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學】“時間”變形記

                      “時間”變形記

                  岐山三中    候會芳

        新的一學年在悄無聲息的時光裏,鋪開了畫卷。清風不燥的日子裏,再一次邂逅孩子們亮閃閃的眼睛。伴着秋天的第一場雨,我們開始了第一次寫作訓練。訓練題目是“堅持的力量”和“堅持才能成功”,二選一。這兩個題目都是2021年中考模擬捲上的作文。我想摸摸學生的寫作底子,更想了解他們的寫作短板,以便之後進行鍼對性訓練。於是,選了這兩個題目。寫作前,我告訴學生:“拿出你的看家本領,寫出你的最高水平。”沒有寫作輔導,沒有練寫提綱,沒有多餘的話,直接要求限時作文。規定時間內,孩子們奮筆疾書,收繳率不錯。

        批改作文的時候,我發現學生有一個普遍性問題,那就是不能也不會恰當富有文學色彩地表述時間。他們最常用最直接的表述方式就是“七年級夏天”“六年級有一天”“八年級的暑假”,有的甚至出現了“三年級的時候”。這樣的表述不但毫無新意不能爲文章增色,還往往讓人覺得簡單枯燥一看就透一讀就厭,缺乏文學色彩。怎樣改變這種情況,使時間表述不但不枯燥還能成爲自己作文的亮點呢?今天,就以“八年級暑假”爲例來談談“時間”如何“變形”吧。

        變形一:那年夏天。

        直接使用時令。這種方法最爲簡潔明瞭,同時擺脫了年級或年齡標籤。雖增色不多,但絕不拉分。

        變形二:麥浪翻滾,時光流金,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夏天。

        時令+典型的環境描寫。環境描寫不必過多,只要能凸出體現季節特點就行。表述時句式要參差交錯,長短相間。

        變形三:“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麥浪翻滾,時光流金,那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夏天。

        引用+時令+典型環境描寫。選擇引用之句時,內容一定要與時令相一致,語言風格要貼近所寫文章。切忌生搬硬套,反而成爲敗筆。

        變形四:“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麥浪翻滾,時光流金,那是一個讓人無比期待又望而卻步的夏日午後。

        引用+時令(具體時間)+典型環境描寫+心理描寫。在變形三的基礎上,根據文章內容,添加恰當的心理描寫。這樣一來,表述就更有層次感。同時,添加了心理描寫以後,往往有利於設置懸念,讓讀者一看就產生閱讀興趣。

        變形五:“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麥浪翻滾,時光流金。夏日的午後總有那麼一點慵懶,一絲燥熱,些許煩悶,有時甚至連一聲蟬鳴也沒有。但是,那個讓人無比期待又望而卻步的夏日午後,在不經意間卻印在了我的生命深處,久久留香。

        引用+典型環境描寫+心理描寫+對比/襯托/欲揚先抑(寫作手法)+時令(具體時間)。升格到第四級的時候,關於時間的表述已經很能打動人心了。但是,我們還可以向前再走一步,使用一些寫作手法凸出強調想要表述的特定時間裏,有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人物,不一樣的情感。這時候,對比、襯托等這些寫法就派上了大用場。當然,欲揚先抑在此處也可運用。只不過因爲不是通篇運用,所以要用得短小精悍乾脆利落。

        說到這裏,大家看看我們給時間變了幾種表述形式呢?不錯,是五種,其實就是五個層級。而且,每一級都是依託於前一級的升格。或許,你不能直接跳到第五級,但是隻要你寫起來,那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當你一點一點去改變的時候,你會發現,每升格一級只需要加一把勁兒而已。

        還等什麼呢?練起來吧,孩兒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