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高手,都是知行合一的人

頂尖高手,都是知行合一的人。

孔子的學生

在孔子衆多學生中,有幾位非常有名,比如顏回、子貢和子路。

子路,身懷武功,是個不怕死的人。

一次,子路問孔子:“老師,如果您要帶兵出征,您會帶上誰?”

這個問題是子路給自己設計的,因爲他覺得自己非常勇敢,肯定是孔子帶兵出征的首選。

然而,孔子卻說:“我不帶不怕死的人,我只帶那些知道害怕、能小心謀劃的人。”

啥意思?

意思就是,像你這樣不怕死,只是一味勇敢的人,我是絕對不會帶去征戰的。

爲什麼?

子路雖然非常勇敢、不怕死,看似最適合征戰,但其實這類人不會小心謀劃,很容易因一時衝動而送死。

這正是孔子對子路的諄諄教誨,他是在提醒子路:你應該知道害怕,你要小心謀劃,不然就會送命。

其實,孔子對子路的這類提點,在《論語》中出現不止一次,而子路也一直跟在孔子身邊認真學習。

但結果呢?

後來,子路在衛國做了大夫。

衛國權臣孔悝的母親與人合謀,要孔悝殺了衛出公。

於是,衛出公聞訊逃到了魯國。

聽說這事後,子路立即返城。

孔子另一位學生告訴他,衛出公已經逃脫,而且城門已閉,你就不要回去送死了。

但子路卻說:“食其食者不避其難。”

於是,子路入了城,而後就被殺死了。

這是一場毫無必要的政治鬥爭,子路原本也可以逃脫,但他卻選擇了主動送死。

子路對孔子忠心耿耿,對他的學問十分佩服,在衆多弟子中,子路也是一個認真學習的人,孔子對他,也如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

但是,子路的學習,卻仍停留在“口耳之學”的層面。

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老師的思想,入了他的耳,然後就出了他的口,始終沒能知行合一。

如果,他能把跟老師學到的東西,踏踏實實做到了,他就不會死於非命,也不會讓孔子爲他傷心一場。

子路的死,在於他沒有知行合一,當真正實踐時,他就把老師的多年教誨拋在了腦後。

2 —

  一場假修行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是知名的藏傳佛教導師,在他書裏,曾寫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

我認識一個堪布(相當於漢傳佛教中的方丈),他很博學,通曉儀軌與經文,並且精勤持戒,對自己的學識淵博與戒律清淨非常驕傲。

在同一個寺廟裏,有位當地的尼師(即尼姑),沒有名氣,也不博學,她每天就在寺廟裏勤勞地清洗供杯,並準備供佛的酥油燈。

這些都是寺廟裏瑣碎的雜事,沒什麼人願意做。

隨着時光流逝,這位尼師因爲健康問題往生(即離世)了。

她走得非常優雅,非常自在。

過了一段時間,那位堪布遭遇車禍而折斷了脖子,他沒有往生,但已非常接近死亡。

這時,他很恐懼,因爲佛法從未進入他的心靈深處;他也很慌亂,他的行爲像是不想死卻又感到死亡即將來臨的普通人,不知道該怎麼辦。

在那一刻,我忽然發現,他所有關於無常和死亡的知識都只停留在理智上。

更爲難堪的是,他努力隱藏自己的恐懼,因爲即使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還是虛僞,還是想要裝作滿不在乎的樣子,但實際上他很在意。

這個故事雖然簡單,但我卻從中感到了震撼。

原來,我以爲只要是修行多年的出家人,就肯定可以安然於病痛和死亡。

但是,從這個真實故事中,我卻看到了另一個事實 - 一個人如果不能“知行合一”,不論他是多麼的精通佛法,最終,他的修行也不過是場假修行。

3 —

 到底什麼是知行合一?

很多年以前,我就“知道”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

但是,在“知道”之後的很多年裏,我對它的理解依舊停留在頭腦層。

直到多年後,當我真正理解這四個字,並開始踐行的時候,我的人生才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如果,將我從第一次認真思考和試圖領悟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真正徹底領悟,完全踐行的時間算進去,我花了差不多十年時間。

-----------------------------------

在我們這個知識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裏,很多人都會把“我知道”掛在嘴邊。

但是:“知道”與“知道”是不同的。

第一層知道,是停留在語言文字上的“知道”。

你看了一本書,知道了它的內容。

這,可以叫做“我知道了”,但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道。

荀子曾給這類學習起了個名字 - 口耳之學。

意思就是入之於耳,出之於口,沒有經過大腦,也沒有走心,更別提踐行。

而這,就是大多數人所說的“知道”。

第二層知道,是“切膚”的“知道”。 

你對書中提到的內容,有過切膚的體驗,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甚至是靈魂上的共振。

這樣的“知道”要比第一層的“知道”略深一層,因爲你的心靈已經有了很深的共鳴,它進入了你的心裏和腦裏。

但,這依然不算是真正的知道。

第三層知道,是“知行合一”的“知道”。


第一層和第二層的“知”,還是停留在大腦層面上,最多能有一些身體上、內心裏的反應。

但,第三層的“知”則直接等同於“做到”。

王陽明曾說:“哪個要你記得?你若記得,便不曉得。你若曉得,不必記得。”

是的,如果你能“行”,那麼你又何須去背,何須去記?

