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紅樓和珠峯

《紅樓夢》在某種程度上就像是珠穆朗瑪峯。

珠穆朗瑪峯作爲世界最高屋脊,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最終能登上珠穆朗瑪峯頂一覽絕世風光的寥若晨星;《紅樓夢》也是如此,作爲中國四大名著的老大,在國內是婦孺皆知,國際上也是享有盛譽,但真正讀完120回並深入地走進“大觀園”的人也並不是很多。

但這並不影響《紅樓夢》的偉大和珠穆朗瑪峯的世界第一高峯的威名。相反,如果人人都能輕易登上珠峯之巔,那珠穆朗瑪峯也就沒有神奇可言了;如果人人都能輕鬆的讀懂徹悟《紅樓夢》,那《紅樓夢》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無窮無盡的魅力了。

珠穆朗瑪峯屹立在青藏高原之上,可供世間的芸芸衆生瞻仰膜拜,但並不是爲了所有的衆生都能攀登它,它的高度,註定了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到達,更多的衆生只能站在山腳仰望膜拜。

作爲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峯,《紅樓夢》超然地高聳在中國古代文學史和文化史的廣袤世界中。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知道它的存在,但很多人也就只是知道而已,至於《紅樓夢》憑藉什麼樣的“內涵”出類拔萃獨佔鰲頭,它的世界中又究竟有着什麼樣的“無價瑰寶”,就如果珠穆朗瑪峯的山巔之上到底有着怎樣的風景一樣,更多的人都無從親身感知。

人人都知道珠穆朗瑪峯的高絕險峻,但這種“感知”卻並不是來自親身的體驗,而是間接地來自於別人的敘述、文字和圖片。對《紅樓夢》的感知同樣如此,也許若干年後,讀過《蔣勳說紅樓》的人會遠遠地多於讀過《紅樓夢》人,很多人所具有的關於《紅樓夢》的“知識”都不是來自於閱讀《紅樓夢》本身,而是來自於分析評說《紅樓夢》的書籍、文章和音頻視頻。

這不得不讓人想起若干年前火得不能再火的《于丹〈論語〉心得》。現在的書店裏幾乎已經看不到這本書的蹤影了,但《論語》還是那樣穩固地佔據着書店的一個位置,不悲不喜地等待着走近它的每一個讀者。

《紅樓夢》也和《論語》一樣,從產生之日起就開始“火”了,從以“手抄本”的私下傳抄流佈到印刷本的批量生產,它一直“火”到了今天,“火”了二百多年了,並且還將繼續“火”下去。


二百年來,類似於《蔣勳說紅樓》一類的書籍所在多有,也有無數的人像今天各個大學所開設的《紅樓夢課程》那樣評說着這本書。早在清朝,《紅樓夢》出現後不長的時間裏,京都一帶就流傳着這樣的兩句話:

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

這兩句話的意思即是在閒談八卦的時候,如果不說上兩句《紅樓夢》,那你就算是讀盡了其他所有的書,也是白讀了。這兩句話很好地說明了《紅樓夢》在當時的流行程度,也告訴我們《紅樓夢》作爲一個熱鬧話題出現在市井的閒談之中。

《紅樓夢》在它產生之初的一百多年裏,廣度很廣,高度卻幾乎沒有。在經歷了歷史歲月的淬鍊之後,在無邊的廣度之上,逐漸樹立起了它的高度,在漢語的世界中,隨着歷史的前進,《紅樓夢》的高度也在增加,漸漸超出同類,無物可及。

在今天,《紅樓夢》已走出了漢語世界,越過高山大洋,走向了不同的文明。隨着廣度的進一步增加,它的高度也將度上升。

正如人們欣賞珠穆朗瑪峯的方式各式各樣,人們欣賞《紅樓夢》的方式也是不盡相同,這正是它們偉大的價值所在,它們偉大到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渠道都可以感受到它們的魅力。

