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小說卻不會做閱讀題怎麼辦?

文友梅拾櫻是北大才女,寫得一手極漂亮的散文。她也是一雙兒女的母親,戲稱自己親身踐行“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並以自身的體驗寫成《喚醒孩子的自驅力》,一出版即成爲家庭教育類的暢銷書,幾個月內屢次加印。於是梅拾櫻成了一衆母親的知心大姐,也成了她們口中的“梅姐姐”。在我的推薦之下,我太太也關注了“梅姐姐”的公衆號。

“梅姐姐”最近收到一個問題:上三年級的孩子沉迷於《貓武士》小說系列,而對媽媽給她買的“少年學《史記》”這類有“營養”的書不感興趣,家長該不該干預?

“梅姐姐”的回答是這樣的:

我個人認爲不要壓抑孩子閱讀的願望。一般來說,大人越反對什麼,小孩越容易擰着,尤其是三年級的孩子,自我意識蓬勃生長,他們很相信自己的判斷,也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

...... 有時候,孩子看東西,只是滿足情感的需要,甚至僅僅是好玩兒,我認爲這也是有意義的,因爲人生有時候是要浪費一點時間的,不是每分鐘都必須有用。

此言我非常贊同。

初中時我跟所有男孩子一樣沉迷於武俠小說,幾乎讀遍了能搞到手的作品,對金庸更是迷戀。有一天我關起門躲在自己房間裏做作業,書桌上是作業,半開的抽屜裏是一本《鹿鼎記》。我爸一向不會無故打擾我做作業,那天卻突然進來取什麼東西,給撞了個正着。

沒過幾天學校開家長會,我爸氣鼓鼓地跑去找我的班主任老師告狀,沒料想老師卻說,這沒什麼呀,這麼大的男孩子不看武俠小說看什麼?事後老師找我談了,並沒有否定我看小說的行爲,只是告訴我要學習如何安排時間,別因爲看小說誤了功課。

我想這位老師懂得“梅姐姐”所說的浪費一點時間是什麼意思。

當然,家長對孩子如何“浪費”時間,對他們讀什麼樣的書可以裝作“不理不睬”,但卻不能不聞不問。對這一點,“梅姐姐”的意見是:

比較合適的做法是,這套書你自己也抽空看一些,適當的時候跟孩子聊裏面的內容,母女談得熱火的時候再提建議,最好是自己的貼身建議,巧妙引導到一些經典書籍上面。

巧得很,我太太也看到了梅拾櫻公衆號的這篇文章,並且對這段話十分認同,轉發給我看。更巧的是在她轉發過來之前我已經看過了,並且在朋友圈裏點了贊。比這更巧的是我家小姑娘這兩天剛好遇到了一個閱讀上的難題,於是我和太太就我們閱讀這篇文章之後的感受在友好的氣氛中深入交換了意見。

事情的起因是我家小姑娘的英語課外班。因爲她的學校全法語教學,我們擔心她的英文讀寫能力下降,所以給她上每週一次的英文閱讀課外班。老師的教法是給一本小說回家看,看完了回答幾個題目。新學期開始,閱讀的難度加大了,問題的難度也加大了。

過去,看完幾章小說,閱讀理解的題目基本可以直接從書中找到答案,而現在多半需要加上自己的理解、歸納和總結。比如,過去唸完幾百字的一章書,有三道題目:

1) What was Annie wearing when she waded into water? (安妮趟水時穿着什麼?)

2) What did the ship’s flag look like that was coming toward the island? (駛向小島那艘船上的旗幟是什麼樣子?)

3) What kind of ship has a black flag with a skull and crossbones?(哪種船會掛一面有骷髏頭的黑色旗幟?)

題目數量看似不少,但基本沒難度,答案可以直接從原文中找到,而且不需要組織複雜的語言,幾個字就可以回答清楚。

而現在不同了。首先,題目不是每個章節問一下,而是幾章讀完以後一起問。題目數量變少了,但每道題都需要組織自己的語言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回答,而不是從書中直接找答案。比如:

List the 3 main events that happened in Section One: Chapters 1~4.(列出第一部分1~4章當中發生的三個主要事件。)

剛剛接觸這樣的題目,小姑娘有點懵。一天下午她放學回來,自己坐在桌前寫英文作業,而我和她媽媽都還沒下班,各自做着自己的工作。過了好一會兒,我看看她的作業紙,幾乎什麼都沒寫,而小姑娘卻在一旁玩開了。

看到我,小姑娘說:“這些作業我都不會做?”

