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職業轉型,爲何這麼難?

作者:艾菲

公衆號:艾菲的理想


總有學員和讀者問我,與職業轉型相關的問題。

我想換一個類型的工作,該怎麼辦?

我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真正擅長的事,該怎麼辦?

我也想成爲一個自由職業者,該怎麼邁出第一步?

這是越來越多職場人遇到的問題 - 如何主動轉型。

與此同時,麥肯錫也有一項預測,到2030年中國將有一億人面臨職業轉型 - 其中很多將是被動轉型。

關於職業轉型,我有很多思考和經驗,今天我會先來說說什麼是職場轉型4要素,以及職場轉型3路徑。

什麼是轉型4要素?

 

轉型4要素說的是:清晰願景、自我認知、行動、以及信心。


1、清晰願景

什麼是願景?

簡單來說,願景就是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你想要活出什麼樣的生活?

很多人,一聽這兩個問題就開始頭痛。

其實大可不必,因爲你並不需要想的非常清楚,你只需要知道什麼樣的狀態是你想要的,就夠了。

有人想要的人生狀態是自由,有人想要的人生狀態是充滿生命力,有人想要的人生狀態是貢獻價值。

每個人,都不一樣。

當然,如果你能清晰描繪出自己想要的人生願景,用一幅畫來描述它,你的人生從此可能就會發生巨大的轉變。

清晰的願景對轉型來說,爲什麼重要?

因爲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願景,你的轉型大概率就是“逃避型”的。

什麼是“逃避型”的轉型?

我遇到過不止一個這樣的學員,他非常迫切的想要轉型,但卻始終無法踏出第一步。

後來,我給他做了一對一教練輔導,發現他對轉型的迫切渴望,都是源於現在這份工作帶給他的巨大痛苦感。

所以,其實他想要的,並不是轉型,而是逃避和逃離。

他想要轉型的原因,並不是覺得自己想要的生活或人生與現在相差甚遠,而是因爲他受不了現在的生活和工作。

所以,他大聲吶喊着“我要轉型”、“我要辭職”、“我要去做自由職業者”。

但其實,這些吶喊只不過是他無法解決的痛苦罷了。

由“想要逃避”所驅動的轉型,我着實見過不少。

如果他沒有清晰的意識到,這根本不是出於“人生願景”的轉型,那麼,最終的轉型結果,無一例外都是失敗。

2、自我認知

雖然,早在古希臘時期,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上就刻着一行字:“人啊,你要認識你自己”。

可是,直到現在,大多數人還是沒有意識到自我認知的重要性。

自我認知,就是認識自己,它是一件既重要,又困難的事。

 

爲什麼重要?

因爲我們做出的每一個選擇和決策,表面上看是“優劣對比”,好像畫個表格打打分就能搞懂。

但從實際來看,則是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碰撞後的結果。

一個人如果不瞭解自己,只知道外在世界,比如:只知道外面哪家公司工資高,晉升快,離家近,那麼他所做出的選擇就是沒有考慮過內在自我的。

最後,雖然他找到了一個工資高、晉升快、離家近的工作,但這個工作卻不是他真正擅長的,也不是他喜歡的,結果就會越做越痛苦,甚至會因此失眠、生病、陷入抑鬱。

這就是隻看外在世界的後果。

對轉型來說,道理也是一樣的。

一個人能否成功轉型,與匹配度極其相關。

什麼是匹配度?

匹配度說的是:你的特點與你想做的事情是否匹配,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能否轉型成功,以及轉型後是否能夠擁有滿足感、喜悅感和成就感。

所以,必須自我認知,才能搞清楚你內在的自我想要的是什麼,從而與外在世界形成契合的匹配,並最終實現你想要的轉型。

爲什麼自我認知又很困難?

因爲人是多維度的,如果缺乏自我認知的專業知識和方法,就很難做到深入且全面的自我認知。而且可能會有很多偏見、不接納和自我否定。

同時,因爲人也是不斷變化的。

所以,對於自我的認知就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也是會持續一生的事。

基於這兩點,我建議你千萬不要到想要轉型的前一天再做自我認知,那樣就太遲了,而是越早開始自我認知就越好。

只有這樣,你才能在與外在世界的匹配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同時,因爲自我認知是一件可以持續一生的事,它也包括了很多方面。

那究竟哪些方面的自我認知是最重要、最緊急的呢?

自我認知最重要的三個維度是:核心價值觀、深層熱情和天賦。

核心價值觀,說的是,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你爲了什麼可以放棄其他的一切?

深層熱情,說的是,什麼對你來說是不變的、是深層次的熱情,是與你靈魂始終如一的東西?

天賦,說的是,什麼是你自然而然、反覆發生的思維模式、感受與行爲方式?

