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有青春,年老時有智慧,人總是可以不喫虧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這是唐朝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重陽席上賦白菊》,描寫的是在重陽節這一天賞菊、喫席,歡度節日的場景。

但是這裏面有一個有意思的場景是白頭翁入少年場,這裏讓我有了一種恍似穿越的場景,畢竟誰當年還不是個滿頭烏髮的少年郎呢?

怎麼隨着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頭髮就白了呢?

這讓我想到在某一天我和一位朋友站在街邊閒話,有一個比我還高的學生過來問路,突然就來了句:“阿姨,某某地方怎麼走?”

那句突如其來的“阿姨”把我嚇了一跳,讓我一下從自我感覺還很年輕的感覺中跳了出來。

不過從那以後,我的耐受力又提高了一層,想想再過個十來年,很自然就會有小孩子打招呼,叫奶奶,那不是更老了嗎!對比現在,反而覺得也沒有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

小時候看過一本連環畫,講得是一位老太太偶然發現一條可以喝了變年輕的泉水,她就站在泉水旁,一心想喝了泉水重回十八歲。

但是沒想到,她一不小心喝得太多,竟然將自己喝成了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幸虧被前來尋找她的丈夫發現,才倖免於難。

我當時看連環畫裏那位老婦第一次喝了泉水,變成一個少婦,臨水照影時的樣子,我就想不通人爲什麼要追求年輕?

老了有什麼不好?

我想起自己的奶奶、姥姥,雖然她們都老了,滿臉皺紋,但是在我心裏她們可親可愛,並不輸於任何人,我愛她們當下的樣子。

如果有不老的泉水,在我當時小孩子的心裏,也不希望她們喝了變成年輕我不熟悉的樣子。

但是對於當時我年輕的母親,我就特別不希望她變老,我希望一切都能保持現狀,讓我愛的人都能永遠就這樣延續下去。

後來我回想那個階段,那是我最快樂,也是最愛這個世界的時候,所以就想把這種快樂的感覺永遠延續下去。

所以從那個時候,我應該就開始有懵懵懂懂的意識,發現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感覺,而非外在的容貌。

後來,隨着長大自然無可避免地經受了這個世界很多的磨鍊和摧殘,更發現容貌之美醜,對於一個人內在無可奈何的痛苦來說,更加沒有絲毫的意義。

這讓我開始思考人生的深層意義到底在什麼地方?

隨着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加,人最應該把握的是什麼?

如果一個人到老,到死,心裏還有很多對這個世界的糾結和痛苦,那麼活着的一生對於一個人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樣的事情其實非常之多,就是一個人年齡越大,對這個世界的積怨越多,痛苦越多。

所以大部分老年人的面相,也是苦相比較多,能敞開心懷去笑對生活的老年人比較少。

我想沒有一個人會說,我來這個世界的目的就是想收穫痛苦。

每一個人來這個世界的目的,一定是想得到更多的快樂。

隨着時間的流逝,如果自己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平和,越來越快樂,這就是一個人最好的人生髮展。

所以不管是學佛修道,還是關於其他的宗教信仰,你會發現都是一個目的,就是幫助人去“離苦得樂”。

如果說離苦得樂本就是每個人所向往的,那麼無論自己有沒有信仰,都應該去研究“離苦得樂”的理論和方法。

所以當孩子問我,修身養性有什麼用時?

我告訴他,如果不是因爲這麼多年的修身養性,那他動輒敢對我翻白眼的這個行爲,就夠他一天被捶八遍的待遇了!

所以你看,和諧生活從哪來?

就是從改變自己而來,自己懂得因與果的關係,懂得自己的行爲與外界呼應的關係,自然就會去選擇最合適的行爲方式去生活。

時間一天天過去,自己一天天變得更好,更快樂,這應該是最值得期待的生活。

自己快樂,又將快樂帶給別人。

愛自己、愛他人、愛世界,從來不會相互衝突。

用毛主席老人家的一首詩作爲結尾,就是:

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