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满园香(下)

——《家族往事》评文综述

简书的文友都是“创作你的创作”者,好多年轻人有心下蛋无力抱窝。有些人乘机开办了五花八门的写作班、训练营......我不反对学习,但听几节课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唱歌的讲究曲儿不离口,打拳的讲究拳不离手,写作也一样。下面几位老师都是通过写作而改变命运的人。

草根作家王智君,放牛娃出身,小学文化,现在是赫赫有名的实力派作家,新闻和文学作品发表超千万字。他的代表作《八十一枚金币》被搬上银幕,2012年获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小说《遥远的金苹果》入选高中选修教材;出版小说集《山谷回声》和《八十一没金币》两部。他的简书每篇文章我都会看。可惜王老师最近不更文,好在他还没“跑”,他的旧文对我们来说就是新文,够看半年,你会大有益处。他对《家族往事》评价是:“ 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人生大事。创作过程和体会谈的好,不是一般的好。”他给我建议:“可以拿去出版,即使自费也值。”对此深表谢意!出版在我的计划之内。

张文仓,标准的“土八路”,说他“土”,是因为他是一位来自于甘肃农村的解放军叔叔。他的文字很有特色,尤其动词运用相当漂亮。《情系<甘肃农民报>》这篇文章,叙述了他通过写作,立志改变命运的历程,值得一读。他的留言很有见识,他说:“ 细腻的文字述说着那逝去的日子,叩击心扉,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好文。”

简婶儿读完《家族往事》后说“我觉得沙老师简直是天才,简书里独树一帜,满怀深情,完成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作品,人生楷模。”天才其实非她莫属,她的语言风格犀利辛辣,幽默风趣,不失为一位语言大师。好多文友的写作语言死板,平铺直叙,没有新意,建议你移步简婶儿、张文仓、文字含香99、道玄斋主尚泽、真念一思的简书,看看他们的语言运用。

丛林的小草在读了一生有你a写得《沙舟老师<家族往事>读后感》留言:“优秀的作者遇到用心的读者是一大喜事,可喜可贺!”我觉得作者不一定优秀,读者用心读确实是难能可贵,在信息爆棚,狂轰滥炸的年代,读者能静下心来读一篇好文,是作者求之不得的一件好事。我的《家族往事》连载后,确实有一大批粉丝在追读跟进,点赞留评。实在由于本文的篇幅有限,无法将诸位的精彩留言一一展示,实感抱歉!但他们的名字我已熟背如流,刻在了作者的心里。如薰衣草的清香、千年古韵-906d、蓝颜也倾城、奇宁、山高水长_e23b、信天游、山的女儿等一大批优秀作者,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不更文,有的早已离开简书,但他们始终未注销账号,依然在关心着简书的发展,在一篇不落地追读着我的拙文。

在我的粉丝群里,还有几位10后的小作家,小王子WXN才7岁,却写了64万多字;我是一名小作家,年仅11岁,她的真名:鲁佳瑾,笔名书心,一个穿着粉红衣服的女孩儿,基本就是她的形象。她自嘲“虽是普通人,但有个作家梦。”个人喜欢狼,著有中短篇小说不少,但《狼王》是她的代表作,第一部已完结,正在连载第二部。在简书至今写了13万字。他看了我的很多文章,虽然没留下多少评语,但“小作家”的点赞对我来说份量很重,我和她私信聊了几句,我说:“谢谢小作家看了我这么多文章”,她说:“你写的很好看。”此话虽然平淡无奇,但我认为是最好的评价,最真实的语言!

一生有你a在《沙舟老师<家族往事>读后感》一文这样评价:“作品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励志,给人以思考,读之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激励,写作上的指导,创作上的引领。”“引领”、“指导”谈不上,影响别人却是实实在在的。不少文友看了我的《家族往事》深受启发,留言要写自己的家族史,琴昕说:“看着您写的文章我也希望和妈妈沟通一下,让她给我讲讲以前的故事!能够用文字去记录回忆生活,真的很幸福。”尹口快乐心yao说:“受老师的深深影响,我准备以婆婆为主线,记录一下婆婆一生的平凡、坚强的艰辛历程。”

欣然-bd23读了第一章说:“《家族往事》值得写,我也准备写我的家族史。”她已开始撰写《父亲的一生》,在简书连载,他和我几次切磋,我一直在鼓励,也在跟读,他的家族很特殊,关系很复杂,故事很离奇,写的接地气,值得一读再读。

