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借”之奥妙

荀子说,“登高而招”,则“见者远”;“顺风而呼”,则“闻者彰“。无他,“善假于物也”。“假“即是“借”。紫藤萝、牵牛花,无筋无骨,本注定匍匐于地而生,却“借”了枯树篱笆之势,昂然于高处,绽放别样风采,反观枯树篱笆亦然。它们也是“借”中高手了。观人世与万物,我们似乎可以说,“借”之一字,奥妙无穷,得之妙者,受益无尽。

欲得“借”之妙,先得知己知彼。紫藤萝牵牛花枝条柔美,花开艳丽,却没有支撑站立的筋骨。枯树篱笆,虽无靓丽之态,却拥有挺拔之姿。于是,知己所缺,明人所有的它们,相互凭借,均成为了一片风景。而经济发展当道的今天,人与人的合作,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国与国的合作,不也如此吗?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让“借”变得有意义和价值。

欲得“借”之妙,还得心胸开阔,能容人之短,切忌一叶障目。枯树篱笆毫无美感,如果娇美的紫藤萝牵牛花只看到了它们的“丑”,因此远离,想来也就没有了之后的枝头摇曳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万物皆有优缺点。因此,我们需得放开心胸,发现别人能为己所“借”之点而“借”之,不可因人之短而“障目”以弃之。公子小白不因管仲的一箭而“障目”,反而重用之,于是成就了自己的霸业,成为一代霸主齐桓公。所以,想要“借”人之长,必得心胸开阔,能容人之短。

“借”之妙在哪里呢?“借”人之势,可补己之短,让结果最优。前面我们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匆匆即逝。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是不可能全面发展,面面优秀的。那么,当我们遇到自己不会、不擅长之处怎么办?“借”。“借”人之势,补己不足,让组合更优,让效率更高。或许经历漫长的时间洗涤,紫藤萝牵牛花也能拥有的自己的筋骨,然后凭借自己的能力昂然挺立。可是,这是不可知的,是遥远的,是远没有现在就“借”枯树篱笆来得快,来得容易的。同样,我们学习书本上现成的知识、间接的经验也是一种“借”,“借”前人的实践结果,让自己更好更快地前行。牛顿说“如果我能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借”之妙还在于,可以让万物相生相依,更加和谐。紫藤萝牵牛花需要枯树篱笆的高,枯树篱笆需要花的美,它们成为和谐的一景。社会亦是如此,有人会设计,有人会建造,有人会制作材料,有人会法律,有人会管理……然后,彼此所需,彼此需“借”,最终成为一个人人紧密相连的和谐的社会。

“借”之奥妙无穷,非简言可尽述,还需你我不断探索与发现。愿我们都能用“借”之智慧,成就美好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