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員工自律課程問題回覆

 

[if !supportLists]1.    [endif]康裕葉雨婷 :自律會帶來什麼?

回覆:自律可以讓你多點吹牛逼的事情,尤其是當自己不夠牛逼的時候。

不自律可以讓你得到釋放,尤其是我們被生活捶打的時候。

自律可以讓普通人多點做成事情的可能性,然而也未必100%能做成,或許自律是很多普通人安慰劑。

不自律可以讓很多沒有做成事情的人多點理由,當然也可以讓一些天才去吹牛逼,隨便做做都能秒殺終生。

自律和不自律就是自己要選擇的兩種生活方式,木有對錯優劣,我不認爲每個人每件事每個時刻都要做到自律,我們只是中肯地面對自己,問問自己哪些事情需要自己做到自律?哪些事情可以放過自己讓自己“浪蕩不羈愛自由”。

[if !supportLists]2.    [endif]0801 羅晨茜 自律帶來良好的心態和積極向上的狀態

回覆:有時候自律能有如此的作用。

[if !supportLists]3.    [endif]0602 李禧傲 如何對待計劃一次次重新開始又結束的挫敗感?

回覆:

我們回想下小時候學走路的情形:踉踉蹌蹌地走,摔倒後再爬起來,繼續跌跌撞撞地走,再摔倒,然後再爬起來,如此循環往復,最終,只要沒有肢體障礙的人就都學會了走路,當然學會之以後,根據每個人再繼續練習的程度不同和天資不同,分出了會走路,和靠“走路爲生”的人(運動員之類)。

孩子爲什麼沒有挫敗感而願意一次又一次地倒地重來?原因有兩個:一,因爲孩子更多關注在自己身上,不在意別人的看法,而且周圍的環境也接納這種失敗,例如父母總是會鼓勵跌倒的孩子繼續爬起來。二,因爲孩子定的“走路計劃”是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能夠完成的事情。

在面對自己定的計劃一次次重新開始帶來的挫敗感,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覈實下這個計劃是否遠超出自己的能力邊界,我們要遵循“小步快走,快速迭代”的原則,一點點去完善自己,而不是奢望一口喫個胖子。

二,和挫敗感和解,因爲學習任何一項新技能,執行任何一項新計劃,都伴隨着挫敗感,雖然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有點老套,然而這也是做成一件事情必然遵循的邏輯,哲學上不也講“從量變到質變”麼,其實每一次嘗試,即使失敗了,也積累了經驗,從這點來看,做了就有收穫。

三,我在課程中講過制定計劃的“WOOP”思維,可以借鑑下再重新制定下自己的計劃,提前把執行計劃過程中會遇到的障礙考慮清楚並制定出應對方案。

四、藉助《總體戰》中的一句話:戰爭以一方喪失戰鬥意志爲終結。我們完善自己的過程就是一場戰鬥,挺住不放棄纔是關鍵。

[if !supportLists]4.    [endif]0605 廖智祥 :在成長得路上,時間是不夠用還是不會用?

回覆:先從這個問題本身來談,“是……還是……”從語法來講,是判斷關係,用你的原話“在成長的路上”,很多判斷是需要自己做的,別人無法對你的生活或者做法做出判斷,因爲別人並不瞭解你的全部,所以無法幫你做出判斷,而且,即使別人做出了判斷,那對自己的價值也不是很大。

如果想要得到更有價值的回覆,可以採用“開放式提問”。

時間問題是人類的共同問題,可以說無解,一定程度上來講,每個人都會覺得時間不夠用,然而每個人就這一生的時間可以浪費;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沒有好好使用時間,不信你可以搜一下胡適的日記,看看這位大學問家爲自己總是打麻將而沒有搞研究而懊惱。

即使無解,我還是嘗試性的給出幾點關於時間利用效率和使用方式的思考:

1,時間無法管理,因爲再管理你也只有一天24小時,我們只能管理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注意力,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自己的成長上,而不是被外部不相干的事情消耗掉注意力,可以參照《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

2,如果覺得自己娛樂之類浪費了很多時間,就告訴自己“所有給自己生命帶來快樂的事情都不算浪費”,可以參照《五種時間》、

3、升級自己的能力,這會讓自己做事的效率提高,從而節約出時間,可以讀讀《刻意練習》。

4、並聯一些事情,例如走路時聽學習音頻等。

5、如何使用時間,更多是要考慮清楚自己的“使命”(使命就是如何使用自己這條命),你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怎樣利用你的時間。

6、把一些沒價值的事情外包出去,哪怕需要花點錢也值,利用讓乾洗店承包洗衣服這樣的活。

7、記錄自己如何使用時間,是驗證過的好方法,可以參照《奇特的一生》這本書,

0601李詩音 在時間緊促的情況下,自律應更注重質還是量?

