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歲時記》作者的家世與生平

1. 作者的家世與生平


宗懍,字元懍,又字懷正。南朝梁人。約生於公元500年,卒於公元563年。

祖籍南陽隉陽(今河南鄧縣)。


宗懍出生於江陵一官宦世家。

西晉永嘉年間,宗懍八世祖宗承因軍功封柴桑縣侯,授職宜都郡守,後死於任上。他的子孫因而在荊州江陵定居下來。

自西晉末年至南齊末年,經歷了近兩個世紀,僑居江陵的宗家,除宗譜上有關遠祖的歷史記述外,宗家已是地道的荊州土著。

宗氏家族在南朝宋齊梁三代,代有聞人,直到宗懍父親宗高之,仍任梁山陰縣令、南臺侍御史。


宗懍很早就是一位聞名鄉間的博學少年。

少年宗懍,聰穎明敏,喜好讀書,史稱其 “晝夜不倦”,與人交談常引經據典,鄉里人因此稱他爲 “小兒學士”。

在 “敦悅詩書” 的梁代,才學是晉身仕途的資本。

宗懍因家風薰陶,加上個人天賦及勤苦努力,具備了進入主流社會的一切條件,只等時機到來。


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年),宗懍26歲,被地方舉爲秀才。

此據《周書》本傳。

據《梁書》卷三載,普通七年(526年)冬十月,湘東王蕭繹始由丹陽尹改爲荊州刺史。

次年,梁武帝將鎮守西土荊州的重任,委派給第七子湘東王蕭繹(508-554年)。

蕭繹自幼以好學爲梁武帝所鍾愛,年齡稍長更加好學。

有 “博綜羣書,下筆成章,出言爲論,才辯敏速,冠絕一時” 之譽 (《梁書》本紀第五)。

勤學、富有才名的蕭繹,出鎮荊州時不過十八九歲,意氣風發。

來荊州不久,尋訪地方纔俊。

他對長史荊州人劉之遴說,“貴鄉多士,爲舉一有意少年”。

劉之遴馬上報薦了宗懍。

湘東王聽說有這樣一位與自己同樣嗜好讀書的年輕人,迫不及待,“即刻引見,令兼記室”。

宗懍曾應湘東王之命,連夜撰作龍川廟碑,“詰朝呈上,梁元帝(蕭繹)嘆美之”。

宗懍與梁元帝雖出身不同,卻有同樣稟賦與才情。

二人情好三十年,宗懍由此開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大同六年(540年),蕭繹移鎮江州,宗懍隨往,任刑獄參軍,兼掌書記。

歷任臨汝(江西臨川)、建成(高安)、廣晉(鄱陽)三縣縣令。

後因母親去世,離職服喪。太清元年(547年),蕭繹再牧荊州,以宗懍爲荊州別駕、江陵令。

近知命之年,回到故鄉任父母官,對於有濃厚鄉土情懷的宗懍來說,是十分愜意的。

在後來梁元帝遷都之議中,宗懍不願離開荊州。

承聖元年(552年),蕭繹在江陵即皇帝位,爲梁元帝。梁元帝即位後,更加重用宗懍。

據《周書》本傳記,梁元帝手詔: “昔扶柳開國,止日故人,西鄉胙土,本由賓客。況事涉勳庸, 而無爵賞?  尚書侍郎宗懍,亟有帷幄之謀,誠深股肱之寄。從我於邁,多歷歲時。可封信安縣侯,邑一千戶。”

