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歷史興衰起落,看才子人生浮沉,品大唐盛世濃妝

關於藝術家和藝術盛世,究竟是優秀的藝術家引領了時代,還是時代哺育了優秀的藝術家?這是一個長期被爭議的話題。

在《一看就懂的中國藝術史:書畫卷三》中,作者祝唯庸給出了他的答案:

通常來講,藝術的進步和創新表現出來的結果,是一兩位大師的橫空出世,他們不拘一格,銳意進取,所以人們感覺,好像這些少數的大師決定了藝術史發展的進程。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任何一粒最終長成參天大樹的種子,都離不開支撐它和供養它的土壤,藝術的土壤就是社會的大環境,從上到下的重視,大量的人員參與進來,這是藝術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

社會的大環境,是支撐和供養藝術發展進步的土壤,這個觀點我是極爲認同的。

從這個角度上說,講任何一件藝術作品,都離不開他背後的藝術家,講任何一位藝術家,也都離不開他背後的歷史時代。

可能也是基於這樣的理念,祝唯庸這套“一看就懂的中國藝術史”系列書籍,以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家爲主線,採用“紀傳體”的方式,在講述藝術家人生故事的同時,藉由他們的命運,串起歷史的興衰起落,並展開作者對中國書畫史的獨特敘述。

其中這本“書畫卷三”,則是立足於盛唐時代,通過對盛唐時期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鑑賞,鋪陳出大唐盛世濃妝。

因爲本套書是基於祝唯庸在喜馬拉雅平臺的藝術史講稿,整理、潤色而成,整體來說,語言通俗易懂,行文幽默曉暢,可讀性很強,很適合像我這樣對藝術史感興趣的入門級讀者。

書中從隋末唐初的壁畫、繪畫講起,到初唐的薛稷、陸柬之,再到被譽爲千古第一小楷的《靈飛經》,以及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青綠山水畫。

青綠山水這一章節,是我印象比較深的。對於我這樣一個藝術門外漢來說,《國家寶藏》裏北宋王希孟的那幅《千里江山圖》,着實驚豔到我了。

記得裏面有提到,青綠山水畫的顏料,從礦石中提取,是極爲珍貴和難得的。

或許正是因此,青綠山水從誕生以來,就自帶富貴的屬性,最好的青綠山水都是誕生在富貴人家,或者是爲富貴人家服務。

像畫出古豔的青綠山水畫《江帆樓閣圖》和《明皇幸蜀圖》的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就是正宗的皇親國戚。

接着,作者又重點講述了以張旭和懷素爲代表的狂草藝術,畫聖吳道子在線條藝術上的造詣,以張萱和周昉爲代表的宮廷仕女畫,大詩人王維所開創的文人山水畫,以及韓幹在寫意畫馬方面的開創性成就,等等。

唐代的宮廷仕女圖,是無論如何都要重點提一提的。

張萱的傳世名作《虢國夫人遊春圖》和《搗練圖》,即便是像我這樣對藝術史不熟悉的門外漢,也略知一二。

但遺憾的是,作爲對後世影響很大的藝術家,張萱的作品到晚唐時已經留存不多了,我們在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都沒有看到有關張萱的著錄。

到了現在,出於張萱本人手筆的原作,已經無一倖存,幸而歷史上留下了兩件重要的摹本,即北宋畫院臨摹的《搗練圖》和《虢國夫人遊春圖》。

和張萱齊名的雙子星,周昉,也在宮苑仕女畫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們的作品,有不少相似之處,如他們作品中的仕女形象,一般都豐碩肥豔,用筆工細,設色勻淨;

包括張萱的《搗練圖》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繪製了很多非常繁複的衣服紋理。

藝術作品的特點,反映的也是整個時代的審美取向,從張萱到周昉,再到後來的韓幹,我們也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唐人崇尚的美,是一種飽滿的美、豐盈的美。

當然,除了我以上重點提到的之外,作者對每一位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都做了詳細的解讀,包括很多藝術品的後世流轉情況,也都做了介紹,讓我們在對奇人奇事的愉快閱讀中,掌握了盛唐藝術的重要知識點,獲得對名畫名帖的鑑賞要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