回覆:“質”和“量”能分開麼?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用“二分法”去看待問題,認爲非黑即白纔是

[if !supportLists]5.    [endif]0705-劉瑤 如何快速瞭解公司部門框架結構

回覆:

1,(江湖做法)和一位資深老員工處好關係,他會告訴你除了明面上的部門框架結構,還有私底下的框架結構。

2,(官方做法)找自己的領導索要人力資源部的官方框架圖。

[if !supportLists]6.    [endif]0608 劉昂 在成長路上,自律一定要清晰目標嗎?

回覆:

這個問題可以再放大一點,我們人生一定要清晰目標嗎?

茨威格在《人類羣星閃耀時》這本書中寫到:“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於他還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然而大部分時候,我們是不幸運的,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所以我們就不知道自己的清晰目標到底是什麼。

沒有清晰的目標就不去做自律計劃了麼?沒有清晰的目標我們就不好好成長了麼?當然不是,我們的目標是在奮鬥的過程中一點點清晰起來的,擼起袖子躬身入局就可以啦。

[if !supportLists]7.    [endif]0609 劉朝霞 在制定自律計劃中把計劃實施放到一天哪個時間段最有效率,最容易堅持?

回覆:

這世上想要有所收穫,大抵都不太容易,胡適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

哪個時間段最好呢?曾國藩說:早起;日日不斷之功。


[if !supportLists]8.    [endif]1408鍾波文 如何加強抗壓能力,走出失敗的陰影?

回覆:

這有關一個人的逆商,也叫挫折商。

挫折商,是美國職業培訓大師保羅·斯托茨提出的概念,英文簡稱是AQ(Adversity Quotient),也被稱爲逆商。顧名思義,挫折商就是一個人應對挫折的能力。

一個人面對逆境,有四個方面的力量最重要。

第一種力量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是你是否能夠控制自己對於挫折或者失敗的反應。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從逆境中走出,是否可以專心在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一步一步地扭轉局面。

第二種力量是責任歸屬的能力。有些人面對問題,首先會把失敗的原因、遇到挫折的原因引給他人,讓自己獲得心理舒適,這是責任屬性能力比較差的表現,而另外一些人則是遇到挫折,並不急於把責任推給其他人,而是敢於直面問題,甚至無原則地承擔責任,然後儘快努力、爭取走出困境。

第三種力量,控制影響範圍的能力。有的人,遇到一點點問題就會覺得滿盤皆輸,很快會陷入失敗循環。越想越覺得失敗,越覺得失敗,越無法從困難中及時走出來。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相反,有些人即使面對極大的困難,也會頑強地堅持,就像我前面講過的“在絕望中,找到希望”。

第四種力量,就是忍受並堅持着的能力。有的人會很快從挫折中振作起來,並且堅持前行;在新的努力中,就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自欺”的能力很強。而另外的一些人,則會在後續的行動中,不斷受到前面挫折或者失敗的影響,看問題會格外悲觀。研究表明,在逆轉力中,忍受並且堅持的能力非常重要。逆商比較高的人,常常可以非常明確地把自己的過往失敗和未來的努力區分開來,不會過分沉浸於失敗的經歷和記憶。雖然大家都在說“喫一塹,長一智”,但很多人並不是長一智,而是簡單地把過去的苦痛套用在對未來事務的判斷上。

對應下這四個方面,看一下自己缺在哪個方面,並做出專項提高。


[if !supportLists]9.    [endif]0407 楊宇佳 當自律計劃被主觀或者客觀因素打破時,應該怎麼處理這種情況?

回覆:

萬維鋼在他的書中寫到:你有你的計劃,這個世界另有計劃。

我們的自律計劃被打破是必然的事情,那就要根據自己的現實情況做出被打破的預案,根據《WOOP思維》這本書的建議,我們需要提前考慮到各種實施計劃時的障礙,並且做出對應措施。例如我屬於一喝酒就容易喝大了那種,那麼爲了確保每天的筆記輸出,我會習慣性地提早做出冗餘。

[if !supportLists]10.[endif]1106吳銳婷 對於定好的目標怎樣才能堅持呢?每天睡覺前都會說自己明天要幹嘛幹嘛,但明日復明日,計劃一直得不到完成。

回覆:

有時間可以翻一下《微習慣》這本書,把自己的目標縮小到毫不費力就能完成的程度,例如從做一個深蹲開始運動計劃。

然而人行的貪婪使然,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成一個更大的計劃實現一個更大的目標,殊不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從當下能做好的一小件事情開始吧,哪怕是從每天疊被子都算,這是一種掌控力的訓練。

[if !supportLists]11.[endif]1207 楊文理 如何拒絕領導交辦超出自己職責範圍內的工作

回覆:

恕我直言,在如此大型(複雜)的企業裏,只要是領導交辦的事情,動用一切腦細胞都要完成,當然,違法亂紀的事情除外。


[if !supportLists]12.[endif]1004 汪敏 如何積極應對消除自律計劃被現實客觀因素或者主觀意識打亂帶來的挫敗感?