“爲什麼呀?”我問:“你的書不是都已經看完了嗎?”

“書看完了,可是這些問題書上都沒有。”

“需要我幫忙嗎?”

“要。”

我拿過題目看了看,果然是跟她過去的那些作業不一樣。於是我對她說:“書上講的故事你都看懂了嗎?”

“看懂了。”

“那我覺得這些問題你應該會做,只是現在的題目跟以前的不一樣,不能直接從原文裏面找到答案,你得按你讀完以後你自己的理解來回答。”

作業紙上的第一道題就是前面說的列舉三個主要事件,這顯然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讓小姑娘犯了難。

“你告訴我這幾章主要講了什麼故事,我們可以一起看看有哪三個主要事件。”

“啊!那麼多故事,我不知道什麼是主要事件。”小姑娘還是不明白。

我看了一眼後面的題目,每道題都涉及一個具體的場景或事件,雖然也需要理解才能回答但相對而言並不需要高度總結概括。想了想,可以讓小姑娘從具體的問題入手:“那這樣吧,我們先把這道題放下,來看看後面的問題。”

暫時放下卡殼的問題,回到關於具體故事內容的題目,小姑娘又找回了熟悉的感覺,很快做了好幾道題。下一題又卡住了:

Why did Matilda decide to play tricks on her father?(Matilda爲什麼決定對她爸爸惡作劇?)

“我不知道。”小姑娘說:“書上沒寫?”

“那你覺得是爲什麼呢?”

“我有一個想法,但我不知道對不對。”

“沒關係,”我鼓勵她:“這類的問題沒有對或者不對,你只要按你讀完以後的理解說出你的看法就行了。”

“我覺得是因爲她爸爸很mean(尖酸刻薄),她爸爸對她不好。”

“好啊,你就把這寫下來就可以了。”

做完幾道涉及具體人物和具體事件的題目,我們再回過頭來歸納總結:“那你現在想想這幾章裏面講的主要事件都有些什麼?”

想了一陣子,小姑娘終於把這道題給做了出來。

過了幾天,小姑娘又遇到了不會的題目,這回她抓住了媽媽。別說,題目還真是越來越難:

Who is Hortensia, and why is she important to the story?(誰是Hortensia,爲什麼她對這個故事很重要?)

問題的前半部分相對容易,可是後半部分就不僅需要理解而且要求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了。一個人物在故事中的重要性體現在什麼地方,這還真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能回答的問題。

“你覺得她在這個故事裏起什麼作用?”媽媽問。

“不知道。”小姑娘悻悻地回答。

正好媽媽剛看完“梅姐姐”的文章,文中建議家長也讀一下孩子讀的書,媽媽對此頗爲認同,於是對小姑娘說:“我們一起把這一段讀一遍吧,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小姑娘很高興地同意了,母女兩人就讀了起來,一邊讀一邊討論。一段讀下來,花的時間不算少,但總算是讓小姑娘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小姑娘做完了作業,去一旁玩耍,我和她媽媽倒是討論了起來。

“那篇文章講得有道理,我們應該跟她一起念一下她看的那些書。”太太說。

我立馬接過來:“我正想跟你說這事。我覺得我們不能跟她一起念,得讓她自己做她的作業。”

簡而言之,正方觀點認爲我們需要看看小姑娘看的書,瞭解她現在閱讀的深度,包括內容的複雜程度和語言的難度。而反方觀點則認爲小姑娘完全有能力獨立完成作業,通過給她講解作業我發現,看過的書她都能理解,問題都能回答,只是因爲剛剛切換到新的問題類型,小姑娘對於不能直接從書中找到答案的題目有些不適應,只要理解了題目的套路她就能自己回答,根本不需要大人幫忙。

其實我們的觀點並不矛盾,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在深入交換意見(雖然只有一兩句話)之後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達成了一致——大人不跟小朋友一起閱讀,小姑娘需要獨立做作業,但大人應該偷偷看一下小朋友看的小說,既瞭解她的閱讀程度也學習那些她感興趣的故事以便溝通。

這事如果反過來看,孩子的閱讀已經漸漸有了自己的偏好,哪些書能夠吸引她,我們想讓她讀的書她會不會有興趣,都很難由家長左右了。家長能做的無非是提供給她不同類型的書籍,但她讀什麼卻只能由她自己選擇。

就這樣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