當你能把這三件事都搞明白後,不論是做一般選擇,還是轉型方向的選擇,都會在一瞬間變得異常清晰。

3、行動

清晰願景和自我認知,就像是成功轉型的“指南針”,沒有了它們,你就只是一個在荒野上胡亂奔跑,瘋狂吶喊的人。

但是,如果只有它們,你也還是無法成功轉型。

成功轉型,與其他很多事情一樣,都有不可或缺的一步,那就是:行動。

轉型,並不是說你必須要把轉型後可能發生的所有可能、所有風險都想明白了才能轉。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沒人能夠轉型了。

畢竟,誰也沒有準確預測未來的能力,誰也無法預計所有可能發生的風險。

當初我辭職時,其實就只做了兩個假設,然後就基於我的清晰願景和對自己的全面認知,開始了在別人看來異常冒險、很不靠譜的行動。

在實踐中,隨着我對一個個具體問題的發現和解決,我才找到了更加準確的方向、策略,以及方法。

這些東西,都是在行動之前無法預知的。

我知道的只是我的天賦是什麼,我能如何運用它們;我爲什麼想做這件事,它與我人生的關係是什麼,以及兩個最基本的假設,即:真正好的內容永遠稀缺,以及我有持續提供真正好內容的能力。

就這樣,我就辭職了,開始幹了起來,那時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夠做成啥樣。

除了上面這些,一切都是未知的。

可是,如果我坐在家裏,天天想,辭職後如果我想做的沒有做成,我該怎麼辦?辭職後,如果我的文章沒有人看,我該怎麼辦?或者,就算我的文章有人看,我的課程和一對一教練輔導沒有人約,又該怎麼辦?

你覺得,我還能夠到達現在的地方嗎?

顯然不能。

這就是“行動”。

4、信心

在我辭職前一年,一直下不了決心,一方面覺得工作已經無法激起我的任何動力,完全變成爲了“雞肋”,另一方面我又沒有裸辭的勇氣。

於是,我跟一位認識多年的朋友約了飯,想看看他都會有些什麼樣的建議和意見。

他的經歷非常特別,原本他在國企做到了相當於高級經理的位置,然後辭職去了一傢俬營企業,降級降薪做了市場經理,因爲工作貢獻很大,之後用了非常短的時間就升到了高級副總裁(SVP)的位置。

本以爲這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應該就此消停,誰知沒過幾年,他再次辭去高薪穩定的工作,開始創業。

聽了我的困惑後,他只說了這麼一句話:“如果你真的對自己有信心,你就敢。”

這句話給我帶來的震撼,到現在我依然能夠感覺得到。

雖然在那時,我並不能夠完全理解。

後來,每次當我想要退縮的時候,就會問我自己:“你對自己有信心嗎?”

這時我發現,其實我是非常相信自己的,對我來說,不論一個工作的起點有多低,或者遇到了多大的困難,我都能夠想到辦法,並最終解決問題。

每次,當我這麼想的時候,就發現眼前的困難和問題,其實並沒多麼可怕,相反,它可能還很有趣。

後來,我把同樣的話說給過因爲轉型而猶豫的人,得到的結果卻往往是“可我還是沒有信心。”

於是便退卻了。

這些經歷,促使我去思考,我的這種信心究竟來自於哪裏。

後來我意識到,因爲我曾經歷過非常困難的時候:

比如找工作的時候,比如從全國上萬人中面試進入世界500強外企做管理培訓生的時候,比如第一年啥也不懂就去做銷售並超額完成指標的時候,比如沒人教我就能把市場活動做出來的時候......

那些每一次看似不可能的經歷,讓我擁有了這樣一種信心,一種就算再難,也會找到辦法的信心。

但其實,仔細想想,這些經歷並不只是我纔有的,很多人都曾有過,只是他們沒把這些經歷變成一種堅定的信念,從而也沒能變成無法動搖的信心。

於是,在最後這一步時就退縮了。

轉型,就是要面對未知的。

在面對未知時,如果沒有信心,就會非常困難。

因爲轉型之路,不是一道需要跨越的門,而是很多道需要跨越的門。

說完了轉型4要素,接下來,我們說說轉型3路徑。

什麼是轉型3路徑?

 

轉型意味着,你要從以往走習慣的一條路,跨越到另一條你可能並不熟悉的路上來,並能走下去,走得好。

所以,這就需要一個“跨越”的路徑。

我把我的經歷、別人的經歷以及我學員的經歷,總結成了三大轉型路徑,分別是:

路徑一:齊頭並進型

“齊頭並進型”的路徑意味着你得同時做兩件事,一方面繼續維持現有的生活,另一方面在想要的轉型之路上做些嘗試。

比如:日本著名小說家村上春樹就是這樣做的。

最開始,他和妻子經營着一家店鋪,有一天,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很想寫小說。於是,他就一邊經營店鋪,一邊面寫小說。

