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窗:淮水之滨识循吏

        近日随河南杂文学会一行到淮滨采风,我收获之一是认识了“循吏”一词。

        当然得从孙叔敖说起。孙叔敖,𫇭氏,名敖,淮滨县期思镇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楚国名相。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列其为第一人。“循吏”之名即此出现,后被《汉书》、《后汉书》直至《清史稿》承袭,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的固定体例。司马迁将孙叔敖列为循吏的核心理由是“奉职循理”,“可以为治”,即奉公尽职按原则行事,可以用他做榜样治理好天下。古代重农,一般认为官员的政绩首要在于发展农业经济,其次是教育,再次是理讼。孙叔敖“施教导民”得“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得“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故“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恐怕是他的治水之功。

        淮水之患久,孙叔敖在出任令尹前,“决期思之水,而灌雩雩之野”,即带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这项水利工程,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芍陂”(今安丰塘),它的出现,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     

        孙叔敖还善于疏通上下言路,使世情得以上闻,上令得以下达。比如楚庄王更换小币为大币,百姓用起来很不方便,造成市场紊乱,孙叔敖上朝如实禀告,并请楚王“遂令复如故”,市场得以恢复。楚王认为高大的车利于驾马,想改变楚地坐矮车的风俗,准备下令把矮车改高。孙叔敖说:“臣请求让乡里人家加高门槛。乘车人都是有身分的君子,他们不能为过门槛频繁下车,自然就会把车的底座造高了。”楚王答应。过了半年,上行下效,老百姓都自动把坐的车子造高了。

        由此可见,要想成为“循吏”,必须有能,有智慧。但这两条也需建立在另一基础上,即:德。

        孙叔敖少年时,曾遇两头蛇,时俗认为见此蛇者必死,他想:要死只我一人,不要再叫旁人看见。于是,他斩杀了这蛇,埋入山丘,其品德为族人赞佩(出典见《贾子》)。《史记》载他“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地;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即可看出,孙叔敖淡泊名利,为官只求尽职尽心而无悔。

        因此后人一般认为“循吏”是“良吏”,为好官。不过,也有人将之作为“庸官”,比如作家刘远举在《项俊波的能吏与循吏辩》中说:“所谓循吏,指的是遵循为官的法理制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与此相对应的是能吏的概念,指那些熟悉为官之道,却不墨守陈规,长于解决棘手疑难问题,推进改革的官员。显然,项俊波算一个能吏。”他的依据是司马迁在《自序》里说,循吏是“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在笔者看来,太史公在《自序》中的话跟《循吏列传》正文有所不同,只是为了区别《酷吏列传》,因为“酷吏”其实也是清廉能干的,只是太傲气,刚愎自用。《循吏列传》中的孙叔敖、子产、公仪子、石奢、李离,要么清廉刚正,治国有方,要么自省而舍生取义,实在跟不求有功搭不上界。而《酷吏列传》中郅都、张汤、尹齐等人,在任时,也都非常清廉,亲戚的馈赠从来不接受,熟人的请托也从来不答应,身后都没有太多的财产。他们与循吏的区别,在于前者循规蹈矩,求实稳健,又不失计谋,考虑苍生百姓;后者唯圣上的旨意是从,皇上想打击的人,他想法治倒;皇上想释放的,他长久拘留不处理而慢慢等待转机。在这种作派下,酷吏的下场往往都不是太好,他们树敌太多,最终也难逃被打击迫害的命运。刘远举先生把循吏与能吏对应,恐不是太史公之本意。

        亦有人把循吏与清流(或曰“清议”)对举。依据是明代张居正之言。张说:“这当官呀,有多种当法。有的人冲虚淡薄、谦谦有礼,遇事三省其身,虽不肯与邪恶沆瀣一气,却也不敢革故鼎新、勇创新局,此种人是清流,眼中的第一要务是个人名器,其次才是朝廷社稷;还有一种人,大瑜小疵,身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让人家一揪一个准,但是他们心存朝廷,做事不畏权贵、不必祸咎,不阿谀奉上,不饰伪欺君,这种官员叫循吏。我们只要循吏,不要清流。”

        这里的循吏,其实就是刘远举先生所说的能吏,又近似于史太公笔下的“酷吏”;而这里的“清流”,却是刘元举笔下的“循吏”:实在是有点乱。

    今天,我们看待官员,不妨以法律条文来区分其合格与否。当下改革更加深入,需要有胆识有魄力的领导:但公职人员行政和执法的前提是依法,就知道,我们国家需要的仍然是孙叔敖那样的循吏。他们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依法行使权力。制定计划或处理问题时,既积极主动敢担当,又能够在合法的基础上适度考虑风俗民情,才能造福一方,为百姓所称道。

    在淮滨小城,这个循吏第一人的故里,我们参观淮河博物馆,感受滨河之土古老的文明,感受淮河两岸勤劳淳朴的民风;我们流连于方家湖湿地,看鸢飞芦茂,水天相接,芳草萋萋;我们惊异于纺织工业区,赞叹洁白的纤丝,精美的花纹,创新的科技:我们品尝刚出炉的金黄的手撕面包,香甜酥脆的各式面点……有一种欣慰和祝福充溢心间:循吏常在,人民安康。


(正文2008字)写于2018年

已收入《五百里水路一座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