可見,宗懍是對元帝有重要影響的人物。

此後,宗懍官職一升再升,由吏部郎中、五兵尚書,至吏部尚書。

此時梁朝已處末世。宗懍的升遷不僅不能幫他建立功業,相反,致其捲入政治鬥爭漩渦。

宗懍以其文弱之軀,承擔了不可承受的社稷江山之重。

太清二年 (548年) 秋八月,侯景叛亂,十月兵鋒指梁都建康。

太清三年 (549年) 三月,建康城破。五月,梁武帝餓死臺城。

蕭繹指揮梁軍反擊侯景,552年平定侯景之亂。

經此大亂之後梁朝元氣大傷,加上西魏進逼,梁朝時有覆國之虞。

當時江陵正處於梁魏交兵前線,梁元帝在還都建康或是定都江陵問題上猶豫不決。

因此,在朝廷上引發了去與留的爭議,並形成政見相左的地域派別。

主張移都建鄴 (即建康) 者多數爲江東人,如周弘正、王痰等;

堅持定都江陵者多爲荊州人,如宗懍、黃羅漢、胡僧佑等。

宗懍力主定都江陵,史稱 :“梁元帝議還建鄴,唯懍勸都渚宮,以鄉在荊州故也”。

事實上,當時多數荊州籍官員不同意移都建鄴,與他們私人利益有關係。

但最主要的是鄉土觀念起作用。即使是主張還都的江東人也同樣有這方面因素。

宗懍等曾說東人:“ 仰勸東下,非爲國計 ”。

這種說法不是沒有根據。江東人留戀舊籍,在漢魏六朝時表現得比較突出。

三國東吳時,曾想定都武昌(今鄂州),遭到江東人普遍反對。

當時有: “ 寧飲建鄴水, 不食武昌魚; 寧在建鄴死, 不止武昌居 " 的民謠(三國志陸凱傳》), 表達了江東人的堅決態度。

江東人這種安戀故土習性,在齊梁時依然如此。


關於留居江陵的問題,客觀來說,荊州籍士人起了一定的作用。

宗懍是首倡者之一,他自然有部分責任,但最應該負責的是梁元帝。

荊州是梁元帝發跡之地,他在此前後經營近二十年,有較厚實的物質基礎;

江東地區在侯景之亂後,“千里絕煙,人跡罕見,白骨成聚" (《南史候錄傳》)

同時,梁元帝所依靠的幕僚多爲楚人,他的部將士卒多爲荊楚人,這是他的政權基礎。

這兩點決定了梁元帝態度的傾向性。

《南史》評述說:  “時朝議遷都,但元帝再臨荊陝,前後二十餘年,  情所安戀,不欲歸建業。兼故府臣僚皆楚人,並欲建都江陵”。

於是 “元帝無去意” (南史·周弘正傳)。

當江陵被圍,梁軍戰敗,朱買臣按劍請斬宗懍、黃羅漢 “以謝天下時”, 元帝說了句公道話 : "實吾意, 宗黃何罪!”


承聖三年 (554年) 十一月,江陵被西魏攻破。十二月梁元帝遇害,宗懍與百姓男女數萬人一起被俘往長安。

在長安,宗懍受到西魏太師宇文泰,即後來周文帝的特別優待。“周文帝以懍名重南土,甚禮之”。

有心統一華夏的北國政權,特別注意招徠人才、收買人心。因此對南方文人士大夫採取善待政策。

宗懍在這種處境中生活了近十年。周孝閔帝時,還被拜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周世宗即位後,宗懍又與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羣書,“數蒙宴賜"。


宗懍此時的生活,表面上看似安逸平靜,但作爲遠離故土的俘臣,他的內心不能平靜。

從宗懍少量存詩中,可讀出他的憂鬱淒涼。

“日幕春臺旁,從倚愛春光。都尉新移棗,司空始種楊。一枝猶桂馥,十步有蘭香。望望無萱草,忘憂竟不忘。”

另詩中 “遊客傷千里,無暇上高臺”。

回憶故里,成爲他晚年的精神排遺。


在此思想動機下,宗懍有心將江漢故里的日常生活記述成文。

《荊楚歲時記》就成文於這一時期。

北周保定年間(561-565年),宗懍於長安辭世,時年64歲,據稱宗有文集20卷行於世 。

文集今雖不存,但一部《荊楚歲時記》,足以使宗懍聲名不朽。


【齊帆齊書評寫作營--第4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