回覆:

客觀因素打斷計劃時,默唸:我不是世界的中心,他們不用都圍着我轉。

主觀意識打斷計劃時,默唸:我是一個凡人,不用苛求自己成爲一個聖人。

應對措施:在不斷的被打亂中依然挺住去做一點事情,爲自己爭取一點主動權,記住,挺住就夠啦。

[if !supportLists]13.[endif]1307-張海玲 有沒有一些方法技巧可以鼓勵自己更加堅持自律呢?

回覆:

哈哈,仔細讀讀楊老師的書《自律100天,穿越人生盲點》。

[if !supportLists]14.[endif]1003 童敏錕 爲什麼要自律,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

回覆:同第一題目。


[if !supportLists]15.[endif]1002唐文傑 真正自律的人,在有些人眼中看似像苦行僧一樣辛苦,但爲什麼他們自己卻很享受?

回覆:有一個說法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有句玩笑話說: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大於任何大猩猩之間的差別。

事實上,一個人也唯有做自己享受的事情才能持續地做下去。


[if !supportLists]16.[endif]0201 陳旺 如何建立有效激勵機制鼓勵自己自律?

回覆:

激勵機制到底有沒有真正的作用,其實到現在都還沒有定論。

最著名的教育有一派觀點認爲,答案是肯定的。這一派觀點最有力的論據來自於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做的一項研究:上世紀60年代,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和另一位心理學家萊諾·雅各布森(Lenore

Jacobson)在加州的一個學校做了一項研究,最後得出結論:如果教師期待學生的表現變好,學生的表現就會變好。

近三十年來,有很多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對羅森塔爾效應提出了挑戰。如果將實驗的時間範圍擴大,羅森塔爾效應的作用很快就變得不明顯了。在後續的重複實驗中,心理學家發現,在一兩年之內,那些獲得了高期待的學生似乎取得了更好的成績,但當時間拉長,這種提升效應就非常不明顯了。換句話說,這些學生會逐漸迴歸到他們原本的發展軌跡。

也就是說,短時間激勵機制會對自己產生點作用,長時間來看,我們還會回到本來的樣子。

最根本的還是要找到自己持續做一件事情的“剛需”,即發自內心地認爲這件事情必須一定得做好,這樣纔對得住自己。

在自律的早期,可以設置一點自己感興趣的激勵方式,就如我剛開始跑步的時候,每個月跑到100公里就獎勵自己一雙跑鞋,這當然也助推了我養成跑步的習慣。

[if !supportLists]17.[endif]0506 李成龍  對於自律,如何提高主觀能動性?

回覆:

推薦一本書吧,叫《自驅型成長》。

其實,不是所有人所有事都需要做到自律的,別太難爲自己,如果自己確實沒有動力去做某些事情,那就說明這件事情於你而言壓根不重要。

主觀能動性能被調動起來的前提一定是自己覺得這件事情做起來很快樂於自己而言很重要。

[if !supportLists]18.[endif]1304袁錟傑 自律與他律和他律的異同?如何將個人自律的方法進一步作用於團體的整體自律?

回覆:談談自律和他律的關係,一定程度上來講,自律和他律不是截然對立的,有時候他律還會有助於自律的行程,這就如自己不願意跑步,然而加入一個跑步的社羣還交了對賭基金之後竟然開始了跑步並且成爲了自己的自律習慣。

他律的力量非常強大,想想看學校教育就知道了,不管當年的我們有多麼的不愛學習,在老師和家長的他律之下我們都“自律”地學習,起碼是表面的自律,然而,這種他律會不會真正的讓人自律,想想看沒有老師和家長的他律之後,還有多少人真正地熱愛學習。

        “團體的整體自律”得最完美的地方就是軍隊,有時間可以讀讀相關的書籍。

[if !supportLists]19.[endif]1506 朱雨軒 在實現自律的過程中,有什麼促進自律的小技巧?

回覆:同前面問題

[if !supportLists]20.[endif]0302方暢 自律需要自身具備哪些因素?

回覆:一顆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心,一種”大處着眼小處着手“的做事態度,一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心態。

[if !supportLists]21.[endif]1209 楊玉娥 高度自律的人如果和身邊的同齡人顯得格格不入應該如何處理

回覆:放心吧,如果你真的能做到高度自律,會讓你有一天融入一個新的圈子,而非現在的這個圈子。

友情提醒下,現在還沒有脫離這個圈子的時候,需要擁有“被討厭的勇氣”,當然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也一併安利給你。

[if !supportLists]22.[endif]0908 宋靜周 環境對我的影響挺大的,如何減小這種影響。比如我女朋友不愛鍛鍊,但我想堅持鍛鍊,有時候就會受其影響而選擇躺着

回覆:女朋友開心更重要,家庭的和諧更重要,鍛鍊這個事情木有那麼重要。

不過,說不定哪天你女朋友開始鍛鍊了,你也會跟着鍛鍊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