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故事,萬種解讀

丈夫把年輕的時候電腦存的3000多首老歌全部存到了U盤上,插到車上播,今天意外地聽到了周杰倫的一首老歌《分裂》,我感概地和丈夫說:年輕的時候,感覺什麼都慢,所以,不喜歡聽慢歌,只喜歡聽快歌。周杰倫的所有歌都好喜歡,但那時還是偏向喜歡他的快歌。如今,年紀大了,反而,更喜歡他的慢歌了,感覺慢歌更有味道。

丈夫過了一會兒說道:年輕人腦袋轉數快,新陳代謝快,有活力,所以,覺得時間慢。年長了以後,腦袋轉數慢了下來,新陳代謝也慢了,所以,感覺力不從心了,追不上時間了。

我不禁佩服他把人對時間快慢的感覺,和人的生理結合起來解釋的這種說法。



歌中有兩句歌詞:“經過老伯的家,藍框變得好高。爬過的那棵樹,又何時變得渺小。”

反覆品味這兩句歌詞,“藍框好高,樹很渺小”,越品越感覺矛盾,藍框好高,自己則很小;樹很渺小,自己則很大,這種無法腳落實地的虛浮感,怎麼似曾相識?猛然想起近來經常在看的齋藤環和山登敬之的《不要忽視你的心理世界》書中的解離症,最輕度解離的症狀是感覺周圍的風景沒有現實感:無法實實在在感受自己當下的存在、身體感覺出現偏差、感覺自己莫名很大或者很小。

突然發現這首歌無關乎愛情,其實是在描述一個人成長的心歷過程。

年輕的時候,無法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歌詞中的意思,總以爲這是一首失戀情歌。如今年長了,心定下來了,再次品味這首歌,恍然大悟,像是打開了新世界,感覺驚喜、意外。也許,這就是一個故事,萬種解讀的樂趣所在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