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以成聖,但能不能是另外一回事

無論如何,大多數人都認爲人是善良的,這是一種樸素的情感認知。或者人們至少會說,人心向善。我們很難承認自己的本性是惡的,這種認知是不是本身就是某種“惡”呢?這其實夾雜着我們太多的情感成分,是對荀子性惡論的一種誤解。

當荀子說“人之性惡”的時候,他並無絲毫主觀判斷的成分,更無貶低人格的意思,荀子只是對人的本性作出了一個客觀的評價,是一種理性的判斷,沒有夾雜任何的情緒和不滿,更不是憤世嫉俗。

荀子在“人之性惡”這個判斷的前提上,得出了一個美好的結論:“人人可以成聖!”所以,“人之性惡”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積極判斷。

10 禮義是可以被認識,也可以被執行的,但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荀子提出,只要遵從聖王之道,奉行禮義,那麼人人可以成爲士人君子,甚至成爲聖人。於是,就有人問荀子:“普通人也可以成爲禹那樣的人。這話怎麼講?”

荀子回答,大禹之所以能夠成爲大禹那樣的人,是因爲他能奉行仁義,遵守規範和正道。這就關係到這些道理和行爲能否人人可知,人人能做的問題。實際上,普通人都具備這方面的認識潛質,都具備這方面的執行能力,所以,普通人可以成爲禹那樣的人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它們本質上是無法認知的,無法做到的,那麼即使是大禹也無法懂得,無法做到。如果普通人本質上就沒有這方面的認識潛質和執行能力,那麼,他們在家中就不應該懂得父慈子孝的禮義之道,在朝中不應該懂得君仁臣忠的行事準則。

實際情況可不是這樣。普通人在家中都懂得父慈子孝的禮義之道,在朝中都懂得君仁臣忠的行事準則。因此普通人具備這方面的認識潛質和執行能力,這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仁義之道可以被認識,規範正道可以被執行,另一方面,普通人都具備相應的認識潛質和執行能力,那麼他們可以成爲禹那樣的人,也就顯而易見了。

如果普通人能夠信奉禮義之道,把它作爲學習的志向,專心致志,深入思考研究,持之以恆,不斷積累善行,那麼他就能夠與神明相通,與天地融爲一體。所以,所謂聖人,就是普通人不斷積累善行就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有人追問道:“不斷積累善行就可以成爲聖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這樣,這是爲什麼呢?”

荀子說,這是可以做到的,但不能強迫他們去做。小人可以成爲君子,但小人不願意做君子;君子可以成爲小人,但君子不屑於做小人。小人和君子,未嘗不可以相互轉化,他們實際並沒有相互轉化,就是因爲他們可以做到,但我們不能強迫他們這樣做。

普通人可以成爲大禹那樣的人,這是肯定的;但普通人能否成爲大禹那樣的人,就不一定了。雖然結果未能成爲大禹,這並不妨礙他可以成爲大禹。步行可以走遍天下,但未必有人能步行走遍天下;士農工商未嘗不可以相互改變職業,然而他們不一定能做到。

由此看來,可以這樣做,但未必能夠做成。雖然沒有做成,但不妨害可以做到。能不能與可以不可以,兩者差別大了去了,不能把他們等同看待,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

總之,雖然人之性惡,但只要尊崇先王之道,奉行禮義,人人可以成聖。能否成爲聖人,則取決於個人的志向和努力的程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