢?被強迫的“善”也叫做善嗎?

想到《被討厭的勇氣》裏的課題分離原則。

我們因該分清“自己的事”和“他人的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已經很難了,而做好自己,就是善。他人的課題自有他人去考慮更多,當他人需要的時候,我們一直在,在他們需要的時候適時的提供幫助,也是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