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上昆仑山口、勇进可可西里—青海篇(3)

      “横空出世,莾昆仑,阅尽人间春色”。伟人这首“念奴娇·昆仑”词作,在几十年前我就喜欢且熟背,对词中昆仑山更是顶礼膜拜,早想一睹风采。游察尔汗盐湖时与驾驶员汪师傅谈妥,包他的车去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可可西里索南达吉动物保护站(同一方向)。到格尔木的游客多数都会去昆仑山,但进入可可西里的游客很少,人们对无人区的恐惧使之望而却步。我决意要去可可西里,亲眼见识这荒漠的无人区及长江源头。

        昆仑山不是一座山,而是西起帕米尔高原,绵延2500多公里的山脉,只是习惯称为昆仑山。它的主要著名山峰在西段的新疆、西藏,山脉向东延伸至青海境内和四川西北部。我的南疆游有篇“昆仑第一城-叶城”,说明昆仑山是山脉。我们经常见到喀喇昆仑山这个词,但它与昆仑山不是一座山脉,只是在西部相互连接而已。喀喇昆仑山脉位于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中国(新疆、西藏)、阿富汗等国边界,是大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也是世界第二高山脉。而昆仑山脉完全在中国境内,被道教奉为神仙所居的仙山,称为中国第一神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道教文化)上享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又被古人称为中华“龙脉之祖”,所以去昆仑山口绝对是正确选择。我们一路顺风行驶在青藏公路上,很快来到昆仑山脉入口,这里立有两根巨石柱子,上书“巍巍昆仑,万山之祖”。

        青藏铁路从这里翻越昆仑山进入可可西里,一路与青藏公路交叉结伴前行。

        外出旅游最怕堵车,我们的车刚刚驶入公园大门不久,因青藏公路凌晨发生车祸,导致大堵车。车祸路段弯多路窄,不易疏导车辆分流,这一堵就是几个小时,很多准备去昆仑山口的自驾或包车游客以及旅游团都纷纷返回格尔木市区,我心情着急也想返回,汪师傅坚持等待。还好,中午天气晴朗时轮到我们这边放行,心情顿时激动起来。过了车祸路段,公路上车辆明显减少。在无车速监控区,汪师傅加快速度,很快到达藏语称为纳赤台的“昆仑神泉”,又称昆仑圣泉。资料介绍昆仑圣泉属下古生物时期结晶灰岩构造溶水,每天流量达3万立方米,水量大且稳定。此泉虽处在海拔3500多米的高寒地区,但一年四季从不封冻,是昆仑山中的不冻泉(图1昆仑圣泉介绍)。介绍中说,圣泉水冷冽甘甜,水质透明,大家看看图3,这个黑色泉水透明吗?敢喝吗?

        从纳赤台开始,一直到昆仑山口属于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范围(不收门票)。公园内有壮观的地震遗迹、古冰川遗迹和众多人文景观,这些奇景我都没有时间去观赏,一心朝着主要目标-昆仑山口前进。 离开纳赤台,前往昆仑山口,一路风光无限。只见青藏公路沿途,皑皑雪山连绵不断,小河流水潺潺。汪师傅带我上到公路边观景台,为我拍下雪山背景照。望着令人陶醉、风光秀美的高原雪山,真不愿离去。

        (格尔木旅游驾驶员马师傅提供照片):

         青藏铁路全线最高桥-三岔河大桥,地处昆仑山北麓海拔近4000米处,修建这座大桥时,员工们的生命时时受到高寒、低压、缺氧等自然环境的威胁。建设者们不畏艰险,挑战生命禁区,终于提前完成大桥建设,保证了青藏铁路向拉萨方向顺利延伸。同时在施工中加宽桥墩之间的间距,方便藏羚羊往返迁徙。当亲眼目睹雄奇壮观的三岔河大桥,不得不感慨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及建设者们的聪明才智!

         (下载):

         稍后到可可西里才知,保护区内为方便藏羚羊往返迁徙,多座桥梁的桥墩间距都很宽。

        汽车越往上行驶,海拔就越来越高,汪师傅问我有无不适感觉,我说没有,精神好着呢。他说有一次搭乘两位年轻女孩上昆仑山口,从神泉开始就高原反应,你60多岁了,已经上到海拔4000多米,还没有任何不适,直夸我身体素质好。进入昆仑山,我一直很兴奋,只有高兴,哪里会有不适之感。汪师傅告诉我,前面就是昆仑山口,我赶紧拿出手机,伸出车窗外,拍下这重要标识。

        昆仑山口(隶属格尔木市)是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与可可西里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隶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交界处,也是格尔木市和玉树州的交界处,从昆仑山口往前走就是可可西里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到昆仑山口,是来格尔木市绝大部分游客的终极目标。昆仑山口有很大一个广场,立有刻着“昆仑山口”和海拔4767米的巨石和“昆仑山世界公园”巨石,游客们纷纷与两块巨石拍照留影纪念;广场有藏区标志之一的经幡。

        个别游客留下的不文明:

        广场南边这一巨石塑像,是为保护藏羚羊,在与盗猎者博斗中英勇牺牲的英雄杰桑·索南达杰。索南达杰是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第一人,牺牲后,被有关部门授予“党的优秀领导干部”和“环保卫士”称号,他的事迹被当时著名导演陆川改编成电影【可可西里】,全国上映反响强烈。广场下边有一土堆是索南达杰坟墓(图3),很不显眼,如果没有熟悉的人介绍,根本不易见到。

        参观完昆仑山口,汪师傅说山口前面这些荒原属于可可西里,因堵车时间太晚,我们不再往前走。我坚持要去可可西里深处(唐古拉山的雪水流向可可西里,在这里形成长江源区)。住在长江流域城市的的我,早就想来拜望母亲河源头,已走到门口,岂有不进之理,晚就晚一点,没关系。在我坚持下,汪师傅同意带我进入可可西里。这里真是名符其实的无人区,一路荒无人烟,无房屋帐篷、无牧民、无牛羊,整整一个平坦的大荒原。几幅标语立在荒原上,表示了人类的存在。哈哈,终于了愿,看到中华母亲河的源头-无数小溪(图6、7)。一路向东奔流不息的壮阔长江,是由无数的涓涓细流汇集而成。

        汪师傅眼尖,看到荒原上有只藏羚羊,赶快叫我看,后又陆续看到一头野牦牛和野驴。

        时间晚了点,没看到成群藏羚羊。马师傅经常去可可西里,拍到很多野生动物照发给我,发给大家分享。照片由马师傅提供。

        汪师傅带我来到可可西里五大保护站之一的不动泉保护站,这里只有几栋平房,青藏公路从中穿过。汪师傅说今天就到这儿,索南达杰动物保护站离这里还有近100公里路,太晚去不了。想想是这个理,我没再坚持。

        索南达杰动物保护站位于可可西里腹地,是人们游可可西里的终极目的地,因堵车耽误了时间,我没能去是一个很大遗憾。后来汪师傅和马师傅分别给我发来索南达杰动物保护站照片,看着这些照片犹如亲自去过,心里多少得到一些安慰。在此特别感谢马师傅提供照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