然而,因爲經營店鋪需要記賬,檢查進貨,調整員工的日程。他每天都得忙到深更半夜店鋪打烊後,才能坐在廚房的餐桌前寫稿子,一直寫到昏昏欲睡。

就這樣,經驗店鋪與寫小說“齊頭並進”的生活持續了將近三年。

然而,渴望寫出一部氣勢恢宏、內容堅實小說的心情卻變得越來越加強烈。而那個時候,他開店的收入其實遠遠高於當小說家的收入,所以周圍的人都反對他的決定。

但他卻沒有聽從衆人勸告,而是將店鋪權利悉數出讓,開始了職業小說家之路。

村上春樹採用的職業發展路徑就是典型的“齊頭並進型”,他的轉型之路用了不止三年。

路徑二:理想型

“理想型”路徑說的是,如果你有非常強烈的熱情、足夠的定力、明確的願景,就可以先做你想做的工作,當你將它做到非常好時,就會有人來主動給你錢,這就是“守的雲開見月明”的理想型。

當然,這種路徑也很適合於那些已經“財務自由”的人或原本“身家豐厚”的人。

世界聞名的動物學家、動物保護者珍·古道爾就是這麼做的。

她從小就癡迷於動物,爲了攢夠去非洲觀察動物的錢,她去當女招待和女祕書,等攢足了錢後就隻身前往非洲。

爲了觀察黑猩猩,她在原始森林中度過了三十八年的人生,後來還因此與相愛的男人分開了。

她奔走於世界各地,呼籲人們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地球的環境;建立了致力於野生動物研究、教育和保護的珍古道爾研究會,向全世界推進動物的研究工作。

她的巨大貢獻以及《國家地理》爲她拍攝的幾部精彩電影使她名揚四海。她爲成人寫過六本書,包括那本著名的《在人類的陰影下》,她還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簡的旅程》。

後來,她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馬丁·路德·金反暴力獎,伊麗莎白二世授予的英帝國司令的頭銜,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極富盛譽的KYOTO獎以及國家地理學會的胡博獎。

路徑三:漸進型

漸進型,顧名思義就是,第一份工作先找一個能夠滿足你收入、契合你資本的,等你的能力提升、積蓄增加時,就可以轉換到另一個能夠發揮你一定天賦和熱情的工作。

然後,等你把天賦打磨成優勢,資本積累得越來越多後,你就可以再次轉換職業,找一個更加貼近你天賦、深層熱情、核心價值觀和人生願景的工作。

然後,再繼續提升能力,直到有一天,你會發現那個能讓你發揮出最大熱情、天賦、核心價值觀,能讓你實現人生願景,並滿足經濟要求的理想工作。

美國總統里根就是這樣做的:

他出生於一個貧困的白人家庭,16歲時爲了15元的週薪,成爲了一名救生隊隊員,一干就是7年。

因爲救生員的收入,他得以自費進入了伊利諾伊州的尤雷卡學院,主修經濟學和社會學。

讀書的時候,他開始鍛鍊自己的演講能力,因爲他希望在畢業時能夠成爲一名電臺播音員。

後來他如願以償,因爲運動員和演講的雙重背景,畢業后里根成爲了電臺裏的體育解說員,負責芝加哥杯棒球賽的解說。

3年半後,一個機緣巧合,他發現了自己的表演天賦。因爲表演天賦,演講能力,以及好的體格,26歲的里根成爲了一名演員。

從影三年,他沒有火起來,然後二戰就爆發了。

30歲的里根入伍,從事軍方的教學影片錄製, 後因軍方與演藝圈的雙重背景,他成爲了電影演員協會的主席。

44歲時,他開始把目標轉向傳媒,當時的GE公司有一檔很受歡迎的周播節目,因爲演員的外形和演講能力,里根被聘爲主持人。在這裏,他接觸到了商界政界的人物,獲得了公衆知名度。

55歲時,里根當選美國加州州長,連任兩屆,57歲時成爲共和黨候選人提名,失敗,65歲再參與,再失敗,69歲時第3次競選黨內候選人終於成功提名。

70歲時,里根成爲了美國年齡最大的總統,連幹兩屆一直到78歲卸任。

這就是第三種路徑 – 漸進型。

   最後的話

不論是主動轉型,還是被動轉型,成功轉型都並非易事。

它需要4個要素以及3條路徑。

成功轉型4要素:清晰願景、自我認知、行動和信心。

成功轉型3路徑:齊頭並進型、理想型、漸進型。

希望你能靜下心來,先全面深入的認知自己、明確願景,然後再踏踏實實的邁出你的轉型之路,並最終收穫你想要的人生。


- END -

作者艾菲介紹:《直擊本質》書作者、“樊登讀書”APP的“高效思考力提升課”主理人,Gallup全球認證優勢教練及培訓師、國際教練協會(ICF)認證專業級教練,21萬讀者公衆號“艾菲的理想”創始人兼主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