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六書理論(下)

四、形聲

許慎給的定義:“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就是用一個表示意思的部件放在旁邊,然後再拿一個字過來表聲音,這樣的字就叫形聲字。

他舉了兩個例子:江河

這個“江”又不念工,怎麼能是形聲字呢?

如果聽過粵語,就會知道《上海灘》的歌裏面,怎麼唱的呢?“似大江一發不收”,是“似大gōng不是大jiāng”。

我們古代的形聲字,它要造的話是怎麼造的呢?

有一種辦法是加聲符。本來是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後來我們再給它加上一個表聲音的東西。

雞,它左邊加上那個奚表示聲音。

裘,本來是個皮衣,衣加上毛毛,表示這個毛毛在外面,穿的那種皮衣就是裘。後來我們給它中間加了個又,表示聲音。

星,本來三個小圓圈表示星,我們再加上一個生字,表示聲音。

齒,本來口裏面畫上齒就是齒,我們到金文裏面。已經給它上面加了一個止,來表示它的讀音。

網,裏面加上逃亡的亡。

鳳,它的右邊加上一個凡字。

埜,中間加上予。

在,它加上一個士做聲符。

福,本來這個字就讀作fú,但是有的這個福字,在旁邊加上一個北,做它的聲符。

還有的形聲字是加意符,也叫加形符。本來已經表示這個意思了,爲了讓它的意思表現更明顯,給它旁邊再加上一個形符。如

兄,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人。這表示一個人跪在那裏。張口在唸念有詞,在祝鑄。後來在它左邊加上一個示。表示跟祭祀相關,跟神鬼相關。

申,它就像閃電的形狀。後來加上示字旁。

它,就是一條蛇。後來左邊加上個蟲huǐ做意符。

北,後來在下面加上肉。

禮,本來是一個豆。裏面放了玉器,因爲古代有把玉器作爲祭品的。禮器,也加上示字旁,就是我們現在寫的禮。

還有的是把這個形符改成聲符。如:

何,就是一個人扛着一個像鋤頭一類的東西,後來就把像鋤頭一樣的東西變成了可。

昃,表示太陽歪的。太陽傾斜的這個。在金文裏面這個歪着頭的人,它本身就讀zè,那麼就把它那個形符大,變成了聲符仄。

聝,一個戈,把耳朵砍掉了。後來把這個戈換成了或,表示它的聲音。

還有的字是疊加聲符,形符或者飾筆。

禽,之前也講過,一步一步的加上一個“今”做聲符。然後又把下面的加上飾筆,慢慢變成我們現在這個擒拿的擒。

五、轉註

轉註,它到現在還是有很大的爭議。不過肯定的是,它不是造字法。

我們在《說文解字》裏見到的轉註的例子,基本上就是兩個字互相解釋。如:

老 ,考也,考,老也。

六、假借

《說文解字》的定義:“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今長是也。”

意思是本來沒有這個字,但是語言裏面有這個詞。我要把這個詞給說出來。就找一個已經有的字把它給表達出來。

有人說很難理解,我們現在舉個例子,比如說南方方言:

武漢話裏面有個sa,一般用在這個句子的尾巴里面。就是你去sa,你來sa,這個sa怎麼寫呢?在網上看有人寫成撒東西的撒,還有人寫成塞東西的塞,還有別的寫法。

我們看看《詩經》時代怎麼用的?

《詩經.小雅.采薇》裏面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sa,雨雪霏霏。”

《詩經.周南.漢廣》裏面說:“漢有遊女,不可求思sa。”

好像這樣一讀,味道馬上就出來了,比讀成sī要好多了。

這樣讀有沒有依據呢?

漢代的毛亨是怎麼給《詩經》作注的呢?

毛亨說:“思,辭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思”在這裏面是個語氣詞,是個虛詞,它沒有多少實在的意思。

武漢現代方言這個sa正好是這樣。而《漢廣》正好是描寫了武漢這個地方。所以漢有遊女不可求思sa。這個思就是一個假借。它就是借我們文字裏面已經有的思念的思,來表示這個語氣sa。

這個六書理論產生之後影響很大。但我們很多漢字是不好歸類的。比如像甲骨文裏面的兩個字。

尿,一個人他前面有小水滴。

屎,一個人後面畫了幾個小點兒。

表示什麼意思呢?實際就是人類的兩個常見的行爲。一個尿,一個屎。那麼是把它們歸到象形呢?還是把它們歸到會意呢?這個很不好歸,也有人認爲還是指事。

所以六書理論,後來就有人提出改造。

南唐的徐鍇說:“六書爲三耦。”就是三對的意思。

清代的戴震說:“四體二用。”就是認爲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是造字法。假借和轉註是用字法。

我們現代學者唐蘭,有三書說,象形、象意、形聲。

陳夢家(象形、假借、形聲)裘錫圭(表意、假借、形聲)又對唐蘭的三書進行了發展。

這節課講了很多會意字和形聲字。可能有人會發現一個小問題。有的字原來很簡單,後來卻又加上了別的偏旁。比如說雲變成雲,

網變成罔。

正變成徵

這是怎麼回事兒呢?這是不是初中高中學的通假字呢?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它們都不是通假字。那它們是什麼呢?請看下面兩講古書中的用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