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讀《袁崇煥》

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貓

袁崇煥(1584年—1630年),字元素,號自如,廣東廣州府東莞縣人(一說爲廣西藤縣人 ),明末抗清名將,愛國將領。 [2]
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初授福建邵武知縣,後官至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多次擊敗後金軍的進犯 [3] 。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但因爲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啓用,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後,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爲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實則家無餘財。有《袁督師遺集》存世,今人輯有《袁崇煥集》。
——百度百科

機緣巧合,想重讀《碧血劍》(武俠小說),卻讀完了金庸老爺子所作的《袁崇煥評傳》,才知一個南蠻子,廣東人,袁崇煥,是多麼的大才勇猛,一個進士出身的文人,英勇如此,兵法調度,打得當時的清軍(戰無不勝的辮子兵),聞袁喪膽。

《碧血劍》作爲武俠小說並不算格外出衆,主人公袁承志個性不夠鮮明,空有一身蓋世神功卻不能改變時勢。倒是幾位女同志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青青的活潑任性,何紅藥的執着,阿九的清冷與金蛇郎君的不拘。

《袁崇煥評傳》倒是最讓我感興趣的部分,明朝末年國事衰弱,國君昏庸無能,內憂外患,民不聊生。闖王李自成打農民旗號舉兵起義,卻在攻城之後當起了皇帝,燒殺淫掠,無惡不作,且比明朝更甚。這時清兵連年征戰,主帥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皆爲文韜武略,智勇雙全,極有軍事天才之人,而朝廷卻重用文官,國庫空虛,皇帝卻有很多私房錢,大量的銀錠積累在倉庫被腐爛,軍餉卻欠發數月。

天啓皇帝喜好木工不幹朝政,昏庸懦弱,舉國上下任憑魏忠賢一人操控,崇禎皇帝昏庸狠辣,輕狂無知,國難當頭,寧可讓自己與國家遭遇滅亡也要把忠臣良將千刀萬剮,唯恐自己被天下人恥笑。可知越昏庸的人越不敢承認錯誤,也是這種品德的缺陷導致越來越昏庸。

袁崇煥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擔起了衆任,汗馬功勞,卻招皇帝猜忌,清軍兵臨城下他卻被關入大牢,最後被千刀萬剮。金老引用“辛苦數十年,乃今得休息矣!”對於袁公,死亡即是一種解脫。

引用孫中山先生“必須由見識高明、才能卓越、品格高尚的人來管理國家大事。一旦有才幹的人因身居高位而受了權力的腐化,變成專橫獨斷、欺壓人民時,人民立刻就須撤換他。”孫中山先生一生爲民主而奮鬥,袁崇煥亦爲天下蒼生奔走,看完了誰不想說:這該死的封建獨裁專制!

魯迅先生說“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爲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袁崇煥就是那中國的脊樑,千千萬萬視天下爲己任而奮鬥終生的中國人都是中國的脊樑,中國因有這些脊樑而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