谌历是简书一位很有实力的作者,他的《双丝网》,一个原生家庭裂变的故事,非常震撼,我读了两遍,写了一段留言:“这个曲折离奇的故事,友友其实只写了个概况和结果,不管大家小家,每个家庭的分崩离析,都有其原因,每一对的分手缺乏必要的铺垫,有的悬念还未解开,读者不过瘾!就这个故事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期待老师有更大的新作!当然,老师的写作实力,语言驾驭能力,故事创作能力无可厚非。”她说:“沙老师的意见很中肯,我要好好考虑,采纳。”目前,她已开始着手写她的大部头。

6b5aaa15dc01是位游客,属于零字派。他说:“作者写他的爷爷在杭家做事的经历很感动!那个杭家的主人翁就是我的二爷爷。我的爷爷杭寿春是当时抗敌委员会主任。”没想到在简书遇到杭家的后人! 后来才了解到杭候河大名杭富龄,弟兄五人,与杭寿春是弟兄。杭家的部分后人现在与我同住一旗。不少文友留言问我,爷爷救了杭候河一命,杭候河是怎么感谢爷爷的?对于这点,因爷爷从来没对我讲过,我也因年纪尚小没有问过爷爷。现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无法考察,成了一大谜团。

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蒙地放垦,杭候河也从口里走到口外,从鄂尔多斯鄂托克王爷手中买了桃力民的大片土地,成为鄂尔多斯地区有名的大财主。抗战时期,地下党以动委会的名义促成杭侯河在一段时间内,每天碾三十多石糜米,然后由动员委会派车拉送到前线, 为抗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部作品一篇文章好与不好,不是作者说了算,读者才是试金石。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徐怀亮老师转发我的《随笔》时提示道:“见过各种大家,获这奖获那奖,出过这书那书,尊重过敬仰过,但没想过向他们学习,唯沙舟先生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学习,若不信,请身边的微友读读。”

内蒙古本土作家杜洪涛(蛮汉调)先生,针对我的自嘲说“有人看你写出来的东西,你就是作家,没人看你写出来的东西,你就是坐家。”他还@沙舟:“胡适之生前就说,希望每个人都留下类似自传和家史的书。我越来越觉得这话有道理,这是真正可以上大雅之堂的东西。”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本土作家张玉福先生@我:“不看广告看疗效,让作品说话最有说服力。”

网友小红帽老师在转发《家族往事》时提示道:“看这位老师的文章,治愈心灵,不管你是几零后。看看,抽时间看看!如果说你没有经历过这些,那么你的父辈或者祖辈一定经历过,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与传承,每一篇都特别感动,触动心弦。老师的《家族往事》一共41章,从今天起我要每天一篇连载,今天转载的是创作随笔一,后面还有二、三,然后真正的文章开始。感谢老师伟大的创作,您所用心描述的每一篇杰作是我们很好的了解我们身边历史的镜子。”

在我的简书、微信群、朋友圈,还有好多网友留下了肺腑之言,古柏说:“发现了一篇好文章,仔细读了一篇,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感觉。祝作者晚年好运!”吴建国说:“我哭着看完了王卫东《家族往事》,写的真好!”弓尔林说:“王卫东的文章太感人了。”梦幻公社:“匪之恶,民之痛,史之实,文之美,后续精彩,拭目以待!”说出了大多数网友们的感受和期待。

鄂尔多斯本地的一些公众号,及个人对我的《家族往事》情有独钟,“鄂尔多斯文苑”、“鄂尔多斯诗社”、“达拉特旗大城小事”等公众号予以转载刊发;许多认识不认识的朋友,把我的《家族往事》一篇不落地全文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网友们的支持,是我前进的不竭动力。

还有不少文友把我当成了掌握写作奥妙的"导师"、简书的“大咖”,有的私信要我的签名;有的向我求教,给我发来链接,要我阅读他的文章,给他写评点赞,修改他的大作;有的要我与他合作写他的长篇,如此等等。说实话,我能做到的我会尽量满足文友们的要求,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必定现实还得工作,我也没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的写作也只是业余爱好。因此,不可能全部满足文友们的要求,在此深表歉意!

个别网友出于关心,甚至要我的地址,要给我快递山东煎饼,说煎饼可以存放好多天,饿了您随便吃。更多的网友还是建议尽快出版,或改编剧本,拍成电影或电视。简友爱看_b413@沙_舟 “我看您的文章才痴迷呢。有时半夜醒来,睡不着了,就看《家族往事》,天露晨曦,困意全无!”还诚恳地说:“老师您要出版《家族往事》,别忘了告诉我!我赞助您!”

文友们的诚心我无以报答!这种掏心掘肺的关爱和信任,让我很激动。我只能祈求上苍,向天再借五百年,让我的文友们青春永驻,永著华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