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有我

國慶七天小長假,我們出門轉了3天,4號準備,5號接媽媽到我家,從此媽媽的餘生將由我來照顧。

這麼每天跨越一座城的去老家照顧老人,爲什麼不接回家來呢?這樣更方便照顧,也讓老人不孤單啊。這是老公與兒子一直的主張,也一再的表白。我知道,自己身邊的這倆男人是善良的,有愛心的,也都願意與我一起分擔照顧老人的責任。

兒子說,你要照顧你媽媽,我也要照顧我媽媽,所以,在一起都方便。

媽媽今年91歲,不知道餘生還有多少年,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餘生都將由我和我的老公、兒子一起來照顧。這次接來不再是以前那樣“走親戚”,而是成爲我家中一員,所以要特別記錄下2021年10月5號這一天。

天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曬娃狂魔們,收集孩子的一頻一笑,一粥一飯,一趨一跳。孩子的每一次成長,每一處變化,都會在父母心頭記掛,纏繞。今天起,我要將媽媽的餘生時光收藏,不要等着以後回憶時遺憾空惘。

午餐時,老公陪媽媽喝酒,邊喝邊陪着老人聊天,聊起過去,尤其是與我爸爸在一起的日子時,立馬有一種甜蜜洋溢在媽媽的臉上,滿眼的微笑,彷彿青春重現了。

“媽,你和爸爸是什麼時候結婚的呀?”

“那時我20歲,你爸18歲,是九月初十結的婚。你爸那時個子還沒長起來,長袍快拖地了。”

算了一下,爸媽的結婚紀念日應該是:1951年10月10號,農曆正好是九月初十,一看就是一個好日子。外公當時有名的風水先生,專門給人“看日子”,“看風水”的。不僅附近十里八鄉,就是其它城市的人都來請他老人家“看日子”,所以媽媽的婚期一定是外公“算”好的吉日。

我知道,爸媽一輩子也沒過過結婚紀念日,我們也從來沒有問過,如今爸爸不在了,纔想起來和媽媽聊起她們的往事。除了好奇,更多的是爲了陪媽媽聊天,老人家的話匣子被打開,尤其,看到有人願意聽她說話時,精神面貌都不一樣,彷彿青春湧動。

“還穿長袍啊!媽,那你結婚那天穿的是什麼衣服呢?”

媽媽稍顯羞澀地說,“我上身穿的是大襟褂子,下身穿的是長裙,都是紅色的。頭髮是在後腦勺挽了一個髮髻,還戴了很多花。頭上也有紅蓋頭,那個蓋頭是一個紅色方巾,四周有穗的。”

“有花轎嗎?”

“當然有,不坐花轎怎麼出嫁呢?就是擡花轎的人不太好,喜歡搖晃,我暈轎,都被晃吐了。”聽着這樣的婚禮,就想起電影裏的鏡頭,我們大笑不已。

趁機我轉頭衝着老公嗔怪:“唉,前輩們的婚禮這麼隆重,以後,後輩們的婚禮也會熱鬧,唯獨我們連一個婚禮都沒有過,真是難過!”嘿嘿,這就是個性啊!

“媽,你讀過書嗎?”

“沒讀兩天,那時還會寫自己的名字,現在只認得,不會寫了。數字1、2、3、4、5……都能認得。”

“爲什麼不讀書呢?”

“那時,家裏人重男輕女,認爲女孩子讀書幹什麼啊,反正以後嫁給人家。得先學會繡花,做鞋,做家務,以後才能少被婆婆罵。”

的確,外婆一生育有十六個孩子,但是那時成活率低,能活下來的也就六個兒子,三個女兒。其中還有兩個女兒(我的兩個小姨)抱給別人了。六個兒子都能養,卻不願意再多養兩個女兒。

對待老人,老公比我有愛心,有耐心。老公在家知道陪老人聊天,知道如何打開老人的話題。老人對衣食已經不再有什麼過多的要求,衣服有的穿,一日三餐能按時就行了,人老了需要的就是陪伴,而陪伴有很多種,其中,最好的陪伴就是聽其頃訴。

我們都知道,做一個好的聽衆,是對人最大的尊重。但是,回家對待父母,往往沒有足夠的耐心,尤其是文盲父母,與他們聊天時,只能聽,因爲他們根本不懂今天的世界,只能是懷舊,也許你會認爲這樣無法給你帶來什麼新知識,新能量,是浪費你的時間,所以總是迴避或拒絕。

其實,只要你用心了,就會發現陪伴老人的生活中,會有許多書本上找不到的溫暖與幸福;朋友間尋不來的踏實與心安;寺廟裏求不回福祉與護佑。

“家有一老,似有一寶。”上帝是仁慈的,孝敬老人的行爲一定是得上倉疪佑的。爲了接老孃來住,我將書房重新佈置,挪出跑步機,重新擺書櫃,重新買了牀。

買過傢俱的都知道,那是很慢的,一般24-45天左右纔到貨的。而這次買的牀和牀墊,卻是一週即到貨,且貨特別好。質量上乘,尺寸似訂做,就連顏色也與現傢俱很搭。都說,這就是上帝的旨意,我信。

人,應該遵循自然,與日月同頻,順應天地之氣,方能更健康。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能做到的卻不多。

媽媽每天晚上6點前晚飯,晚飯後半小時,上牀睡。早晨六點起牀,七點早餐。我也必須每天跟上媽媽的節奏,如果晚上太晚睡,早上就會起不來。相信久之,我一定會培養規律生活,身體也一定會越來越好。所以,媽媽住進我家,不是來添麻煩的,是爲了有一個更健康的我而來的,首先校正的就是作息時間。

所以,我得感謝媽媽給我機會,鄭重告訴媽媽,餘生有我,什麼也不用擔心,也不用顧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