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文字,安靜着,怕打擾這個世界——夜讀汪曾祺

2021年  10月5日  星期二  凌晨

汪曾祺的書《活着多好呀》我還沒有看完,我就開始看他的另一本了,這本書也有一個好名字——《淡是最濃的人生滋味》。我一般看同一個作者的書,都會“從一而終”,完完整整地看完一本書,再看第二本。如果這個作者寫的我特別喜歡,就會追蹤到他在不同時期寫的所有的書,全部、或者幾乎全部都會看一下。

但汪曾祺的《活着多好呀》,我看了一小部分,卻想換口味了。第一章用大篇幅寫了全國各地的家常菜的做法,點評各種美食的口感、優劣。我感覺有些期待下一篇,又有些瑣屑。但我還是往下看。看到第二章,《去過許多地方,故鄉最有意思》,以爲要敘事了。沒想到第一篇還是講美食。

我想,還是先看看《淡是最濃的人生滋味》吧。打開一看,幸好不是講美食。

總體來講,汪曾祺給我感覺,他美食家的身份是“正業”,而“散文家”對他來說是“副業”。不是講他的散文不好,而是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研究美食上。

他評價周作人寫的序倒是很貼切——“不着邊際”,但又說周作人有大學問。周作人的文字,不但是序,還有散文,全都給人一種“散”的感覺,形散神也散、漫無邊際。當然,大學問是有的。“散”是他的風格,拉拉扯扯一大堆,信馬由繮。耐心不好一點的人是看不下去的。

而汪曾祺的文章給人的感覺是“淡”。即便他在描述最濃烈最重口味的菜式的時候,他的那些文字是淡的。從審美的角度來講,是“淡出鳥來”的“淡”。不放鹽的雞湯,有營養、有內涵,但你不一定愛喝。

從心態的角度來看,是“人淡如菊”的“淡”。作者嚐遍了世間百味、看過了人間百態,只是微微一笑,風輕輕的,笑容淡淡的。隨手一揮,流瀉出的文字也是靜悄悄的,怕驚擾了這個世界。世界在不停地轉,煩躁地、蒸鬱地、打雞血地。而他的文字是淺笑着的、秋涼的、又是安暖的。

淡,文章本身的“淡”讓人難以消受。而文字背後的“淡”卻力透紙背,黃昏下投射出一個長長的剪影,我猜想他是清矍而消瘦的,帶着溫柔慈悲的表情,淡淡的嚴肅——那是作者的靈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