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生涯学习总结

经过三周环度生涯规划师一阶课程的学习,脑AT测评解读技术及生涯规划黄河理论让我收获颇丰。

      一是相遇是必然。不知道什么缘故、也不知道是哪个群,与李荣光老师相遇,一直没有什么交流,看他发的一些信息,感觉像是营销什么课程,8月初看到他发的初级规划师课宣,主讲是沈莉老师,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因为我和沈莉有在另外一个群相遇,我听过她的微课,是关于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因素分析的,觉得沈老师讲的非常好,很喜欢她的风格和方法,我曾主动加了沈老师的微信,沈老师也给我发了介绍脑AT的文章,当时没有深入学习,但这就像一粒种子已经播种在我的心田。机缘巧合看到初级规划师课程有沈老师讲课,于是我被吸引来了,特别是几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传递的教育理念和情怀,与我内心的想法和渴望是同频的,于是决定参加到环度生涯规划学习之中。

        二是黄河理论让我惊艳,王培坤老师讲述的生涯规划黄河理论,用十个步骤、40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学生生涯规划到底在做什么。了解自己建立自信确定目标被动主动、态度转变、方法策略、习惯养成、心态调整、熟练程度、目标达成。具体的就是通过脑AT测试解读,从兴趣、潜能和人格这三个方面入手,让孩子们了解自己,自己是不是聪明、聪明的程度如何、最佳潜能优势,哪些专业是适合自己的,自己未来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目前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和盲点,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并确定目标。有了目标的驱动,孩子的学习才能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的状态改变,随着态度的改变,我们的学习动力有了,就需要方法和策略的的调整,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就需要把好方法作为习惯进行养成,在此过程中,也要按照个人的情况进行心态的调整,通过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最后实现目标的达成。这里面前面5各方面都是“道”的建立,后面5个方面的达成则是具体的“术”的体现。最终要实现的是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人格的完善,价值观的确定,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

        三是脑AT对兴趣、潜能、人格三个方面的详细解读让我获得更多体验。我之前主要是做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在帮助孩子们梳理专业院校的时候,也会采用相关的测试,比如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MBTI职业性格测评、以及多元智能测评,说实话自己的感觉是测试的解读好像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当然一方面是自己没能掌握测试的精髓,另一方面测试的主观性,让我觉得好像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不过即便这样,通过使用测评工具,也在帮助孩子们梳理兴趣、能力,找寻适合他们的专业。而在学习中,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沈莉老师在课程中发的一个智力测试眼动轨迹图,让我发觉脑AT的测试与以往测评工具的不同,它更科学更精准,特别是常模的建立,让人感觉对比有了依据,如果我聪明,聪明在哪里?有哪些潜质?与同龄人比较我牛在哪里?如果我不聪明,那我有没有人格方面的优势可以弥补我天赋的短板?这些内容激起了我的极大好奇心。而且脑AT中对职业的35大类职业领域,14种基本潜能、54项人格维度,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因为平时在咨询中,我就跟家长和孩子交流中,总是会说到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擅长、能力、价值观,找寻自己适合的专业,但怎么去找又是个问题,原来测评工具比较主观,不能清晰的解读自己,也是我自己面临的一些问题。我相信在环度生涯规划脑AT的学习中一定会让我增添更多的技术和能力,未来更好的帮助到来咨询的家庭和孩子。

        我们都知道,正如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也都是独特的个体,也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人格没有好坏之分,却有优势和不足。希腊神庙上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我们未来作为咨询师要,要对来咨询的人基于生命的尊重,相信他们是自己生命的专家,陪伴并助力孩子们走过人生的重要历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