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语(第六篇)

今天,我想单独以一篇文章来记录我在今年夏季,在园艺学院二部发现的这个“神秘王国”,我称之为“园林胜境”。

有一天,不知怎么,突发奇想,觉得学校里的绿化的植物我已经认识的差不多了,也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就想着,园艺学院那边会不会种一点别的什么东西呢?于是,抱着这样的好奇心理,在晚饭后,我去那附近看了看,那是在七月份。

靠近墙边,是一个小水池,我贴着墙那边的小的木栈道上去,一转身,就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小的开敞空间,这让我非常惊喜,开心的连着去了好几天。因为在这里,一些曾经只见过图片的花卉以花境的形式展现在我面前,像落新妇,高翠雀花,风铃草,毛地黄,金鱼草等等,合理的景观植物搭配,合适的地形起伏的变化,让我觉得发现它的时候竟然相见恨晚,应该早点来的。


后来问了曾经本科是这个学校的同学,她说我现在看到的,都是在2019年的时候他们一砖一瓦搭建起来的,因为那是他们的一门课程,正好这个老师就是这个“小王国”的主要负责人,于是,这个“项目”由他们来完成,她还给我拍了一些当时现场施工的图片,和现在的模样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感慨万千。

介绍完了它的“前世”,我们说说“今生”。这个园子不大,但足够精致,入口处有一个小的水景,但可能长期无人修缮,已经有点破败,旁边有木栈道,我拾级而上,发现在木栈道的左侧种有高翠雀花、羽扇豆和春蓼,在右侧种有醉蝶花和百日草。小花境的小径以鹅卵石为地面铺装,虽曲曲折折,却有景观趣味。在木栈道的尽头是一小块开敞的小平台,姑且叫它观景平台吧,毕竟平台不大,只有几平米,拐角处有人工栽植的金边玉簪,我去的时候,花梗已经伸得很长,这个玉簪的形态也很好看,恰好成为隐藏拐角的点缀。此外,在右手边,有松果菊,我还意外发现了一株红花石蒜,在此处看见了彼岸花,也是很有趣了。彼岸花真是美极了,尤其是当你真正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就更会被它的美艳所拜倒,就算是只有一株,也能开出一个“植物王国”的气势,优雅不失霸气,真是太美了,我忍不住再次称赞它。

这个花境虽小,也有微地形的起伏变化。沿着曲折小径向下走,左手边是蓍草,已经开出了粉色的花朵,伞形的,有点绣线菊的“味道”,而叶子很清秀,有点松针的感觉。只见它一丛一丛,向上挺着,尽管我不喜欢粉色的花,但是这个花,在我心里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

再往下走,转过来,可以看见落新妇,再转身,三株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小松树映入眼帘,其中一棵好像是蓝杉(名称不确定),另外两棵应该是红皮云杉或白杄。显而易见,小树是基本骨架,周围不规则地点缀着金娃娃萱草、金鱼草和天竺葵。再往前走几步,向左看,还会发现成排的毛地黄和可能是像海棠的植物,是紫色的叶片,但并不知道是什么,也有风铃草,右手边还有千屈菜、蛇鞭菊、美人蕉和黄色的金鱼草,总之,植物种类很丰富,真是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曾畅想过自己也有这样一个小的花园,可以不大,但要精致,种上喜欢的花,有一个温暖如春的城市,一年四季看见花开。海子曾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想说,面朝繁花,春天自来!

注:至此,夏之语系列结束,下一篇文章将会更新“秋之韵”系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