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階梯:不要太急於“趕路”,人生的精彩在途中的風景

我們在朝着目標努力前進的時候,該如何判斷自己所向往的目標是否有意義呢?

今天就帶着這個問題,來學習兩個原則:

實現有意義的目標和發現生命瞬間的意義。


回想一下生活裏有沒有這樣的現象發生:攢錢攢了很久,終於買下了喜歡的包包,第一天使用的時候對它百般呵護,第二天第三天,這份呵護的心就少了一半,幾個月之後,你甚至可能都想不起這款包包的價格了,隨手把它放進了衣櫃的角落,又看上了新的包包。

這種現象被稱爲享樂意志。

我們日常生活中思想行動的最大動力,可以大致劃分爲三種:享樂意志、權力意志和意義意志。

享樂意志就是剛纔說到的,比如追求新款的包包、好喫的美食、好喝的美酒,這是生活中最容易收穫快樂的方式,但越容易的也越易逝。享樂意志驅使下收穫的滿足感,會隨着新目標的出現很快消失,畢竟包包每年都會出新款,美食也會層出不窮,這種幸福和快樂是短暫的、不穩定的。

所以,人們開始追求自己的權力意志。想要賺更多的錢,坐上更高的職位,努力工作,升職加薪。

權力意志驅使下的目標,表面上看來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上,對於金錢、權力、地位的追求,也是虛無縹緲的。我們常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依靠權力意志產生的目標就像是無底洞一般,永遠沒有盡頭,我們總會擔心擁有的不夠多,還不夠成功。

很多人都迷失在了享樂意志和權力意志趨勢的目標裏,陷入思維的牢籠怎麼也出不來。他們總是忙忙碌碌地賺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喫自己喜歡的美食,然後更加努力地賺錢、加薪、升職,但最終爬上心裏期許的那個位置時,只能感受到無盡的空虛。

2021年,北大的心理學教授徐凱文驚訝地發現,北大一年級的新生當中,百分之三十的學生們厭惡學習,認爲學習沒有意義,還有百分之四十的學生們覺得人生沒有意義。

驚人的數據背後,正是學生們陷入了一味追求高分數、高學歷的陷阱。他們爲自己設定的目標只停留在一所優秀的學校、一個好看的分數上,始終沒有對自己的人生意義負責。

尼采說過:如果一個人知道爲什麼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種生活。想要弄清楚爲什麼而活,就需要一個意義意志驅使下的人生目標。

意義意志簡單來說就是愛自己、愛別人,原諒自己、寬恕別人。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和挑戰,都不要坐以待斃,積極地尋找解決辦法,在尋找過程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讓我們來看一個案例。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時候的美國剛剛出現了環保運動。一個叫湯姆的人成立了一家專門售賣環保日用品的公司。但隨着美國經濟發展,湯姆發現,公司存在的意義和未來發展之間出現了矛盾。

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之下,湯姆只有選擇降低公司成本來保證公司利潤,可如果降低成本,就意味着要選用一些並不環保的原材料,這和公司的理念大相徑庭。

湯姆抵住了權力意志的誘惑,毅然選擇了意義意志,繼續選用環保材料,造福社會。在經歷了多方面的學習之後,湯姆讓公司拋棄了商業實體的形象,選擇以社會道德爲主導的形象。這一舉動讓他的公司蓬勃發展,不僅滿足了公司的運營,也實現了湯姆自己的人生意義。

可見,弗蘭克爾提出的意義意志比起享樂意志和權力意志,更能給我們滿足感,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帶來的滿足感是可以持續一生的。日常生活中,這種意義是很難創造的,它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只有當我們不再做自己思維的囚徒,這一切纔有可能。

那麼,如何去發現自己的意義意志目標呢?

作者給出的方法是弗蘭克爾創造的“山脈練習”。我們可以把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人或事,排列在一個山脈上。把那些對我們影響最大的人和事放在山頂,而那些阻礙我們的人和事,放在峽谷。

之後回顧一下,山頂上的人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從他們身上能學習到什麼、再看看峽谷中那些阻礙我們發展的人和事,我們能從他們身上得到什麼教訓。

這個練習能夠讓你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狀態,跳出日常的思維困境,找到更有意義的目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