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戰勝“自我”-1

    國慶七天樂,今年的國慶我做到了。

    我屬於精神緊張型的人——玩,不能好好玩。不學點啥,會擔心被這個社會淘汰,會擔心明天就要露宿街頭。

    昨天下午臨時決定去觀前街買了幾本書。我想要的那幾本都沒買到,隨意挑了五本書。我這個人除了喫省得,其他方面都節儉。在是否買紙質書上,猶豫了好久。買的五本書如下,其中《非暴力溝通》不是這次買的,顯然也不是我近期想看的書。

    我時常糾結未來如何,當下如何。昨晚開始看其中的一本書《洞見》,英文名爲《Why Buddhist is true》。買這本書時,我沒注意它的原版英文名。這本書剛讀了三分之一,大概是講佛陀的理論是正確的。我這實用主義的性格,更可能花錢買理財方面的書,不得不展露出我活的很“擰巴”。

    月薪很低時,我“擰巴”;月薪尚可時,我“擰巴”,時常我向周總灌輸着“擰巴”。

    《洞見》這本書有股神奇的力量。閱讀時,我時不時控制着胡亂四溢的思緒,讓它回到書本中來。我相信每一個人都遭遇過這樣的場景:讀了一段文字好多遍,卻不知道自己在讀什麼。佛家講究“入定”,“正念”,這本書的作者在寫作上將讀者和他本人綁定在一起,使讀者能身臨其境感受“入定”的力量。專注於一呼一吸相當困難,我們因此沮喪、憤怒,佛說這一過程就是進步。最可怕的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沮喪、憤怒卻表明我們感受到了負面情緒。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前提必須是“知”。

    讀書過程中,我感受我對上班的恐懼,瞭解自己想獲得周圍人的認可的本源來自於我們的基因。在採集-狩獵社會中,贏得他人的肯定,纔有可能獲得一起打獵的機會和獲得基因傳遞的可能。而這些感受當中,有一部分並非真實存在,它是我們爲了獲得認可而自我“杜撰”出來的幻覺。

    誠然論述佛家的道理並非易事,但我從本書中習得了一點:感知你的感受,將它們從“我”自身剝離掉。當我感受渴望、焦慮、沮喪等感受時,這些感受的作用就減弱了。拿書中甜甜圈的案例舉例,當你很想喫甜甜圈時,你就會出現得到甜甜圈的滿足感,越得不到,分泌的多巴胺繼續增多,在獲得甜甜圈的那刻達到峯值,喫完甜甜圈後,多巴胺分泌水平下降,情緒水平下降,甚至會變成沮喪,後悔多攝入的熱量,從而厭惡自己。

    稍微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擯棄“自我”的一兩個部分,其關鍵在於將觀察行爲與評價行爲分開。我還會爲上班體驗到焦慮,但是不再評價它的好壞。越少評價——包括你自己腦中的內容——就越能清晰看待它們,也就越少被誤導。

    我對我的未來感到焦慮、對工作感到焦慮。我想要這種焦慮嗎?不,我不想。那麼是它們控制了我纔對,我對它們缺乏控制,正好證明了它們並非“自我”的組成部分。一旦我遵從書中闡述的佛家的這個邏輯,不再將這些無法控制的感覺看作“自我”的組成部分,我就能從這些感覺中得到解脫,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獲得控制權。

    運用書中的這些邏輯,我似乎站在了“我”之外,觀察感覺相互作用,我不再是我。現在我讀到“無我”的論述。很好奇,“無我”的狀態是什麼樣子的呢?

    昨天我坐在小桌前“盤算”着“未來”,一張白紙上無力的躺在幾個字,隨後我翻到了樊登的幾個小視頻,忘了自己那會的想法,只是決定去買幾本書,我想要的幾本書沒買到,買回了五本書。一番選書大戰後,開始讀起了《洞見》,此時我的左腦試圖向大家編述一個有邏輯、有意義的故事。然而,當我觀察到這個情緒時,我跳出了“自我”,我現在無法理清哪種感覺是真,哪種感覺是假。我只想繼續讀完本書......

    最後,假期這段“痛快玩”的時光讓“我”戰勝了“自我”多一點,我不再執着了。佛家也說“別想太多,做就好了。

    附上我想要的幾本書:

《大錢細思》

《能力陷阱》

《拿鐵因素》

《離經叛道》

《人生只有一件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