有的人只到得了珠峯腳下,有的人只能攀登到中途,還有的人對珠峯的認識只存在於文字圖片中,但這都絲毫不影響他們心目中珠穆朗瑪峯的絕世偉岸。

《紅樓夢》自從以小說的形式產生之後,也幻出了無數種化身,供普天下的人欣賞。各種藝術形式似乎都可以從《紅樓夢》中吸取養料,生根出葉,開出美麗的花朵。評書、戲劇、評彈及現代的電影電視等等等等,人們各取所好,通過自己最喜歡的形式來進入紅樓的世界。


歷史的發展,讓《紅樓夢》成爲高峯的同時,也拉開它同人們的距離。今天出現的所謂“白話版”《紅樓夢》就是因爲這樣的距離而產生的。

人類走到今天,很多東西都遺失在歷史的風中了,但這些遺失的東西中有一部分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在一些書籍中,《紅樓夢》就是這些書籍中的佼佼者。因爲這個原因,《紅樓夢》的高度更高了,同時,因爲語言的發展變化和人們對歷史的疏離,閱讀的難度也在增加。這就使得《蔣勳說紅樓》這樣的書籍有了產生的土壤,也有了產生的必要。

很多著名的人物評論都推動了《紅樓夢》的流傳,提升了《 紅樓夢》的高度,比如魯迅、胡適、俞平伯、周汝昌等。還有央視《百家講壇》中的相關講述,都讓更多的人瞭解了《紅樓夢》,這些也是很多人進入《紅樓夢》的入口。

《蔣勳說紅樓》對《紅樓夢》的傳播功莫大焉善莫大焉。那麼多的人因爲這本書而走《紅樓夢》,即使讀完了《蔣勳說紅樓》而沒有再去讀《紅樓夢》,也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完成”了對《紅樓夢》的閱讀。

畢竟,生活匆匆,生活多艱,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那麼多的時間那麼多的精力可以花費的《紅樓夢》上的。正像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所有人都去攀登珠穆朗瑪峯一樣,也沒有必要更沒有可能所有人都去細讀那洋洋灑灑的100萬字。


但是,也正是因爲生活匆匆和生活多艱,對於一些心靈來說,可能更需要《紅樓夢》的滋養。從這一方面來說,如果你不去細讀那洋洋灑灑的100萬字,對於短暫而多艱的人生,將是一個不小的遺憾。

正如一些登山者歷盡九死一生,千難萬險,也要登上珠峯,只是爲了讓這一輩子不留遺憾。只有有了站在峯頂的那一刻,這一路的攀登一路上所經歷的那些苦難都變成了甘甜。如果你沒有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地“走”完《紅樓夢》這一文字的長途,你就沒有機會去體驗那個世界中至真至純的美好。

儘管你從蔣勳的書裏知道了“我們閱讀紅樓夢,就是在閱讀我們的一生”,但你從他的書裏知道的只能是他閱讀出來的“自己的一生”,而不是“你”自己的一生。只有讀完了蔣勳的書後再去像蔣勳一樣去讀《紅樓夢》,你纔是沒有辜負了蔣勳的那本書,沒有辜負蔣勳在書中的一片真情。

《紅樓夢》就如珠穆朗瑪峯一樣矗立在我們的世界中,只要你願意,你隨時可以欣賞它,走近它,從不算晚。正如並不是所有人第一次攀登珠峯就可以到達山巔一樣,也並不是所有人一下子就可以走進《紅樓夢》的世界。

《紅樓夢》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也是可以一輩子都在讀的書。正如登上珠峯之巔的有十五歲的美國少年,也有80歲的日本老者一樣。

如果你青春年少,《紅樓夢》可能給你一段美如海棠嬌如梨花泣如杜鵑的黛玉式愛情。

如果你人到中年,《紅樓夢》可能讓你一睹生活的真相,透悟張愛玲那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裏面爬滿了蚤子”。

如果你垂垂老矣,跛足道人唱着《好了歌》,瘋瘋癲癲地《紅樓夢》中走來,和你相視一笑,走進太虛幻境,大門之上那副對聯不悲不喜地掛着: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