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一定是在學校嗎?

文/子涯

      許多年輕的畢業生,總會有一個疑問,爲什麼在學校所學的知識,畢業之後工作上用不到呢?是不是自己讀了一個假學校?

    現實告訴你,你並沒有讀假學校。而是出來社會之後,還有一個叫社會的大學。莫欺少年窮,社會是一個大熔爐,或許你在學校的時候是個學霸,但出來社會之後就不一定了,每一個年輕人都有逆襲的時候。

    關於讀書這件事,至今還有人認爲,讀書只有在學校的時候纔算是讀書,畢業之後就沒有必要繼續“折騰”自己了。這句話是錯誤,讀書,學習乃是終身最的大事情。如果說一個人不讀書,他的價值觀就只能由親朋好友來決定,因爲他沒有別的知識獲取渠道。

      而一個人,在畢業之後仍然還保持着終身學習,終身閱讀的習慣,那麼他必然不會受他人的價值觀所影響,他之後遵從自己的內心。

        讀書這件事情,從來不是爲了別人而讀書。如果你非要找個理由,是爲了某某人而讀書的話,那麼你的這一生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因爲你一直都是在爲別人而活。

      我們都知道,畢業之後許多的知識與職場無關,出來社會之後,還需要重新開始,重新學習,那麼我們還有必要去上學嗎我?上學,是必要的,也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首先,如果你不去上學,誰能教你認字?誰又能教你做一名合格的人?父母嗎?父母的能力是有限,他們所能傳授的知識經驗也是有限的。

      孟母爲何三遷?不用多說都懂。處於懵懂的而又有求知慾望的我們,進入學校學習多元化的課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而學校的老師,學校的課程安排恰好都是按照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個學習的階段所設計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新的收穫,隨之就是確立人生的價值觀。待到我們思想成熟之後,出來了社會纔有一定的辨別能力,不容易被別人的價值觀所影響。

      人的一生很漫長,不管在何時,不管在何地,不管在學校與否,永遠都不要忘記讀書,永遠要記得保持終身學習。永遠責怪學校,沒有早點教你社會中的知識。學校只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他們沒有義務把你的一生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學校,是我們楊帆啓航的起點,至於我們畢業之後將來能走得多遠,還需要看我們自己這個掌舵人,不是嗎?

      讀書這件事情,不一定是在學校。就像我們人喫飯一樣,並不是只吃早餐就可以了,還有中餐和晚餐呢,更何況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