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情的阿拉伯水煙館——阿治曼記事

文/龍秀

阿聯酋的風景,很有治癒性,只要看上一眼就醉了,即便有再多的煩憂,也會不擊自潰。華美的建築風格,綺麗的別墅羣,有牽動靈魂的誘惑力。

我膽雖不大,但也不小,對於有關人格尊嚴的事,都不是小事,處處都會小心謹慎。而對於闖世界,看風景,我的心,瞬間激發出一份匪氣,恨不得擁攬所有天下美景。即便是刑法嚴酷的阿聯酋,照樣敢進,敢闖。

出國前,身邊有人勸阻我說:一個人出國,能行嗎?一定要當心啊!遇到啥事都得靠自己,沒人幫你。我心想,有什麼可怕的,只要和生命無關的事,對我來說,都不算是大事。

來到阿聯酋,沒想到,還真有兩個地方,讓我這敢闖敢拼的賊膽(媽媽說的),也覺着有些忐忑。一個是迪拜的紅燈區,另一個是隨處可見的“大煙館”。

在阿聯酋的幾個酋長國中,唯迪拜有合法的紅燈區。闌珊的夜色下,街邊隨處可見三三兩兩閒聊的女人,她們到也不像古裝劇裏的青樓女子那麼招搖,她們不魅,不妖,也不浪,陷在街景裏,顯得極其平常。幾個外公司的朋友,特意帶我們到這花花世界來開開眼。來到紅燈區,我沒敢下車,我擔心被獸眼誤獵,刺激出一份恥辱感。

“大煙館”在我心中的定義,以爲是鴉片戰爭時期那種。我還一度納悶過,在這麼富裕發達的國家,怎麼還允許這禍害存在。我經常用懷疑的眼神,看着那些高貴俊朗的阿拉伯男人。他們身着白色拖到腳面的長襯衫,悠然的進,從容的出。再看“大煙館”關着的大門,就如同看見他們黑緞般鬍子上那對大眼睛,那麼陰森森深不可測。只有那芭比娃娃般的長睫毛,還撲閃着幾分活躍的靈動。

阿聯酋這兩個地方,一直是我最忌諱的地方,也一直虐着我那顆掩藏着,極力想跑出去看世界的賊心。即便路過,也離遠遠的走。似乎,走到門口,裏面就會衝出食人的餓虎猛獸。

只到有一次,週末去皮革公司,無意間和侄女他們聊起此事,這才知道,原來“大煙館”,不是我想象中的鴉片煙館,只才一解我心中的困惑。

我說的“大煙館”,是阿拉伯的水煙館,水煙裏含菸絲極少,它是有菸葉、水果,麝香、冰片、蜂蜜爲主的傳統祕方配製而成。有蘋果、草莓、哈密瓜、檸檬、薄荷、香蕉、桃、荔枝等20多種水果口味。

抽一盅水煙大約要半個多小時,相當於十幾根香菸時間。但裏面的毒素,只是一根香菸的百分之幾,尼古丁和焦油的含量幾乎爲零,不會對人體構成危害。吐出的煙霧在空氣中瀰漫,散發着水果的香甜味。具說吸水煙還有行氣活絡、開竅醒腦、健脾安神,清熱解毒等諸多功效。

水煙壺製作精美,壺身一般都用玻璃、鋼或陶瓷製成。上面鑲嵌着金、銀、珊瑚等名貴材料。壺身像一個玻璃瓶,底座用來裝水。可以清潔噴出的菸灰,起到過濾尼古丁的作用。煙碗放在壺身上,用來盛炭灰。碟子上面是一個裝菸草的杯狀小碗。碗上蓋着一個圓錐形的帽子,它使火苗不會被風吹滅。煙管連接着壺身,一個壺可多插幾個煙管,也可多人共用。煙管末端的菸嘴,一般都用上等的琥珀雕成。許多人在各個不同地方的煙館,都留有自己的水煙壺,很講究的人都隨身帶着菸嘴,這樣很衛生。精美的水煙壺,不僅可以作爲工藝品,當成禮物送人,還可以作爲裝飾品,擺放在家中。

水煙起始於800年前的印尼,由椰殼與空竹管組成,當時用於吸入舊式黑香菸,後漸漸在阿拉伯興起。在中東地區,尤其是在奧斯曼帝國階段的土爾其,水煙曾一度被當作是“民族舞蹈的公主和蛇”。隨後逐漸風靡整個阿拉伯,被阿拉伯人發展到登峯造極的地步。

抽水煙對於阿拉伯人來說,是釋放心情的一種方法,也是閒暇時最愉快的一種享受。社會各界人士都喜歡去抽水煙,成了新一代有志之士的時尚選擇。也是阿拉伯人斯文,高雅的一種生活方式。目前,在美國、歐洲等國家漸漸開始流行,很多年輕人,都成了水煙的“戰俘”。

聽侄女說,水煙館不僅是男人的天堂,也有不少女人去那裏。她年輕,好奇心強,還跟着朋友一起去阿治曼海邊水煙館,去體驗過一次。她只吸了一口,就像醉了酒那樣飄飄然,暈乎乎。她本就不會吸菸,也就沒敢再吸第二口。即使會吸菸的人,不經常吸水煙,也只能吸到一半就醉到不行。吸水煙時間長了,很容易上癮,水煙的癮比普通香菸的癮要大得多,它的誘惑力讓人難以抗拒。

阿治曼海邊水煙館外,擺放着一排排整理的躺椅。晚上,很多喜歡吸水煙的阿拉伯人,都來到此處,有穿長白襯衣的男人,還有些許披黑紗的女人。他們靜靜的躺在躺椅上,面朝大海,吸着水煙,聽着濤聲,讓那顆醉意朦朧的心,隨美麗的夜色,盡情享受,盡情釋放,敞開遐想。

難怪阿拉伯一位小說家在文章裏這樣描寫:“騰雲駕霧間,水迷煙醉中,經典的時光恍若倒流,回到了遙遠的過去。”據說,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埃及文豪納吉布·馬哈福茲的創作靈感,就來自於吞雲吐霧的水煙中。大仲馬在小說《基督山伯爵》中, 也詳細地描寫過水煙。

看來,吸醉了水煙,就如同喝醉了酒,讓人飄然欲仙,醉生夢死。我們中國古代就有許多大文豪,因酒醉而詩興大發,才思噴湧,寫出一首首千古名句。前有劉伶嗜酒不羈,詩意逍遙,被稱爲“醉侯”。後有李白一斗詩百篇,詩性豪邁,被稱爲“酒仙”。李清照也是一代酒中巾幗,她雖不勝酒力,但以詞寄情,也可稱之爲女酒仙。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楊澤民的“爲伊一醉酒顏紅。”更成爲千古佳句。再加上陶淵明、阮籍、懷素、白居易、杜甫、歐陽修、蘇軾等等,他們都被詩酒情懷浸潤着,一首首詩句,流淌在溫柔的記憶中,吐露出醉人的清芳。所以說,中國的很多詩詞歌賦都是在酒罈子裏泡出來的。

而西方媒體也評論說,阿拉伯知識分子的思想,就裝在他們的水煙壺裏。讓阿拉伯的水煙,得到了更高層次的昇華。可以想象,水煙的誘惑力,以及讓人癡迷的程度,和有着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美酒好有一拼。

其實,無論是煙,還是酒,過量都會傷人,沒有絕對的安全性。但上癮的人,就像愛生命一樣愛着它。只要喜歡,無論生死,他們從容不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