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南昌遛娃的辛酸故事(文末附帶娃旅行小貼士)

昨天下高鐵,在來酒店的路上,打開百度地圖,即興找第二天的遊玩目的地,看到了南昌瓷板畫博物館,眼前一亮,就它了。

今早用一個小時悠哉悠哉在酒店喫好早餐,我們娘倆搭乘17路公交車出發了。

這公交車一來,我就驚了,居然又這麼迷你的公交,粗略數了一下,座位應該在十個左右吧,我們坐了五個站,期間就上來一個人。

好生冷清啊!從此也可以看出,這個地界應該也不是啥中心地帶,這個博物館估計也不咋火。

有意思的是,兒子居然很喜歡這個小公交,到站了還不肯下來!下車之後,我着急牽着他往博物館衝,但是好傢伙,他相中了路面上的小石頭,蹲在那裏,仔細把玩,彷彿這些有棱有角硬不拉幾的東西,就是他此行的全部意義。

倒也不是,我說太早了。沒一會兒,他就開始對一旁路上的車流來了興趣。專門等待警車和出租車還有攪拌車這樣的工程車。

特別是出租車,那綠色的傢伙只要一開來,兒子就興奮地大叫“大車”,邊叫邊舉起一隻手來,他個頭又高,兩歲不到的小人兒,比有些三歲娃還要高。

要不是我攔着,估計司機師傅還以爲他在邀車呢。

真的有點“買櫝還珠”的感覺,我們不是要一起去博物館的嗎?

就這樣,用了一個小時,我們纔好不容易走到博物館的大門口。我正爲馬上要開始眼球之旅而開心,誰知道他看着那漫長得幾乎要延伸到天邊的臺階,立馬雙腿跪地,虔誠地放下兩隻手爪,不,他不是要朝拜,而是吵着要我抱了。

我的天啊,我也是一枚弱女子,自己爬上去都會要虛脫了啊,於是開始編各種故事,誘導他自己爬行。

等真的走到那個“司母戊鼎”的館體前,我真的覺得自己又一次超越了體能極限!

一進門就是一個大的顯示屏,上面正播放着這座博物館的歷史和未來,屏幕下方是一個大池子,估計大小放得下兩張兩米寬的牀。

原諒我打這個比方,因爲當時真的很累。我還沒開始給兒子介紹,他就先對着池子裏的紅色小魚,發出了驚歎聲,並且駐足於此,不肯繼續參觀。

好不容易進了展廳,他對裏面的瓷板畫興趣爲負值,一會兒吵着要抱,一會兒哭着哼唧“不要,不要”,平靜下來能看一幅畫了吧,只能看得動上面有限的元素。

所以,一個小時不到,我們就出了館,去到萬達廣場喫午飯,這一頓飯,喫得我很想抽死他,因爲他嚷嚷着至少去了五次廁所,就不說我找廁所的崎嶇坎坷了,光抱着他出出進進,小餐廳的服務生,估計心裏就在想了:

看來帶娃真的是麻煩,我以後還是不要孩子了。

喫完飯還沒開始逛呢,小屁孩睡着了,打個車迅速把他放回了酒店的牀上,我如釋重負。

所以我有時也在想,這麼小的孩子,累死累活帶着他到處逛,意義在哪裏呢?

它當然是有意義的!

就像我在別的城市遭遇了“出租車司機不下車幫我提行李、不戴口罩、車上用方言各種和朋友大聲聊天”等行爲之後,猛然意識到,我生活了那麼久的上海,服務水平原來高出那麼多。

就像我今天坐南昌的地鐵,發現它會在車體外面標註出不同車廂的冷氣供應程度,以方便乘客根據自己所需進入不同的車廂,這個很人性化。

旅行中,會有很多新發現,會在比較中有很多新認知。而對孩子來說,前者會居多。這些新的發現,會促使他神經發展更豐富,也會拓寬他的視野。

兒子以前不用蹲便的,因爲在上海用慣了坐便器,可是這一個月的旅行裏,他居然也慢慢適應了蹲便,還學會了喫辣椒。

你看,這就是不同的環境,對一個人行爲的塑造,我覺得這種塑造是有很多積極意義的。

不過,帶一歲多的哇出行,確實有很多不便,這就對家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一開始也不是很有經驗,但是每次我都會總結覆盤,慢慢的就好很多了。

在帶兒子看世界這條路上,我相信自己會越走越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