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風日好 或恐有來人

立秋以後,大多是晴好天氣,這兩天的氣溫更是高到三十三、四度。無意中看到老表不知道從哪裏得來的一把摺扇,搖來搖去的,上面竟然印的是豐子愷老先生的一幅小品,畫面的上方有題詩:

“今朝風日好,或恐有人來。”

“數摺聚清風,一捻生秋意”之餘,細嚼扇面上的這兩句題詩,越嚼越覺得意味深長,頗有些木心《從前慢》中的異曲同工之妙。

風日好,就是風和日麗的意思。

看到天氣好,竟心生“恐”意,忐忑的、惴惴的、不安的,生怕有不順眼的人來打擾,更生怕自己心裏念念叨叨的人不來。

我們可能都有過相似的感受,但又都很難用三言兩語的文字準確地把握住這種心情。

唉,尤其是現在,連給人打個電話都會思前想後,想想可合適,對方又會怎麼想,要是打擾到人,甚至冒犯到人那就事與願違了。更不要說什麼登門相見了。

和朋友們談閒白時也聽說過,去拜訪當年穿着開襠褲子一起長大的發小,如今的達官貴人,社會名流時,他們的祕書、隨從總是會問:有預約嗎?什麼關係?等等。然後再進去通報。

一來確實是日理萬機的忙,二來可能也是怕被人找一些讓他們棘手的麻煩事。這些也是可以理解,但要是說他們真的忙到連和故知舊識敘敘舊的十多分鐘時間都擠不出來,我不相信,我只會覺得很有點不通人情。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這一句概括得真好。信息越是閉塞、滯緩,來自親朋好友們的片言隻字就越顯得珍貴。尤其對於漂泊在外的遊子來說。

我記得我在六安上學時,每天下午的課後,都企盼能夠收到來自爸爸媽媽、兩個姐姐,和小夥伴們的來信。

——不知道它來不來,何時來,究竟又會寄來哪些消息?好的、不好的,讓人牽腸掛肚的,所以會時時期待,偶爾也會有一些憂鬱與顧慮。有人總結過,說,那就是看不見摸不着的鄉愁。

那時候年輕,憂鬱少,顧慮也少,期待的東西多,因此對“或恐有人來”中的這個“恐”字,還沒有太深刻的體會。現在回想起來,是不是可以理解爲對活在當下的一種敬畏之心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