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紫禁城》一本書深度剖析紫禁城建築裏的手繪藝術

初次看到《手繪紫禁城 : 遺失在日本的北京皇城建築藝術》這本書的副標題,我心裏就跳出來以下幾個疑問:

爲什麼北京的皇城建築藝術會遺失在日本?

爲什麼一本反映中國文化的書會是出自日本人之手?

當我翻開這本書,看到“緒言”中的年份,瞬間明白了這本書的由來,心理很不是滋味。

原來,在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的次年,在馬關條約簽訂的前夕,日本人發佈了一項“調查北京皇城建築裝飾”的命令,於是作者花了十二天的時間從東京到了北京,他帶領一行人進入紫禁城對中路的殿、門等建築結構和紋飾進行了細緻的調查和記錄,並將他的調查記錄整理成文,配上了上百幅寫實風格的手繪圖片,於是便有了《手繪紫禁城》這本書的原型。

拋開歷史的恥辱,單純看書中記錄的手繪紫禁城,我感受到了作者治學態度的嚴謹,也對書中調查記錄的紫禁城文裝飾紋樣和建築結構的細緻程度感到歎服。

在作者眼中紫禁城有很多獨具匠心的手繪藝術細節,體現了與衆不同的東方特色。讓我們循着作者的筆記,一起來看看,手繪紫禁城究竟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震撼吧。

這是一本接近真實的裝飾圖集,作者筆下的紫禁城非常好看,百年前的手繪淡彩,現在看來依然很美。這跟紫禁城藝術的特色有關。

書中,可以看到作者用大量的圖片將紫禁城的局部進行描繪,有些畫的特別細緻,有些只勾勒大致的輪廓,這些手繪圖片都忠實地反映了紫禁城建築藝術的風格和特色。

從書中文字記載不難發現,主要採用兩種裝飾方法:彩繪和雕刻。無論彩繪或雕刻,都離不開紋樣。

紫禁城的彩繪中,比較運用經典的三原色和三間色來表現紋樣,不同紋樣用不同顏色的組合來對應。

作者在對紫禁城進行考察的過程中,捕捉到了這些不同紋樣的配色規律,並在《手繪紫禁城》一書中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解讀了這一規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紫禁城配色的原理。

根據書中記載,紫禁城建築裝飾有如下幾個優點:

首先,紫禁城建造時充分考慮了“對稱”。

無論是皇城裏的建築,還是建築上的裝飾都體現出規規矩矩地對稱美。

其次,紫禁城建築中巧妙地填充空間。

對空間的巧妙填充,讓空曠的紫禁城看起來多了幾分莊重的感覺。

從上圖中,不難看到裝飾圖案的對稱性和花紋的填充感,正是這些花紋給了參觀者不一樣的感受。

第三,簡單的對色和裝飾的精巧。

當我們將目光投向紫禁城內的色彩,還會發現色彩的搭配簡潔明瞭,富有規律。

三原色和三間色有規律的大面積反覆運用,給人一種統一風格,也比較容易體會到一種和諧的感覺。

而在穿插枋上應用的幾何圖形和用在樑上的紅底白雲圖案,又給讀者們加深了規律性的感受,給人以一種有序的美。

紫禁城建築藝術確實很美,但也存在不足,作者在《手繪紫禁城》一書中耿直地指出了缺點,比如:

故宮中各建築裝飾紋樣及色彩變化極少,所以看起來有些單調。

但這對作者的實地調研來說又是個優點,變化少,纔能有較爲充分的時間將看到的細節描繪下來,因此,作者能一次性完成調研,不留遺憾。

而居住型宮殿多濫用雕刻,設計繁複,在現在看來也是一種不足。

北京故宮建築藝術爲何遺失在日本?

故宮建築究竟有何特色?

從哪些角度去欣賞故宮?

讀這《手繪紫禁城》,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故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