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觸碰的規則

   

  婷和輝同在一家公司就職,雖是多年的同事,但前幾年輝辭職下海經商,去年因各方面原因重返公司繼續工作。兩人不在同一部門,工作上沒什麼交集,平日裏聯繫不多,只能算是點頭之交。

  輝雖長得帥氣瀟灑,但文化底蘊不深厚,在婷眼裏徒有光鮮的外表,沒理智,非常感性,不成熟,追求時尚,浪漫,享受,華而不實,沒有安全感,不是婷喜歡的男生類型。但前不久一個偶然的機會,公司組織活動,兩人被分到一組,雖然兩人不屬於同一種人,一個月的工作配合下來,又是同齡人,兩人漸漸由生疏到漸漸熟絡起來。

    婷出生於書香門第,有良好的修養和品德,受過高等教育,有一定知識素養,兩人愛好和品味都不盡相同。但婷認爲偶爾接觸一下不同類型的人是不錯的體驗,或許自己固守僵化,改變一下交友風格也未嘗不可。


    即便輝有時聊一些婷不喜歡的烹飪,服飾和流行歌曲。婷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迎合着。而婷和輝聊到文學則屬於對牛彈琴,輝一句:“看那些有啥用?”瞬間擊毀了輝在她心中的美好形象。

    都說人以羣分,物以類聚,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對一生影響很大。心理學家認爲,世界是多元的,允許各種類型人共存,並應坦然接受他們各自的存在方式。婷和輝只是同事關係,沒必要苛求和挑剔輝的不完美,她只是被他的浪漫率真所吸引。婷有時對倆人交往產生過疑問,怎麼會和輝熟悉起來,認爲不可思議。然而,這一切疑問都發生在某一天有了答案。

    那是在輝一如既往的清晨問候後,緊跟其後的一條微信:能夠借你的信用卡用一段時間嗎?婷有些驚訝:信用卡怎麼能隨便借於他人呢?雖不算是違法,但違反了信用卡使用規則,銀行明確規定:如借給他人使用或不當使用,所產生一系列後果由持卡人承擔。


    輝如此沒有基本的常識,觸碰了人際交往的規則和底線,令婷感到他無知的可怕。“他又發了一條微信,“實在沒辦法了才張口,如此能幫一把將不勝感激”。婷已經徹底被他的愚昧行爲所激怒。他也沒說明借信用卡的用途,如果他遇到急事需要,作爲同事,婷不會袖手旁觀,可以伸手相助。然而救急不救窮,隨意開口向別人借信用卡,就像借身份證一樣,相信沒有人會借的,這種重要證件只能持卡人本人使用,然而他倆也沒有其他親近的關係。輝應該考慮到,這種事情一旦開口,不但讓對方很爲難,自己也會因被拒絕而尷尬。

    婷善良,願意相信每個人,也容易上當受騙。婷回想起和輝的交往點點滴滴,是輝早有預謀接近她,還是友情發展情理之中?婷不願將事情往壞處想,但他不知遵守人際交往的忌諱,讓她心生厭惡。人和人即便關係再親近,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尤其是不涉及金錢,或是任何需要對方承擔的責任,最好不要觸及,更不要拿金錢去試探人心,否則會失去朋友。

    朋友之間的交往也有一定不可觸及的規則,把握好自己,千萬不要做讓人厭煩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