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字往事(2)

我的出生地大港上村,彼時叫鋼鐵大隊,費姓聚居地。N年前,柳亞子高祖從外省搬來,落腳在此,留下柳姓大族(省略N字);大港上與葉家埭相鄰,同飲一江水。葉家埭的葉氏家族(午夢堂)滿門風雅,歷史上有很高的評價。(省略N字)

大港上與榮字只隔一條河港,卻分屬北厙和蘆墟兩個鄉鎮。

我去榮字基本上靠大人搖船護送或者乘渡船過河再步行一段路。

江南水鄉,河蕩密佈,橋多,船也多。橋,是極其簡陋的木橋,搖搖晃晃,走在上面,膽戰心驚。我曾見過獨木橋,一整塊木頭鋪在河的兩頭,橋上沒有欄杆、把手這樣的防護設施,擔心掉下河,只能抱着木頭緩慢地爬過去。

如若遇到較爲寬敞的河道,必定要用渡船。我家門前的大港曾是航道(蘇班輪船經過),比較寬闊,過河全靠渡船。可惜我們第四生產隊不設渡口,過河除了借生產隊的農用船,只能去第三生產隊渡口出錢擺渡或者去五隊渡口自己拉繩過河。

3隊和5隊的渡船雖然都是木船,外形完全不同,前者靠村民輪流執勤搖船,收取微薄的報酬;後者的木船是特製的,沒有明顯的首尾之分,也沒有船櫓,只在船的兩頭系一根長長的纜繩,渡河時,站在船頭收繩,船尾必定在放繩,返回時,船尾變爲船頭,同樣收繩和放繩。遇到搗蛋鬼,反方向拉繩,即使用足力氣使勁拉繩也動彈不得。

渡過家門前的大港,往北是圩上、道士浜兩個自然村,往南是去榮字的方向。大片農田,阡陌縱橫,狹長的田埂上長滿雜草或種滿豆莢,根本看不清路面,唯有河岸邊的道路略微寬闊。河岸邊的樹叢裏常有棺材墳堆,蛇蟲出沒,“撲朔朔”受驚後突然飛出的鳥兒發出淒厲的怪叫聲,陰森可怖。我不敢獨自走在這樣的路上,一般都由奶奶陪着,護送到目的地。後來,青平公路(318國道,上海青浦到吳江平望)建成,我就繞道從汾湖村到大港上或汾湖村到榮字,不用渡船了。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農村沒有樓房(大戶人家的木樓除外),普遍都是低矮的磚木平房。榮字阿爹家因爲祖上開航船,搞運輸,有點家底,三間正屋加一間側屋,中間屋特別寬敞。彼時,榮字太太(奶奶的母親)還在,80多歲,常年躺在中間屋的牀上,牀對面是榮字大阿姨的竹鋪。十幾歲的大阿姨負責服侍老太太。

大阿姨不是榮字娘娘所生,是我爺爺的親外甥。

(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