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七、茶之適制各有異

在前面我們知道了中國是最早利用茶葉的國家,今天再來聊聊茶樹的劃分及適製茶葉方面的小知識。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三大無酒精飲料,它們是茶、咖啡、可可。茶發源於中國,是大家早就習以爲常的日用飲料,但生活中還有挺多人對它存在着一些基本認知錯誤。我最近見到的一個事,有個朋友這樣說,綠茶就是長在綠茶樹上的、紅茶就是長在紅茶樹上的,黑茶就是長在黑茶樹上的…。他這麼說的意思是:有一種樹,這種樹的名字叫“綠茶樹”,在那上面長滿了樹葉,從這棵“綠茶樹”上摘下來的葉子,就叫綠茶,就是咱們喝的綠茶。還有一種樹,這種樹的名字叫“紅茶樹”,在那上面長滿了樹葉,從這棵“紅茶樹”上摘下來的葉子,就叫紅茶,就是咱們喝的紅茶…。是不是挺逗的,沒有諷刺的意思啊,就是說懂得相關茶知識的人聽到這個說法,真是覺得挺逗。那他爲什麼會這樣認爲呢,是因爲這位朋友不瞭解茶樹的劃分方式跟六大茶類的分類,故而如此。



  先說茶樹的劃分。一般來講,當我們對一類茶樹進行描述的時候,是從四個不同方面的劃分來進行組合描述的。這話說的有點繞口,沒關係,看完下面的文字就好理解了。



  第一種劃分方式是根據茶樹的繁殖情況分爲茶樹有性系品種與茶樹無性系品種兩類。

  第二種劃分方式是根據自然生長情況下茶樹的高度和分枝狀況將茶樹分爲1.喬木型茶樹。它有明顯的主幹,分枝部位高,通常樹高在3米以上;2.灌木型茶樹。茶樹沒有明顯主幹,分枝較密,樹冠矮小,通常樹高1.5米左右。3.小喬木型茶樹,樹高和分枝介於灌木型茶樹與喬木型茶樹之間,通常樹高爲3米左右。

  第三種劃分方式是以茶樹成熟葉片的葉片面積來劃分的。一般說來,茶樹的成熟葉片面積小於20平方釐米的就叫小葉種茶樹;成熟葉片面積在20到40平方釐米的,屬於中葉種茶樹;成熟葉片面積在40到60平方釐米的,屬於大葉種茶樹。成熟葉片面積在60平方釐米以上的叫特大葉種茶樹。

  第四種劃分方式是按春茶萌芽的早晚來劃分,分爲特早生種,早生種,中生種,晚生種。

  當我們對一棵茶樹進行描述時,會用上面四個劃分方法進行組合描述。比方說描述“迎霜”,就說它是茶樹無性系品種,小喬木型,中葉類,早生種。描述“龍井”,說它是茶樹有性系品種,灌木型,中葉類,中生種。好理解吧。

   


                     

  接着咱們再來聊聊六大茶類是如何劃分的?六大茶類就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跟黑茶。這六個茶類是依據茶葉加工方法及其所導致的茶樹鮮葉中茶多酚裏的主要物質即以兒茶素爲主的黃烷醇類的氧化程度的不同來劃分的。茶葉當中存在着一種酶叫做多酚氧化酶。茶多酚跟多酚氧化酶它們兩個平時在茶葉內部是不碰面的,就像住在一個大院子的不同房間裏。通過製茶工藝我們可以把房子之間的牆壁打開,讓它倆碰面。多酚氧化酶一碰上茶多酚就會發生酶促反應,促進茶多酚的氧化。黑茶特殊一點,黑茶屬於後發酵,它不是茶葉自身多酚氧化酶對茶多酚的氧化。黑茶通過殺青,鈍化了鮮葉內的多酚氧化酶。接着經過渥堆環節,茶葉接觸空氣中菌羣代謝產生的胞外酶並經由這些酶對茶多酚進行氧化。我們可以使用多種工藝對茶樹鮮葉進行加工,工藝的不同,就導致了對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進而劃分出了六大茶類。

  現在大家就能明白了,綠茶可不是長在一棵叫做“綠茶樹”的樹上的。而是說無論從哪一棵茶樹上摘下來的鮮葉,通過不同的加工工藝都能製成白、綠、青、黃、紅、黑六類茶。只是由於茶樹品種及品質的差異,有的茶樹品種只適合做一種茶類,有的可以做二種或兩種以上的茶類。比方說用雲南的大葉種做成綠茶來喝,它就太釅、太苦澀,還是小葉種做綠茶好喝。武夷桐木關雖然以產紅茶而馳名,但是用它那裏的茶青來做白茶,依然非常好喝。剛剛接觸茶的朋友把這些基本知識搞清楚,對茶的後期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版權聲明:本文爲簡書作者"耕而陶一茶"原創撰寫,歡迎大家在簡書上轉發,交流茶知識。但,任何單位、媒體、個人未經允許不得複製轉載,違者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