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一个楚国人在吴国

  伍子胥的一生一言难尽,他本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有勇气,有谋略,他成功了无数次,但失败一次使所有的成功都荡然无存。

  伍员,字子胥,楚国人,他的父亲叫伍奢,是楚平王的太子楚建的老师。

  那时候,费无忌是助教,这家伙是一个马屁精,楚平王叫他到秦国去给太子说门亲事,结果回来的时候他禀报平王说秦国这次给的女孩子太漂亮了,你自己娶了吧,太子那里另外再随便给他说门亲事就好了。

  这样的人是绝对的小人,但楚平王就喜欢这样的小人,还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当亲信。只是这个小人心里一直嘀咕着以后平王死太子上位,那还不找他算账吗?所以他就在平王的耳朵边经常嘀嘀咕咕说太子的坏话,终于挑拨成功,使得楚平王要杀自己的儿子,太子得到消息,连夜翻墙逃走了。

  跑得了庙跑不了和尚,太子不在就把他老师伍奢给抓了回来,废物鸡这个小人建议把伍奢还有他的两个儿子一起抓来嘎离掉。

  伍奢的大儿子伍尚来了,伍员跑了。

  楚平王杀了伍奢和伍尚,伍奢在临终前叹息道:“伍员逃出楚国,楚国从此没有好日子过了。”

  知子莫若父。

  伍子胥逃跑之前发誓要为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报仇,他先是逃到了宋国,又去了郑国,从郑国逃到吴国,过昭关的时候,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几乎绝望,戏剧里说他一夜白了头,完全不像一个少年郎,才从那里蒙混过关。

  吴国因为和楚国边界地方曾经发生了两国桑农为抢采桑叶而争斗的事件,导致两国刀兵相向。

  伍子胥投奔了公子光,吴王的王位因季札让位而导致不合正常的法度,伍子胥使专诸刺僚,鱼肠剑刺死吴王僚后拥立公子光为王是为阖庐。

  此时楚国的一个伯州犁被杀,他的孙子伯嚭也来投奔吴国,也被封为大夫。

  这两个楚国人兴师伐向自己的祖国,一直攻进了了楚国的国都郢都,楚昭王出逃。伍子胥从坟中掘出,楚平王的尸体,用鞭子狠狠的抽打了三百鞭。

  楚国眼看就要亡国。

  当初伍子胥出逃时,跟他的好朋友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消灭掉楚国。”

  申包胥则回答道:“那我一定要想办法保护国家。”

  在吴国攻克楚都的时候,申包胥前往秦国求救。

  秦王说这个不关我事。

  申包胥一点办法没有,站在秦的朝堂之上,连哭了7天7夜,把秦哀公哭得很难过,秦哀公说:“你们楚王人品虽然不怎么样,很幸运有你这样的大臣,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帮你这一回吧。”

  秦进吴退。

  伍子胥帮助吴国修建了一个姑苏的城墙,修建运河,疏通水利,富国强兵,确立了大国的地位,后来阖庐在与越国战斗时被箭射伤,回国病死,吴王夫差在伍子胥的扶持之下继位。

  吴越之争,伍子胥一再劝诫夫差小心身边的越国,夫差渐渐冷淡和疏远了忠心耿耿的伍子胥,而宠信奸佞小人太宰伯嚭,雄心勃勃的要北上争霸。

  一再劝诫无效之下,伍子胥心灰意冷,在一次出使齐国时,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齐国的鲍牧。

  这可算是被太宰伯嚭抓住了把柄,在吴王夫差面前狠狠的又告了一状,说伍子胥有不轨之心。

  夫差于是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了一把名叫属镂的宝剑,说:“你就用这把剑自杀吧。”

  伍子胥仰天长叹:“奸臣当道,伯嚭作乱,不杀奸臣,反杀忠臣。我扶持你的父亲上位,你父亲临终之前你的那么多兄弟都想抢登吴王宝座,是我拼死向你父亲进谏,保举你上位。你登基的时候恨不得把天下分一半给我,我都没有要,到今天这样了,我还会有什么不轨之心呢?吴国亡国不远了,死就死吧,我死的时候,请你们在我坟上种上梓树,梓树长大了可以给吴国做棺材盖;我死以后,请你们把我的眼睛挖下来,挂在我自己规划设计修建的苏州城的东门之上,我要看着越国人打进吴国都城,消灭吴国。”

  伍子胥拔剑自杀,夫差听人传言气的要死,叫人用兽皮的袋子将伍子胥的尸体装进去丢入江中,他的尸体飘到胥口这个地方,姑苏人为他建立纪念的庙堂,并将由伍子胥率众开挖的江南第一运河命名为胥江,把附近的小山命名为胥山,濒临的太湖命名为胥湖。并且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苏州人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这一位为吴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伍子胥,苏州人的端午节比屈原的端午节要早了200多年哦。

  性格就是命运,这位伍子胥,疾恶如仇,有仇必报,带兵攻打自己的祖国,将家仇和国仇混为一谈,这也许是伍子胥的报应吧,最后被吴王赐死。

  伍子胥改写了吴国的运程,吴王改写了伍子胥的命运。

  可笑的是那位太宰剥伯嚭,毁了楚国,也毁了吴国,最后还妄想向越国称臣,被越王毫不留情地宰杀了,越王勾践说了:“你这样的人,不忠于自己的君主,又贪污受贿,见利忘义,活在世上就是多余。”

  至少,伍子胥还有姑苏人吃粽子纪念他,姑苏人谈到伯嚭,脱口而出:“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