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水墨改彩墨,白菜價變黃金價,用獨特新技法首創中國磐石畫

陳洪標|文【全文2904字】

傳統水墨改彩墨,白菜價變黃金價,用獨特新技法首創中國磐石畫。

▲圖一:趙寒翔磐石畫局部放大,凸起的棱狀褶皺清晰可見。

1、傳統水墨改彩墨,白菜價變黃金價

繪畫就是刻畫畫家心中的瞬間印象。

中國的傳統繪畫也莫非如此,所畫山水,並非寫生中的山水,也非畫家所見的山水,但必定爲畫家所要表達的山水。

▲趙寒翔磐石畫局部。

這樣的山水,就像是過往的高粱在畫家心中發酵,所釀出的酒。是好是壞,是醇還是很衝,就看畫家的本事了,有沒有能力把心中的山水還原出來。

這個過程,就像釀酒一樣,具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隨時都在變化中。

▲趙寒翔磐石畫系列,下同。

而所畫的山水,也是如此,不是靜止的定形的,而是正在一筆一畫中逐漸成形的。

這是一個神奇的世界,有如洛神賦的飄搖,有如曹衣吳帶的水風飄忽,有如宋元山水的玄遠清虛的境界,有如梅蘭竹菊亦影亦神的意寫。

但它又不是虛擬的,相反它正由縹緲走向現實,一絲一縷地呈現出來。這個過程也是一個需要不斷回覆的過程,就像我們對某件重要的事情進行一次又一次覆盤一樣,回溯某個可見的源頭,從陰晦與明朗之間、有形與無形之間、可見與不可見之間、此刻與永恆之間,逐漸找到心中的萬千意象。

這就是一幅中國畫的傳統繪製過程。

這個過程,並非對所有的畫家來說都是富有詩意的,也不一定能夠從中體會到創作的快樂。

比如國家一級美術師趙寒翔,在學習了30多年的傳統中國畫技法後,大膽突破傳統,在創新的道路上進行探索。

▲畫家趙寒翔。

無論是從水墨山水、寫意花鳥、水墨人物等創作上,趙寒翔都跳出過去的積累,全面挑戰自我,把傳統的水墨人物變成了大寫意沒骨水墨人物,把傳統的水墨花鳥變成了大寫意花鳥和彩墨花卉,把傳統的山水畫變成了彩墨山水。

▲趙寒翔的彩墨山水作品系列。

頂着業內的批評和外界的不理解等壓力,孤注一擲,終於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其風格在中國當代畫壇獨樹一幟。

原本傳統水墨山水畫和花鳥畫,只能賣個白菜價,經過創新變身彩墨後,趙寒翔的作品變成了黃金價。

在今年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由廣州國薈拍賣公司舉行的迎春展拍“當代藝術與油畫專場”,趙寒翔一幅《繁華如夢繫列之二》拍出了114.4萬元人民幣。

▲趙寒翔拍出114.4萬元的畫作《繁華如夢繫列之二》。

在二零一八年隆鼎盛世拍賣公司舉行的冬季名家書畫精品專場拍賣會上,趙寒翔的彩墨花卉拍出了150萬元人民幣。

▲趙寒翔拍出150萬元的彩墨花卉。

在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上之角”拍賣公司舉行的“全球高端藝術品——水墨韻漾”專場拍賣會上,趙寒翔的《繁華入夢繫列》以160萬人民幣成交。

▲趙寒翔拍出160萬元的畫作《繁華入夢繫列》。

市場的反饋是最真實的,那是真金白銀,這也充分說明趙寒翔這條路走對了。

2、獨創新技法

藝海無涯,探索不止。

趙寒翔搞完彩墨的創新之後,又開始用塗鴉的技法畫磐石,把中國畫中傳統的山石,來了個徹底的顛覆。

有人說這是趙寒翔嚐到了創新的甜頭,有人說這是走火入魔。

各種不同的聲音都無法阻止趙寒翔的探索,勇於創新,而且走的是守正出新的路子。

很多網友對趙寒翔創作的磐石,越來越感興趣了。有人從這磐石畫中看到了各種人的臉,動物的模樣,甚至認爲這是畫家的鬼斧神工。

有的人認爲這是畫家故意刻入巖壁中的人間煙火,看似簡單,卻很難操作,就像中國傳統的書法一樣,就單憑墨汁和線條,要寫出藝術性的作品,除了書寫的技法,還需要書家日積月累的文化素養,包括性情和思想,這確實很難。