這,就是“知”的第三層,也就是真正的知道,它代表的正是“知行合一”。

寫到這裏,大家可能還是沒搞明白“知行合一”到底是如何發生的。

現在,就讓我拿自己舉例吧。

雖然,我很早就知道,健康最重要,所以應該鍛鍊身體。

但,我並沒這樣做。

直到生病時,我才意識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這時,我就有了“切膚”層面的“知道”。

但,我依然沒有做。

直到我領悟了“知行合一”的道理,我纔將頭腦中的“知”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變成了行動上的“知”。

這時,在我嘴上說出“健康最重要”的同時,我已把每天部分時間拿了出來,用於運動,而不再像以前那樣“只知道不行動”了。

這時,二者就成了一件事,在我“知”的那一刻,我就已經在“行”了。

這就像是,當你聞到臭味時,你的“知”是“好臭”,你的“行”是馬上捂住鼻子。

相反,你不會在聞到臭味後,提醒自己說:“這是臭味,快捂鼻子。”

前者就是“知行合一”,“知”與“行”是在同一時間發生的,而不是先後發生。

而後者則是,先知後行。

真正的“知行合一”就要做到前者那樣,聞到一陣臭味,知道“很臭”,同時就已捂上了鼻子,二者是同一時間發生的。

而不是先知後行,或者只知不行。

“只知不行”,就是學是學,行是行,最後啥用也沒,一切都只是精神上的自慰,以及“自我”的狂歡和愚弄。 

—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說,“知”、“行”本就合一,那爲什麼到處都能看到“能知而不能行”的情況?

因爲,那些你無法做到的,都不是你的“真知”。

如果是真知,就一定會伴隨你的行動,相反,如果沒有同步行動,它就一定不是你的“真知”。

也許,你在頭腦層面上是知道了,理解了,共鳴了,甚至都能背誦出來,但是,你的身體卻背叛了你 - 它依然無法按你的“知”去行動。

而頂尖高手,也是通過長期以來的覺察、訓練、修習,才能做到知行合一的。

如何做呢?

第一,從改變語言開始

當別人跟你說一個道理時,不管它看起來多麼簡單,你都儘量不要說“我知道”。

因爲語言會影響思維,當你改變口頭禪“我知道”後,你的思維也會隨之改變。

這時,你就有了踐行的可能。

我最怕的就是,我的學員什麼都沒做,就來跟我說“你說的我都知道”。

當他說出這句話時,我就知道,只要他不能意識到自己身上這個十分嚴重的問題,那他這輩子就真的沒戲了,因爲他永遠都在“我知道”裏活着,永遠都在“我知道”裏“進步”和“成長”。

而這些都是假的。

第二,誠意

阻礙“知行合一”的關鍵是什麼?

答案是:缺乏誠意。

之前,我一直說健康最重要,但是,每次要去運動時,我就發懶了,然後就改主意了。

因爲懶惰和感到麻煩,我就放棄了那個“知”,歸根究底還是因爲我沒有足夠的誠意,因爲我對運動和健康這件事的誠意相當不足。

很多人,想要成長,他也的確是在不斷學習閱讀,但是,因爲誠意不夠,他無法克服自身的惰性,始終無法從“知”跨越到“行”。

其實,你只需自問一下:“我對想做的這件事,保持誠意了嗎?”,還是說,你只是想要了解一下,獲得一點知識和方法?

相信這時,你會發現,有誠意與沒誠意間有着天壤之別。

如果,你能不斷修煉從“知”到“行”的過程,不斷縮短這個轉化時間,那麼時間久了,知行合一就會成爲一種真實的習慣 - 凡事,只要是真知,則必然能在當下轉化,化知爲行、知行合一。

到那時,什麼“缺乏行動力”的問題,就都不再是問題了。

但這裏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真知”,也就是說,那種你內心深處並不認可的,不是“真知”;那種別人要求你而你自己不覺得重要的,不是“真知”;那種你覺得“挺對”,但就是無法進入你心,無法激起你內在渴望的,也不是”真知”。

第三 ,在事情上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不是空談,而是體現在一件件事上的。

比如:當你真正知道“抱怨”是一件對人對己都不好的事情時,你就能夠立刻停止抱怨。

當你真正知道“別人的情感也是情感,不能隨意踐踏時”,你就會在人際交往時對他人抱持足夠的同理心。

當你真正知道“成長最重要的是底層能力”,而不是知識技能時,你就會持續在自己的底層能力上持續用功。

“知行合一”,就是要在一件件具體的事情上歷練,否則,一切都是空談,一切都無意義。

最後的話

當我真正領悟並持續做到“知行合一”的時候,我意識到,我的境界已比之前提升了很大一步。

這一步,是質的變化,是一種飛躍。

當它基本完成時,我知道自己已跨越了人生中那個最重要、也最困難的門檻之一,來到了新的階段。

這種感覺,沒體會過的人,真是很難理解,對我來說,它真是太爽了。

書寫和打磨這篇文章,我花了三週時間。

但是,如果將我從第一次認真思考和試圖領悟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真正徹底領悟,完全踐行的時間算進去,則差不多花了十年時間。

當回首這段經歷時,我再一次確認了這篇文章的價值與意義:

相信它會幫助很多想要獲得真實成長的人,極大縮短從“知行分離”到“知行合一”的時間。

而這也許,也是我這十年領悟實踐的意義之一。

- END -

作者艾菲介紹:《直擊本質》書作者、“樊登讀書”APP的“高效思考力提升課”主理人,Gallup全球認證優勢教練及培訓師、國際教練協會(ICF)認證專業級教練,21萬讀者公衆號“艾菲的理想”創始人兼主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