趙寒翔的磐石畫也是如此,磐石的造型再千變萬化,又變不出連綿不斷的山脈,起伏跌宕的山峯,更變不出花花草草,鳥蟲走獸,就是那麼幾條粗粗細細不斷來回變化的岩石裂縫。

但就是刻畫了這些裂縫,讓趙寒翔畫出了一片新天地。

最不可思議的是,趙寒翔畫磐石的塗鴉技法也是獨創的,而且多種技法並用。

比如這幅豐碑形的巖畫中(見上圖),整幅畫面描繪的技法完全不同,有油畫技法的造型、肌理和立體感,也有中國畫的技法,其中有工筆也有寫意,尤其左上角還用了潑墨,形成了墨色中帶着光和透明的效果,很有層次感,豐富飽滿(見下圖,局部放大)。

比如畫面上出現的褶皺(見圖一),在畫中凸起成爲棱狀線條,猶如浮雕,頗具質感和立體感,這是怎麼來的?

有人認爲,這是畫家把厚宣紙揉皺,再展開來,在上面用排筆刷,形成各種塊狀的效果,最後用毛筆刻畫細節。

如果真的如網友所說,那麼,這些棱狀的線條是物理作用而凸起的,經過裝裱後,宣紙恢復平整後,豈不是凸起的棱狀線條也隨之消失而平整了。

但實際上,裝裱後的效果並非如此,它們依然還在,還是呈現凸起的視覺效果。

有觀賞者誤以爲這凸起的棱狀線條,是在宣紙製作中就參入了的纖維。

有的還伸手去摸,以判斷是否爲宣紙自帶的纖維。

確實有這種纖維和紋路的特製宣紙。

但是纖維多浮在宣紙的表面,像放在宣紙上一樣,卻沒有趙寒翔畫中那種從宣紙裏面凸起的效果。

這顯然是趙寒翔獨創之處,無人知曉是用何種技法達到這樣的效果的。

3、中國磐石畫第一人

如果說彩墨,有着潑墨的一些痕跡,兩者是雙胞胎,那麼趙寒翔的磐石畫,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中國畫壇上畫磐石的第一人。

技法再獨創,但總有一天,人人可學可用,但能走畫磐石這條路的,目前只有趙寒翔,也許今後也不會有後來者。

因爲在很多人看來,這條路基本是一條死路,是一條死衚衕,看不到希望。

事實證明,在歷代畫家筆下的山石,只是山水畫中很小的一部分,雖不可或缺,但地位卑微。

哪怕畫的是太湖石、英石、昆石和靈璧石等四大名石,那也會畫只鳥立於其上,畫枝梅花斜於其側。明末清初的關思、卞文瑜等19家畫靈璧石手卷《袖裏奇峯》(見下圖,來自網絡),倒全是光禿禿的石頭,但那也是以靈璧石之名和奇取勝。

還有把玩和收藏各種天然奇石的米芾,尤其對硯石癡迷如命,晚年他得到一塊靈璧石,酷似山形,可以作爲硯臺磨墨。他抱着這塊石頭睡了4個夜晚後,把它畫成了一幅畫,儘管畫的就是一塊石頭,但畫後他還題寫了39個字,成爲“天下第一難書”《研山銘帖》。

除此之外,從來沒有見過,哪位畫家畫山石,整幅畫面都畫成光禿禿的石頭。

趙寒翔就是這麼幹的。

他把岩石當成藝術來畫,賦予了它們各種形態,而且不是四平八穩的那種,都是險中求勝的。

有搖搖欲墜的,有前俯的,有後仰的,有7字形,有T字形,還有>字形的,有層層疊加的頁岩形,也有聳立的豐碑形,更多的是無規則的。

總之,一塊塊岩石在他筆下千變萬化,而且岩石上分佈的大大小小縱橫交錯的裂縫,雜而不亂。

細看竟然是妙趣橫生,妙不可言,就像是岩石的脈絡和血管,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趙寒翔憑着自己的技法和新穎的創意,加上細膩的描繪,把岩石畫活了。

不知道當今的畫家,誰會把心思和精力放到畫岩石上去,這明擺着就是鐵樹開花好事難盼的事情。

只有趙寒翔在做這件事。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其出版個人著作16部,代表作有長篇傳記《徐芒耀的油畫世界》等,文中圖片除註明外,皆爲趙寒翔先生畫作,並由其提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